[通识] 110-1 张明富 A8 现代生物技术与健康

楼主: GWinter (西伯利亚冷气团的冬将军)   2022-01-18 14:09:23
※ 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条件):

哪一学年度修课:
110-1
这学期是全线上授课,所以和之后的情况很可能不同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张明富
λ 开课系所与授课对象 (是否为必修或通识课 / 内容是否与某些背景相关)
A8 通识
δ 课程大概内容
9/23 基因与遗传 (林敬哲)
9/30 代谢异常与糖尿病 (张以承)
10/07 关于癌症 (杨志新)
10/14 结构生物与药物设计 (詹迺立)
10/21 医学检验与生物技术 (苏刚毅)
10/28 病毒与健康 (刘旻祎)
11/04 疫苗的应用及发展 (伍安怡)
11/11 奈米医学 (张富雄)
11/18 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 (林泰元)
11/25 人工生殖 (吴明义)
12/02 肥胖之成因与控制 (杨伟勋)
12/09 生物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上的应用 (江君扬)
12/16 器官移植 (蔡孟昆)
12/23 生物科技在美容上的应用 (戴浩志)
12/30 台湾健康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钱宗良)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
课程内容 ★★★★ 4/5
凉度、甜度 见评分方式&作业形式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每周四 10:00 会在 Cool 上开放当周授课老师的预录影片,长度大概就是 100 分钟(有
一两周只录了 60 分钟左右)。除了其中一周老师的讲话声音录起来超级小声,其他的录
音品质都还算可以。
上课方式就是讲投影片,每周是不同的老师来讲跟他们专业有关的领域。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 每周课堂心得&延伸阅读 70%
- 期末报告 30%
- 另有 5 篇加分心得,1 篇学期成绩加 1 分
- 等第照原始分数。
- 根据助教回复,教授设定心得的分数是“60~90,常态分布,中位数 80”
ρ 考题型式、作业方式
每周课堂心得是在听完 100 分钟的课之后,在下周四 10:00 前在 Cool 上缴交一面 A4
以内、手写、扫描成 .jpg 或 .pdf 的心得。
延伸阅读心得则是有几周的老师会提供延伸阅读材料,形式和课堂心得一样。标准是教
2 篇,另外可再多交 5 篇,一篇学期成绩加一分。
期末报告是因应线上授课出现的期末考替代方案,选择其中一位老师的上课内容,做更深
入的报告。要两面 A4 以上、手写。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
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再次提醒这是全线上授课的版本,所以在之后不一定有效。
以上都是客观事实陈述,下面是笔者的主观意见。
如果你能连续 15 周在上完 100 分钟关于人工生殖、病毒、医美的课程,能生出手写
400 字以上、有深度、广度的心得,而且愿意写加分心得,拿 A/A+ 或许不算困难。
如果你在上完这种知识性的课程,不知道该写什么心得,或是只能写出粗浅的内容,而且
在意 GPA 的话,左转其他课吧。
课程中公布的成绩只有第一周课堂心得&期末报告,也没有给 sample,所以作业的具体标
准大概只有开课教授和助教知道,修课学生只能揣摩和猜测,等寒假学期成绩公布。虽然
说公告是写“心得希望能言简意赅”,但实际上真的言简意赅的话,最后分数不会多好看

笔者个人很不喜欢这种全看心得的评分方式。心得如果只是有交有分就算了。如果当周老
师自己讲的不好,或是主题刚好没兴趣,那心得写得粗浅、篇幅短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从心得分数是 80 分为中位数的常态分布来看,应该大部分的人是在 B+ ~ A-,应该称不
上是甜的通识。
Ψ 总结
课程内容 ok,大部分的授课老师是专业的。要不要修这堂课取决于你能不能接受他的评
分方式,或是你在不在意 GPA。
作者: vnt982856 (lack)   2022-01-18 15:34:00
109-1 修过实体版,A+ 比例有 49.52%,感觉这届变得很不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