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是/否/其他条件?
哪一学年度修课:108-2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历史系 衣若兰
λ 开课系所与授课对象 (是否为必修或通识课 / 内容是否与某些背景相关)
历史系大一下必带
δ 课程大概内容
从明代到改革开放的中国史,内容跟高中历史(108课纲前的旧版课纲)没差太多。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想念高中历史课本加长版★★★★★★★★★★★★★★★
高中历史课本没丢的人★★★★★★★★★★★★★★★
想学东西(要到能详细论述的程度,而非听过而已)★
要求课堂有明确规则与良好管理★
想混学分★★★★(听说另一位老师的课硬很多,不过也有内容得多)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每周的指定阅读史料会上传至ceiba,加上徐中约著的《中国近代史》(须购买,指定阅读范围几乎为全书,内容跟高中课本差不多)。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原则上每周都是先由教授上两堂讲演,再由助教带一堂讨论课。上课时就是教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滑手机跟想晚餐吃什么。本学期有远距,为了确认大家有在听,教授会一直问大家听不听得到。
教授会用投影片上课,而投影片原则上不传给学生。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甜度普通。评分内容有一次期中考试、期末个人史料解析报告(3000~5000字)、讨论课表现(介绍史家,一次两位,一次3000字,共两次)还有作业(分组史料解析,3000~5000字;分组史料回应,800~1500字)。
ρ 考题型式、作业方式
考题是申论。这次考试是远距,用电脑作答,可查资料。
作业是分析、回应每周的必读史料。学期初会分组,每组负责一次史料解析和一次史料回应。除解析外,解析组需提出约两个问题让回应组回应。
史家报告是报告该周的史学家,通常有多位可供选择,由报告组任选两位。内容包含史家的生平、研究、学经历等。
期末个人史料解析报告的题目是从每周的选读史料中自选,亦可自己另外找。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讨论课会点名。
我认为这堂课最大的问题就是作业。解析史料是需要时间学习的技能,但教授根本没教要怎么解析,就是把作业丢出来,然后遇到问题再讲一点点。这样的教法其实大家还是不会解析,写起来很卡。此外,提问题也让大家很困扰,如果提可以从史料找到答案的问题,教授或助教就说那是解析组应该自己处理的问题,不应该让别人回答;提史料的延伸问题,又会被说问题太大或跳跃。大家根本动辄得咎,怎么问都不对,除非你猜中教授想看什么。
有次史料解析,有两份史料,报告组没有将两份史料进行比较,然后提了个史料延伸的问题。教授跟助教说这问题太跳跃,不好。结果下星期教授自己讲到这段时,延伸的方向跟报告组一模一样,讲得比报告组还多,完全不知道当初在嘴什么。
猜助教或教授想看什么的状况在史家报告也有。有次的主题是明清经济,史家有黄仁宇。黄仁宇最有名的应该是他的大历史观,所以报告组着重在报告这个,但助教想听跟本周主题的连结,因此他希望学生报告黄仁宇的明代漕运研究。其实我不知道一个真的搞懂明代漕运的学生还有没有需要坐在台下(x)我甚至怀疑教授自己都不很了解。史家报告最致命的一点是,其实大家根本没有时间去细看史家的作品,导致作业讲直接一点就是资料转贴,我觉得不是很有意义。
剩下的大概就是教授双标跟上课内容非常空洞。双标的故事附在上面(还有很多,在此不细说);上课内容大概就是一个有念书的高中生不会有什么新发现。还有一个是期中考题问了现代性,结果教授考完后一两个星期才讲现代性。
有一个很搞笑的是期末时发了自互评表,里面有个问题是你这学期花了几小时在作业上(这问题有多蠢应该不用解释吧)。
Ψ 总结
想混学分就留着,作业份量坦白说不重。想学东西最好退掉,不然每次回想起就会满肚子火,浪费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