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103-2 李明璁 视觉社会学

楼主: yappy017 (阿草)   2015-07-10 00:34:52
※ 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条件):否
哪一学年度修课: 103-2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李明璁
λ 开课系所与授课对象 (是否为必修或通识课 / 内容是否与某些背景相关) 社会系选修 选课条件限定大二以上
δ 课程大概内容 我把老师的课程指定内容复制贴上好了XD由于课程是由一组导读同学报告、老师补充,接着还有很多跟读本衍生的讨论,所以基本上就是跟着指定阅读的进度进行~
Part.1 观看的社会研究
Week04: 03/18 视觉接口的系谱学:从版画到摄影
Monique Sicard著,陈姿颖译,《视觉工厂》,边城。页19-118。
Week05: 03/25 视觉接口的系谱学:从摄影到造影
Monique Sicard著,陈姿颖译,《视觉工厂》。页119-225。
Week06: 04/01 春假停课
Week07: 04/08 观看的社会学想像
John Berger著,吴莉君译,《观看的方式》,麦田。全本阅读。
Week08: 04/15 如何解读视觉文本:内容分析与符号学
Gillian Rose著,王国强译,《视觉研究导论》,群学。第一至四章。
Week09: 04/22 如何解读视觉文本:精神分析与论述分析
Gillian Rose著,王国强译,《视觉研究导论》。第五至八章。
Part.2 影像的社会实作
Week10: 04/29 视觉的现代性历程:关于“灵光”的讨论
Walter Benjamin著,许绮玲译,《摄影小史》,台湾摄影工作室。全篇阅读。
Week11: 05/06 视觉的现代性历程:艺术与政治的辨证
Walter Benjamin著,许绮玲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台湾摄影工作室。全篇
阅读。
Week12: 05/13 照片的构成:社会知面与个体刺点
Roland Barthes著,许绮玲译,《明室:摄影札记》,台湾摄影工作室。第一部份。
Week13: 05/20 照片的意义:摄影本质的文化分析
Susan Sontag著,黄灿然译,《论摄影》,麦田。第一、三、四、五章。
Week14: 05/27 照片的伦理:战争摄影的伦理反思
Susan Sontag著,陈耀成译,《旁观他人之痛苦》,麦田。全本阅读。
Week15: 06/03 电影研究的典范变迁:从第七艺术到社会实作
Graeme Turner著,高红岩译,《电影作为社会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至三章。
Week16: 06/10 电影的社会沟通:意识形态与观众诠释
Graeme Turner著,高红岩译,《电影作为社会实践》。第四至六章。
Week17: 06/17 电影观赏与分组评论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
五星推!基本上老师讲话条理清晰,又讲得浅显易懂,再加上各种有趣的经历和精辟的观察,上课认真满有趣的;但如果不喜欢写很多作业的话,那这门课的进行方式就比较不适合,可能修老师另外开的课比较好。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就是上面那一堆XD除了《视觉工厂》好像绝版了所以用印的、还有一本因为来不及订书老师也请影印店印,其他都是自行去图书馆借阅或者去买,我记得有几本老师有帮忙向厂商联系让我们用比较优惠的价格买到。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前几周有破冰小活动,老师请大家各自挑一张照片、然后说明挑选这张照片的原因,这张照片和社会又有什么关系。
接着,全班分成六组,每组认领两次上台报告。没有上台报告的组别也不是闲著XD
在上课前一天晚上六点前要上传当周阅读的memo,并提出一个问题与组员讨论,在隔天上课的时候要带到课堂上,等报告组报告完后由他们回答XD
但在期中后老师有稍微调整,因为之前有时候是报告组报告时间太长、或是老师都会一时兴起讲了很多有意思的现象、或是提出值得讨论的议题,就不小心拖太久了XD
后来就变成每组在上课前要准备好各组的提问,写在便利贴,在上课前贴到黑板上;等老师来了以后会cue各组讲自己的问题,其他组别除了报告组都要认一题回去,等报告完要回答。
真心是紧张刺激又可怕QQ但后来发现有些时候问题会在报告的时候刚好被解决了,或是组内讨论一下答案也就出来了,好像也没有想像中可怕(吧)(但每次还是紧张个半死)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再次寻求老师的课程大纲支援→以下复制贴上:
一、 需按每周进度完成指定文献阅读,并于当周二18:00前,将以下个人作业上传至
ceiba本课程网站:请以不超过一千字篇幅,精要说明当周必读文献中的重要概念与讨论
、及其与前周或你曾读过相关文献的关键对话点。此外请提出一个你读完后会想请问作者
或与大家进一步讨论的问题,留待上课,我们将据此进行交叉讨论。 每周个人作业表现,
共占学期总成绩30%。不接受迟交,如有特殊理由请务必事先请假(但之后仍需补缴)。
迟交两次者以缺缴一次计算,无故缺缴两次者,个人作业成绩之30%将不予计分。
二、 每周轮替一个小组(由5-7位同学组成)负责简报,内容必须整合:当周读本之摘要
以及自行搜寻的相关补充资料。在简报中,老师会视需要随时插入提问,并带领大家进行
讨论。负责报告组的同学,当周可免除缴交前述个人作业。小组各周简报成绩,加总后共
占学期总成绩之30%。
三、 期末个人作品与报告:包含(1)一个自选主题的系列报导摄影或纪录短片拍摄(主
题内容与篇幅多寡,须事先与老师讨论确定);(2)一份说明、阐释或讨论上述影像作
品及其相关议题的文字报告(以不超过5000字为限)。此份作业占学期总成绩40%。
我觉得是扎实偏...甜吧,我的口头报告弱弱的、期末报告也认真不怎么样QQ但只要作业有交齐就会有基本分(的感觉)(吧)
ρ 考题型式、作业方式
如上所述。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
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出席率→这门课因为老师注重讨论的缘故,感觉老师应该是有默默在发搂大家的出席率,然后偶尔点个名、确认组内的出席状况。
外系选修→其实老师的课好像一直都有满多外系同学在修的,这学期因为是跟影像有关的主题,好像有满多摄影社同学来修课;
基本上没有基础听应该是还行,老师讲课都是一种亲切平时贴近生活的叙事,但如果修过社会系相关课程的话应该会更容易进入状况,对于一些惯用的词汇会有较高的掌握度。
加签→老师今年好像全签了,毕竟听完课程大纲还没被吓走的人也没剩几只了......
Ψ 总结
我觉得这是一门很深刻的课,这里的深刻指的不只是老师上课的风格或者内容,而是上完之后那些东西还会很鲜明地留在脑海里,三不五时勾人一下,让你再次想起一些议题,你也就再拿出来把玩一下、就发现你又看见了更多的什么。
虽然过程中认真是不太好受,但那些阅读、笔记、讨论,却也不可否认使得课程内容更加嵌入在生活之中,而不是上完课就掰,从此不再相逢。
不知道耶,这可能也跟老师的生活方式相关吧,觉得是很认真地经营着生活,所以故事里面自然而然有一种生命力的流露。
举一些上课提过的例子好了。
这学期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于影像马赛克处理的讨论了。我记得是在桑塔格的著作里吧,提到人们对于流血的影像都有一种又爱又惧的欲望,既害怕画面的残忍、却又渴望看见赤裸裸的真实展现。
太过血肉模糊的照片我们不看,一方面是因为画面可能造成我们的不适,另一方面,观看他人之痛苦以满足个人窥看之欲望某种程度在道德上是会遭受到谴责的。
然而,马赛克本身就像一块遮羞布,虽名之为保护,但在将那些难以入目的遮掩起来后,伤口被移除,使得可能的道德谴责一同被去除,我们于是得以肆无忌惮地观看。
我们因此看得更多、更不经意,也更加麻痺。
还有关于何谓“真实”、何谓“看见”。
“真实”的定义其实不断在演化,从一开始倚赖肉眼所见,到后来我们透过解剖向身体内部窥看、用望远镜凝望太空,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透过不断地观看,松动、而又重建。
借由镜片层层折射后的影像是真实吗?由机械所摄下的影像必然比绘画真实吗?
在很多时候,看起来自然到不行的照片其实是经过太多的事前布置而终于乔好的。
议题先于摄影而存在。并不是摄影产生了值得关注的议题,而是那些细微之处透过相机的捕捉而逐渐显影出来。
还有很多。
记得一次,老师为了让同学大略明白期末作业该如何操作,就颇随兴地想了个观光的题目,讨论旅人如何观看另一地的生活风貌而什么又是旅人认为值得关注的,并提出若将旅游照片中的人物全都ps掉,那又该会是怎么样的场景?
老师感觉随时都有用不尽的灵感,信手拈来全不费工夫。
此外,老师其实也是个很愿意和学生聊聊的人,下课就会穿梭在同学之间,随意讲讲,参与同学们的各种闲聊XD
结论:老师很棒、课程选书满有趣的、整个课程互动的设计好像也还不赖,虽然听同学报告有时候觉得冗冗的,但也是有厉害的人啊!
总而言之觉得是满好的一门课~~~~
作者: sssh30113 (江上数峰青)   2015-07-10 10:26:00
推 写的好认真啊
作者: ten57girl (ten)   2015-07-10 19:55:00
作者: foidrm (RRR)   2015-07-12 01:04:00
推可爱原po <3
作者: luminary (abyss)   2015-07-15 01:15:00
想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