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条件):
是
哪一学年度修课:
107-1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社会系 陈东升 教授
δ 课程大概内容
社会学的想像
社会化
文化
社会互动
社会团体与社会网络
社会阶层与社会流动
偏差行为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
愿意投注心血时间者:5星
喜欢师生互动者:5星
想看精美投影片者:4星
想拿到内容充实的讲义者:4星
期待授课风格明快、示例点到为止者:3星
读英文文本有困难者:2星
不擅长把讲义记熟者:2星
有GPA压力者:1星
整体:3.25星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投影片授课,课前发放文字版讲义。另需购买指定阅读文本,至118影印行领取。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正课(星期二09:10-12:10,共三小时)由教授统一授课,讨论课(星期二/三/
四 1730-1930,共两小时)由助教分组带领。
正课主要由老师口头讲授投影片内容,时常点(认识的)同学回答问题,活络上
课气氛。
特殊的是,上课投影片不会上传至Ceiba,老师也请我们毋须拍照记录,因为其发
放的文字版讲义基本上起到逐字稿的功能。
但这同样造成某些麻烦,原因是一份逐字式(而非讲纲式)的讲义好比双面刃。
好处是涵盖内容丰富,纸本上庞大的资讯量,让学生不用忙于补充笔记。坏处是
过于广泛的取材导致行文组织欠佳,大量的案例、说明和理论杂糅而处,造成阅
读上的不便,亦难以复习重点。
至于讨论课,会先调查每个人的可行时段,再平均分配至星期二/三/四的晚间
。各助教带领的讨论课风格有异,但基本的进行模式乃先检讨作业,后讨论问题
。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期中考30%,期末考30%,短论文(讨论课作业)20%,学期作业10%,课堂表现
10%。
扎实分,不会因为你在等第边缘就帮你进位。
ρ 考题型式、作业方式
一、考试(60%)
题型分别为:
期中考:简答题(13题,共39分),申论题(4题,60分)。
期末考:简答题(15题,共60分),申论题(3题,45分)。
因为题目量大,各题考点相形细琐,变得很吃熟读讲义的能力,上课提到的各式
实例最好都要记下来,投影片秀出的图表也时常会成为考题(吊诡的是图表几乎
都没附在文字版讲义上)。
总而言之,比起能抒己见的考题思维,这门课的题目多采记忆取向,就算读懂课
程核心,若没能把讲义的眉眉角角记清楚,亦很难得高分。
二、短论文(讨论课作业)(20%)
一学期约10堂讨论课,上课的前一周会由助教公布短论文题目,学生需融合课堂
、文本和个人经验作答,约1000字,于讨论课前一天17:30交。
通常一周需阅读的文本量为中英文各一篇,若担心唸不懂,可以先参考老师讲义
里的重点整理。
三、学期作业(10%)
本次学期作业搭配“社会化”与“社会互动”单元,主要针对玩具店的购买行为
,进行记录和反思。
四、课堂表现(10%)
含括正课出席率(自行诚实填答)和讨论课表现。
五、加分作业(至高10%)
撰写指定书目的读书心得。
评分标准不详,我写了两篇,各用一张A4双面,最后加总成绩2分,未能提升最
终的等第,供各位参考。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
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再度提醒:这是一门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的课(三小时正课+两小时讨论课=3学分
),非诚勿扰。
Ψ 总结
这门课总还是大一的导论课,一切从基础教起,故适合对社会学完全没基础的外
系生修习。
但若你自认已粗浅地知道社会学是什么,或许就会觉得本门课进度迟缓,不但接
触的新知比想像中少,还需被繁多的实作和案例追着跑,并在作业和考试上浅尝
滑铁卢的滋味。
强烈建议时间不多、或对GPA有期盼者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