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108-2 徐丞志 分析化学二

楼主: awei (寻梦人)   2020-08-09 22:33:16
※ 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条件):是
哪一学年度修课:108-2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徐丞志(天哥)
λ 开课系所与授课对象 (是否为必修或通识课 / 内容是否与某些背景相关)
化学系大二必修
δ 课程大概内容
Chapter 1 Introductions
Chapter 5 Signal and Noise
Chapter 6 Spectrometry Methods
Chapter 7 Optical Instruments
Chapter 13,14 UV-Vis Molecula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Chapter 15 Molecular Luminescence Spectroscopy
期中考
Chapter 16,17 Infrared Spectroscopy
Chapter 18 Raman Spectroscopy
Chapter 21 Surface Analysis & Microscopy
Chapter 11,20 Mass Spectrometry
Chapter 26~28 Gas Chromatography & Liquid Chromatography
期末考
1. 章节号码对应到老师的上课用书。主题式教学,教学顺序按分析方法编排。
2. 本列表以实际教学进度为准。
(把学期初发的syllabus拿出来对照发现,期中后老师才教到IR,故列入期末考范围)
3. 红字部分表示受疫情影响,取消实体上课、改为COOL线上观影和期中考试。
(其实整学期都有录影)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
说实话这只是给爽用的,与其纠结几颗星,不如从内文来推敲这老师到底适不适合你。
客观评价 (学习导向) ★★★★☆
私心评价 (得分导向) ★★★★
喜欢在上课听老师针砭时事讲干话 ★★★★★
以为仪分很可怕,意外地其实还好 ★★★★
搭仪分实验修比较有实感 ★★★
助教录制影音的品质 ★★
用COOL体验期中考觉得有趣 ★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Skoog "Principles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7th Edition
Skoog "Fundamentals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9th Edition
系上会帮大家订“仪器分析”,为本学期的主要教材。
而后者是沿用上学期的课本,用来复习分析要用到的统计概念,
以及把后半部 (仪分) 的内容结合到课堂教材中,我觉得没有很重要,可以直接忽略。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80% 投影片,属于演讲型课程。
20% 板书,解释或补充投影片没有的内容,出现在黑板上的东西都满容易考出来的。
老师会上传自编讲义,内容大都摘录自课本,
额外放上一些自己的研究、趣味的图片影像,加强学生记忆点。
上课内容都按照讲义走,不看课本我觉得没有关系,可直接用讲义和板书来准备考试。
老师语速偏快,但讲解大致都满清楚,也会着重在化学原理而避免讲太多仪器设计,
对于我这个“大一普物实验就认清自己是个仪器白痴”的人来说,非常喜欢这种作法。
不过可能是因为这学期被砍了两周,所以教学进度似乎有点赶?
 时常看到老师在一个深入的概念点欲言又止,
 “唉这个我没时间讲,你们有兴趣自己回去看齁”
 不过他有留一份期末报告,让同学自主深度学习有兴趣的仪器方法。
 上课内容大致上就是把每种仪分方法都踩过一遍,因为是主题式教学,
 所以天哥会特别选择自己有兴趣、以及他认为比较实用的分析技术,
 他删去了原子光谱、电泳,并花上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来介绍他的研究兴趣“质谱”
 (总共有三部曲:ionization methods, mass analyzers, applications)
有人抱怨质谱内容太多,不过我觉得天哥已经很克制了,
毕竟他在分析三或高分一就直接不演了,整学期都在讲质谱,
不管什么课落入他手中,都会变成“生物质谱分析特论”...
只是化学系的必修四天王会有教学内容上的限制,
所以老师在这里还是会把每种方法都介绍过一遍,但除了质谱,大都没有很深入介绍,
之所以快速带过,恐怕是为了赶进度吧,这点和无机二相比,可说是恰好相反。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期中考 35%
期中送分 10%
期末考 45%
期末作业 10%
红字部分表示受疫情影响而有异动的项目,旧制配分方式请见化工系“分析化学丁”。
因应学校防疫方针,本学期取消所有讲课以外的教室活动,包括小考、口头报告,
并将相关的20分回流到期中和期末考,又因为线上考让大家死很惨,
所以期中的10分直接送给大家,而期末的10分则维持原案,将期末考从35%加重至45%。
所以这堂课除了期末考完之后要补一份报告之外,
基本上可说是“考试100%”的课程,不点名、零作业、没平时成绩。
原本按天哥的个性,期考给分理论上应该要很甜 (考试满分都超过100)
只是这学期线上考弄死一票人,鉴别度和标准差也就因此大增,
所以本学期给分偏扎实、称不上甜。不过取消小考这点对个人来说,
真的是帮了不少忙哈哈 (可以翘课赶实验报告的部分)
ρ 考题型式、作业方式
考试分成期中线上考和期末纸笔测验,后者是天哥在正常情况下惯用的考试模式。
期中考使用COOL进行,全部问答题,有10大题、20几小题,每题配分不均,共100分,
外加一题心得送分题5分。每一小题均会以“独立”线上作业的形式布置,
所以作答时必须一题一题点开才能知道各小题内容。
作答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文字键入,另一种是纸笔画图、拍照上传,
助教会按照你回答的完整性进行分段给分,不过在这么赶的情况下很难讲得面面俱到。
允许开书上网、但不准交流,考试时间2节课,时间一到作业缴交系统就会全部关闭。
题目难度不高,内容都是名词定义、简易计算、利弊比较一类,
作答当下感觉像在写物化实验的问题讨论,差别在于多了时间压力。
老师为了防止同学坏坏,所以有设下防呆机制,
其中光是时限这一点,就足以让大家没时间开书交流,
个人感觉和在教室考一样紧张,呃不对、应该比在教室还更紧张。
因为时间不太够,所以全班没几个人写完 (我有一大题根本来不及打开QQ)
也有同学为技术问题所苦,像是画图画太久、照片上传、网速或噪音干扰...等
大致上都表现满惨的 (原始平均50几)。这次考试被誉为“电脑打字大赛”
手速越快的同学越有优势,我后来打开Word草稿才发现到
我居然在两个小时内打了快5000个字,都可以写一篇结报了呢。
期末考恢复正常,按照老师以往惯用的题型,15题选择、60分,7大题问答、50分。
为了让大家有充裕时间作答,考试时间有额外延长20分钟。
选择题有12题单选、3题多选,多着重在简易计算、以及几个知识点的检核。
问答题形式比照期中,但因为份量有砍半,而且手写考卷通常比线上回答快速,
所以感觉没那么赶。整体仍围绕在基础的概念理解,不会刁难大家,最后平均接近80。
平常没有作业,但老师教完每一章都会勾几题课本习题,题目虽然不多,
不过问的都是该章节最核心的概念,所以建议要练习一下。
期末考完之后会出这学期唯一的作业:书面报告
 让大家自选一篇近五年登在分析国际期刊上的paper阅读,并按照指示完成以下各项目
“文章简介”、“仪器原理”、“优缺点和必要性”、“参考资料”、“课后心得”
由于正值选实验室的时间点,所以你可以从选材看到同学未来的研究方向。
写报告除了能活用课堂所学,也能帮助同学为接下来的seminar作准备,
但说实在我不太能接受把字数限制在1200以下,
个人认为一篇像样的literature report少说也要3000字以上,
不然很难详尽说明这篇paper所要传递的资讯、也很难完整表达自己的批判和看法,
不过为了老师的肝着想,只好把报告写得精简一点了。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
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先备知识需要分析一“统计”的基础,以及物化二“能阶”的概念,
这些都不是必须,老师上课会再讲一次,不过按照他的速度,
如果同学在这两个方面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有的话,
那么在知识的衔接上就会较为破碎而不完整,进而影响整个仪分的学习成效。
由于化学系同学在大一都会历经普化二的荼毒 (见“无机一”一文),
所以在理解电子轨域和能阶,以及IR、Raman光谱等概念时会相对容易些。
天哥的个性应该不用说,就是新闻上看到的那个样子,上课和他打打嘴砲还满有趣的。
老师语速很快,大多数的情况他不看投影片就能一直讲,并不会按照讲义一字一句念,
所以无法一心二用的同学,在课堂上就没什么余裕去读讲义,
只能埋头猛抄老师所说的话,深怕漏掉一些讲义上没有的内容。
由此,我认为“预习”在这堂课相当有效,老师制作的讲义可读性很高,
能够在还没开始上课的情况下直接印出来读,甚至可以自己画重点,
如此一来上课时就可以很快掌握他要讲的东西,并省去很多找讲义内文的时间,
也不用怕重复抄到讲义上已有的字句,仅需在空白处加上一些必要的注解。
不过有时老师上传讲义的时间比较晚,预习就会比较赶一点。
我想这门课准备考试的重点“在广不在深”,要尽量接住老师丢出的每一个概念。
所以准备考试的三步骤分别是“读完、读懂、读熟”:
第一步就如同前述,课前预习能让你对内容脉络有个熟悉度,
现阶段不强求理解每句话 (不然就没有上课的必要了);
第二步就是在课堂上借由老师的讲解,真正弄懂整个课程内容,
也要趁这时候将预习时不懂的问题解决,必要时可以在课后向老师提出;
最后一步就是在考前把讲义上的重点和注解全部记熟,
复习完之后也可以去练习老师勾的习题当作考前概念检测。
由于线上期中考都是申论题,外加紧迫的时间压力,想拿高分就必须“读熟”;
而期末考多达一半是选择题,所以只要“读懂”即可,
 同学修课时可以视个人需求,看看自己需要达到哪个进度。
Ψ 总结
天哥表示比起作研究,教书备课、尤其是带大学部课程更让他感到心累,辛苦他了XD
老师讲解的技巧相当不错,比喻生动、浅显易懂,在理解上并没有太困难的地方。
这堂课最大的缺点应该就是老师动作太快,有时会让部分同学跟不上,
所以我认为使用前述的方法来准备这堂课,应当能够克服这项困难。
这堂课最让人感到新鲜的地方,应该就是使用COOL考试吧,
除了上传影片需要,不然系上教授鲜少使用这个系统作为教学平台,仍多以CEIBA为主。
这是我第一次用COOL来交作业和考试,天啊、真的如同传言一样夭寿难用,
不过我听说他们在暑假有进行软件接口更新,也额外加购新的硬件设备,
希望COOL之后能够越来越好,让年迈的CEIBA可以退休。
另外偷嘴一下助教的录音品质,那个声音分辨率实在是有够糟糕的,
而且影片居然还会自己毁损,太可怕了吧,
我后来直接放弃在家观影,还是到校上课品质比较好。
仪分最大的特点就是主题性强,每次上到一个新的仪器方法,就有在收集图鉴的感觉,
借由这堂课,你能将越来越多方法收进工具箱中,这在未来的研究路上会有很大帮助。
并修分析二和仪分实验会有互补效果,前者可以帮助你弄懂仪器背后的原理
(因为实验四课本的原理写得太烂了,根本不知所云)
而后者可以让你真正接触到仪器,体验一下研究员操作的大概流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