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漫谈瑞典过去的悲惨》

楼主: RichardIII (我没谋杀我姪子!!!!!!!!!)   2020-04-07 19:34:56
《漫谈瑞典过去的悲惨》
https://reurl.cc/rxDMzb
想到瑞典你会想到什么?如果你问我,我会想到康有为,因为他曾经流亡到瑞典。
 
不过虽然说是流亡,但是他还是买下了一座岛,还盖了别墅跟园林,取名叫“北海草堂”

 
唉,有钱的知识份子就是这么解思乡之情,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第二,就是觉青常说瑞典是一个美好的社会主义天堂。我也是听到耳朵长茧就是了。
 
首先,我们现在看到都是改良过的,比方说瑞典的福利制度也是采取外包的。
 
他们有养老金管理局,简称PPM,而PPM成员再把这笔钱交给基金管理公司。
 
甚至后面也一直再放宽投资标的,所以相反是越来越趋向市场化。
 
第三,“社会主义”如果是“折衷主义”,那就叫后者就好了,或者叫“第三条路”也无
妨,要不然没定义清楚,歧异也是一堆。
 
我们近代“欧债”或者“欧猪”的问题,其实瑞典也曾经面临过,而且也面临过1970年美
国“滞涨”危机。换句话说,就是通货膨胀、经济停滞。
 
以1977、1978、1980、1981为例,瑞典的通货膨胀都是两位数成长,分别为11.4%、10%、
13.7%、12.1%。典型“菲利浦曲线”失灵。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真是到处都在失灵啊。)
 
有一个很简单的概念要搞清楚,通货膨胀不一定是货币现象,它有时候是产出减少的现象

 
当然,早期货币学派会主张一切都是货币现象,但那是很学究的东西,这边没必要追究。
 
那么,瑞典以前那些五花八门的福利津贴:失业津贴、住宅津贴、医疗津贴.....这些福
利为什么会得到支持?
 
有一说是为了减缓瑞典阶级的对立以及矛盾,不过这个说法太简化了,甚至可以说是“官
方论调”,所以参考就好。
 
不过这些福利实施后,的确有打击诱因,比方说失业补助导致许多人都不想工作。
 
从数据来看,领失业补助从1975年12,531,短短五年的时光上升到26,416(1980)。
 
也就是翻了一倍以上,并间接造成财政负担。
 
再来谈谈住宅津贴,当时瑞典政府用补助方式,间接鼓励盖新房,但这其实会造成一般家
庭很大的负担。
 
随着国际通货膨胀上升,这些设备的维持都需要大量的成本,加上税收高昂,维持一个家
的难度可说是大大增高。
 
当时瑞典的(边际)税收最高是87%,连最低都需要32%,典型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鼓励人
民短视近利。
 
我们最后来谈谈真的存在“乌托邦”吗?
 
瑞典当时老人福利制度非常之好,安养院里应有尽有,可是老人快乐吗?
 
根据一些问卷,他们一点都感觉不到快乐,他们觉得这里是“集中营”,每天睁开双眼就
是看着朋友一个一个死去。
 
所以,这叫人怎么乐观?
 
他们只想离开这个窒息的地方,有一位奶奶说她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去公园看小朋友玩耍
,或者,孩子带孙子来看她,因为对她来说,这才是她活下去的意义与动力。
 
那么,社会依旧没有达到乌托邦,不要说幸福,连快乐都做不到,政客口口声声说要打造
美好的家园,事实上不过就是一堆谎言。
 
一个物价不停攀升、失业、税收越来越高、条件越来越苛刻的补助,见证地狱之路是由善
意铺成的。
 
这就是瑞典曾经面临的困境,也是现代许多国家都面临的困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