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是/否/其他条件?
哪一学年度修课:108-1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历史系 阎鸿中
λ 开课系所与授课对象 (是否为必修或通识课 / 内容是否与某些背景相关)
历史系大一上必带
δ 课程大概内容
从旧石器时代到元的中国史,内容跟高中历史(108课纲前的旧版课纲)没差太多。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想把高中历史再念一次★★★★★★★★★★★★★★★
想在萤幕前看着无数微小的简体字看到发疯★★★★★★★★★★★★★★★
想多接触晚近学者的作品★
想混学分★
不想熬夜、不想写作业★
要求课堂有明确规则与良好管理★
想增加对唐宋辽金元的理解★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太多了,不一一列出。每周的指定阅读内容会上传至ceiba。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原则上每周都是先由助教带一堂讨论课,再由教授上两堂讲演。上课时多半就是教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滑手机做笔记看指阅,双方互动不多,不过教授偶尔会点人回答问题。
老师的口语表达流畅,但声音很小,因此坐后面的同学若听不到一定要反应(真的很小声)。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甜度普通,不过不知道等第怎么出来的,因为要考三次试(二次期中加一次期末)再加一份分组报告,但没一次公布成绩,作业成绩也都隔很久才公布,极度不透明。
ρ 考题型式、作业方式
考题都是申论,但题目形式不太一定,有的是全班统一的题目,有的是叫学生从文本自己找问题并申论之。
作业的内容也不太一定,有的是叫学生打注脚,有一个是去中研院的心得(好像不交根本不会怎么样,还假日统一带去中研院,超干);其他的大概是就指定阅读的文本回答问题。
分组报告是要挑选一个在学界有不同见解的问题(不限定其牵涉的层面、地区只在本课堂之中国史范畴,但须与本课堂之中国史范畴有重叠),并说明自己的观点及理由。实际进行时,其实大家都不知道老师要什么(老师表示不要像高中小论文那样,也不是要综合性理解,所以其实大家搞不太懂。加上又是在接近期末才宣布有报告,也对学术上有什么不同见解的问题不熟,因此十分混乱;前面的报告要求是我凭印象勉强整理出的)。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讨论课会点名。
老师常常有事不先说,有次晚上23:00要交作业,早上大约9点寄信(老师虽然有说要交这份,但也有过老师说要交作业结果不用交的情形,因此其实是以寄信和ceiba作业区是否出现为准,否则根本无从判断要不要交),当天是假日,大家根本被突袭;还有开学第二周就要交作业,但他第一周上课完全没说(星期一上课,周末才寄信说有作业)。去中研院也是很晚才说,还挑连假中间的时候,上课时就丢一句:“我知道那是个长周末。”
指定阅读的量不轻,我在电脑前看得非常痛苦(真的很多,而且不是每章都读,要看老师的划记,得跳着看,有时候还找不到划记)。此外,我认为内容有点旧,且其实都是高中的概念。个人认为如果高中有好好念,这堂的收获不会太多。另外,老师的专长时期是先秦、两汉,因此唐以后的内容和前面相比会大打折扣。
Ψ 总结
退掉吧,孩子。
期末时教授问大家心得,但多数人只觉得很累,教授说:“我和瑞林老师联手虐待了你们…你们都只记得自己的辛苦,不过这是人之常情。”我认为当一堂课的内容跟高中不差太多,却还有那么多事要做(三次考试、一份报告、数次作业,无止尽的指阅),且最后的记忆只剩下疲倦时,实在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