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dpe1220 (ndpe1220)
2014-06-27 10:16:38※ 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条件):否
哪一学年度修课:102-2 三学分 二34 五2 @工综B01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庄嘉扬
λ 开课系所与授课对象 (是否为必修或通识课 / 内容是否与某些背景相关)
机械系 大二下必修 与 陈复国 吴文方 三班择一
δ 课程大概内容 (机械、工海系的材力不含静力,材料系的材力有含静力)
‧Stress and Strain (应力、应变定义、σ=Εε、τ=Gγ、ν与广义虎克定律)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应力应变曲线、认识脆性、延性材料)
‧Axial loading (轴向负载 δ=Σ PL/AE、应力集中)
‧Torsion ( 扭转 φ=Σ TL/JG 、 γ=Tρ/J)
‧Pure bending ( 弯曲 ε=-My/I、 1/ρ=M/EI)
‧Shear and bending moment diagrams (剪力、弯矩图)
‧Singularity functions ( V(x)=-∫w(x)dx、M(x)=∫V(x)dx )
‧Transverse shear (γ=It/VQ)
‧Stress Transformation (应力转换、莫尔圆、压力容器 σ1=pr/t σ2=pr/2t)
‧Strain Transformation (应变转换、应变花)
‧Principal stresses under a given loading (组合负载:前面各章集大成)
‧Deflection of beams (θ(x)=∫M(x)dx+C1、y(x)=∫θ(x)dx+C1x+C2)
‧Buckling of columns (Pcr=π^2 ×EI/ K^2 ×L^2 )
约是 Beer 课本第一章到第十章,中间有跳过部分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整体:★★★★★ (应该是3班最好,但还是扣一点无趣,外系选修请见下)
学会材力:★★★★★满分
自己念、不想上课、想混:★★~ ★★ (老师考的观念题要由讨论才能辨明~)
甜度:★★★ (个人觉得,加上加分报告后没调分,算很扎实)
想靠只写习题拿高分:★★★ (观念题不容易)
不喜欢很多次的小考:★★~ ★★ (几乎每周小考)
老师用心,让同学用心:★★★★★满分
(bonus) 管院女生想被机械系男生环绕:★★★★
(工厂课有分组,实作也很有趣,更适合)
材力比较像是学会一个原理公式后计算,应该
有点类似经济、会计之类的课,适应应该不难
理院或电资院想认识工院必修:★★★★ (个人认为不太需要基础,全新的课,
也认识重要的 Stress 应力、
Strain 应变)
其他学院选修:? (看兴趣,主要还是计算性的课,非记忆性、申论性课程)
想准时下课:★★★★★ (见教学风格)
想借由课程讨论认识朋友:★★★★ (原则上也是讨论课程内容,也未分组,仅
和座位旁2~3位同学讨论)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Required) F.P. Beer, E.R. Johnston, J.T. DeWolf and D. F. Mazurek,
“Mechanics of Materials,” 6th Global edition
(Reference) R.C. Hibbler, “Mechanics of Materials,” 7rd ed. in SI units
(Reference) N.H. Cook,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for Design”
(Reference) 原口秀昭,“漫画结构力学入门”,积木文化。
老师上课投影片以 Beer 为主,Hibbler 为辅,指定 Beer 的习题,有时
有 Cook 和漫画的内容,且于每份投影片标示3本课本之对应章节。由于老
师最熟悉爱用的 Cook 已绝版,便时常会指出这两本和 Cook 的差别,也就
是土木系系统和机械系系统的材力课本差别(sign convention),但个人觉
得其实 Beer 课本写得不错(章节、解说都有到位),像是 Mohr circle,
Singularity functions 讲得不错。
老师的投影片内容满完整,习题也会连题目带图形上传教学网站,应也可
不买 Beer 课本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老师几乎不用cebia,使用自己架设的教学网站,会把投影片、一分考
古题和这次期考的成绩分布上传,详情第一周会解释。
老师上课方式较特别,时间分配上,约 70%投影片教学, 20%板书,
10%要同学们互相讨论、思考,交错运用,能让我们较不容易睡着。
老师自己也担心材力内容无聊,所以特别设计加分报告,及和同学互
动的机会,借由漫画、互相讨论,提升同学的学习兴趣,并运用到静力
等科目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修改自教学网站)
作业小考 30% (每周课前15-min小考,共11次)
期中考一 20%
期中考二 20%
期末考 30%
5% 加分机会
- class participation/ group discussions
- bonus report:
加分报告解释:
- 此为额外加分报告,可自由选择是否缴交
- 内容:(1) 实物照片一张(数位相机或显微镜照片皆可):须与材料力学所学相关
且必须本人所照、
(2) 照片、自由体图分析、文字说明与讨论优秀者,最高学期成绩加5分;
(3) 缴交非自己照的照片(如取自网络或家人朋友同学者)以抄袭论,学期
成绩扣10分
- 评选第一名(加5分)、第二名(加4分)、第三名(加4分)、佳作两位(加3分)
、其他则加1分或加2分
- 报告缴交方式:Email pdf 给庄嘉扬教授。
- 报告参考格式:会上传范本
- 报告缴交期限: 6月9日上午9点
- 优秀同学上台分享: 6月10日
ρ 考题型式、作业方式
于课程网站公布每周约 4~8 题课本习题,于下周二上课前小考,小考大约
就是习题稍微修改,有做练习就能得心应手,除帮助学习外也是拿分关键。
老师强调他的考试方式不侷限于考古题题型,目前有过 观念是非题、简答
题、计算题,老师的观念题常常很有挑战性,不是很好拿分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
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老师很少点名但会认人,上课会先叫坐后面或滑手机的同学回答问题,会登记
老师常提到某些章节静力学学过,但个人觉得仍不需要静力基础,再稍听老师
解释后接受即可
老师上半学期一听到下课钟声就会"戛然而止",让我们准时下课,不过到后
半学期也就逐渐变回一般下课方式了。
加签不太记得了,应该人数满多很难签
Ψ 总结
这门课原则上就是先听老师讲解变形原理,很多也还没足够数学能力能解释,
留到弹性力学、塑性力学、高等材料力学再解释,但可能会用到变形极小可以
线性叠加的概念,是没基础的人要注意的。
了解原理后得到计算公式,借由练习多样习题了解解题思路、公式运用,大概
是典型工院课程特色,也因此被认为是比较无聊的课,但在完成大量习题后的
成就感也是不容小觑的。
老师最后一堂课给我们再看贾伯斯2005年的演讲,在大二看更是有感受与感动
此外,老师在学期中会发他自己做的意见调查表作改进,也和大家一起再讨论
期中意见调查的内容,时常关心同学们的情况,让我们真的很感受到老师的用
心!
P.S. 如果有战院系的同学战材力那还有道理,但请勿战流力,会触动不少人
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