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评价] 102-2 许育嘉 大一国文下

楼主: winston1907 (winston)   2014-07-05 00:03:59
老实说我并不觉得有原po说的那么夸张,
我就把学期中的课程描述更详细一些,
这学期上课用书为:
上半学期 报导文学读本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46699
下半学期 鲁迅文学奖作品选卷1、卷2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19880
首先这学期教学定位很明显是报导文学,
学期初,老师挑了陈映真、蓝博洲的白色恐怖相关报导作品教授,
之后更讨论许多社会议题,
翁台生 痲疯病院的世界、杨渡 矿坑里的黑灵魂,
官鸿志 不孝儿英伸、瓦历斯.诺干 Losin.Wadan 殖民族群与个人,
杨树清 被遗忘的两岸边缘人、须文蔚 五个女子和一份报纸,
以上也并不是白色恐怖或是歌诵中共的主题,
且我个人认为上述几篇文章的内容都是富有讨论思考意义的,
不能无视这些讲授、讨论这些主题,而仅挑出自己认为是错的地方否定,
至于白色恐怖部份,历史事实的确需要更多史料佐证,
但反对方也必须提出其他更多史料来反驳吧?
光是说对方的资料"极度片面"、"常见的历史解释",不也同样也犯了证据不足的疑虑吗?
我并不是研究历史的专业,在此就不详细讨论白色恐怖,
但透过这门课确实让我了解更多的面向,以及我从来不知道的事,
在那个时空背景下,我认为支持左派思想的人并不会少,
用现在的社会框架以及个人认知去解释这一段历史显然是不正确的,
在这部份也请研究更多相关历史的人不吝指正,
另一方面,下半学期的鲁迅文学奖文选,
首先,鲁迅文学奖是中国的文学大奖,本学期阅读以下六篇文章:
加央西热〈西藏最后的驮队〉、朱晓军〈天使在作战〉
何建明〈部长与国家〉、王宏甲〈中国新教育风暴〉
李鸣生〈震中在人心〉、张雅文〈生命的呐喊〉
其中所提及的部长与国家,讲述中国从零到量产石油产业的过程,
我不否认此篇有诸多歌诵国家之处,但必须要从本篇内容下手才能理解透彻,
首先开挖石油产业本身就是由国家来主导,本篇的主角也是时任的石油部长,
对于重要工业资源石油,从零开始到大量生产的过程,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本身就是激励人心的,
本身就是描写国家发展的主题,歌诵国家自然可以理解(当然这是站在他们角度)
但你们所提出的"并无实际根据"这点,我记得上台报告时有提到一些疑虑,
但我印象中是针对作者在写书时会找人帮忙润稿等等,
我忘记是不是对本文的内容有所质疑?若这边我说错了也请你指正,
当然,如果整学期都看这种文章,你的批评就很合理,
但事实上也并非如此,上面列举的其他报导作品,
有讨论西藏文化、中国医疗弊端、中国教育改革、四川大地震、
最后一篇是偏向传记的个人情感与其刻苦的成长经历,
这些也都不是歌诵国家的文学。
若只是因为小组中报告这个主题,就认为所有主题都是如此,是否有些偏颇呢?
我不否认老师这学期的讲授内容和有诸多与中国相关的主题,
但因为他人所拥的思想与自身不同,而盲目认为是错的,是否也太过于主观?
其中,我也并没有感受到所谓的"老师不接受他人想法"这件事,
只要提出有根据、有基础的说法,我认为老师会接受,
而事实上是大家很少举手表达意见,只在内心里不认同,不说出想法讨论,
没有经过交换意见的过程,怎么能说自己的想法就完全正确呢?
(当然,也有可能是我的问题,没看到你们的根据,也请你再指正我。)
回这篇文只是因为你这么写会让没有修课的同学引导到极度片面的事实,
事实上这学期提到的很多主题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例如:《不孝儿英伸》中谈到当时社会上普遍轻视原住民的气氛,
《痲疯病》中更了解乐生疗养院中的人权与社会关怀,《矿坑》里提到矿工的
刻苦工作生活以及对于资本思想的批判,等等其他更多主题,
老实说上完这门课,让我反思所谓底层人民的生活环境与权益,
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劳苦大众的丑陋事实,这些都值得我们一再思考,
大体来说我认为这门课带给我的收获满多的(当然也许有些人不认同)
当然,这也仅限我的个人意见,回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要厘清更多的事实,
毕竟老师并没有办法在这里回应,做个平衡报导,也许会公平些。
作者: urbancat (浪速的虾味先)   2014-07-05 03:49:00
朝圣推<(_ _)>
作者: skgg (skg)   2014-07-05 08:09:00
朝圣<(_ _)>
作者: uuss (野人)   2014-07-05 08:27:00
你可以自己写一篇评价文~
作者: hanhan0912 (大兔子)   2014-07-05 22:33:00
朝圣<(_ _)>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