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叠式高架或地下的使用时机?

楼主: einstean (台北捷运世界一流)   2023-11-05 00:20:08
捷运树林段在中华路使用叠式高架,因为中华路太窄了。
可是三莺线在妈祖田那段,路宽一样窄却没使用叠式高架,原因为何?
三莺线在妈祖田那段有替代道路,但是中华路那段没有。
捷运土城段应该要将和城路延伸,但是目前也没看到消息。
作者: h120968 (h120968)   2023-11-05 00:31:00
一般是路宽20米或以下道路才会使用像是桃园绿线中正路15米树林中华路 18米高架叠式永和中和路 18米地下叠式环状线板南路是20米 高架叠式中央路路尾端的部分是 既有建筑太多 无法拓宽而且穿越很麻烦并且没有替代走向的道路 只能这样盖台中蓝线 第二商场跟台中车站都是叠式 20米宽高雄黄线五甲二路两站是20米叠式不过本馆路 15米 拓宽后20米也是盖岛式 很神奇
作者: aaronbest (心情悸动Aaron)   2023-11-05 01:42:00
土城那个不准 很多建筑本身建筑没有很贴近轨道 都有预留未来拓宽的空间再来终点站顶埔在旁边 总不可能叫终点站用叠式月台去增加调度困难未来民汐的大稻埕站就是叠式月台 到时列车营运模式会很复杂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23-11-05 01:54:00
大稻埕站到时会再修改吧 毕竟侧叠式作为终端站真的很麻烦不只营运模式 就连乘客也是得要上下楼层跑
作者: h120968 (h120968)   2023-11-05 02:10:00
终点站侧叠式我觉得就是固定上层发车就好 下层就放备用撤车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23-11-05 02:12:00
这样的话 做单层侧式不就好了....
作者: h120968 (h120968)   2023-11-05 02:19:00
16米 有点窄啊虽然很多岛式其实也只用得到一边 另一边离峰只放备用
作者: coffeemilk (雷克)   2023-11-05 02:27:00
板南路现在看到的是道路拓宽后,当年为了让环状线可以在那边施工同时也能保留板南路给大量机车通行,办理拓宽,不然施工下去即使是轨道叠起来也可能只能剩单行道,原本的板南路只有8~10公尺
作者: h120968 (h120968)   2023-11-05 02:42:00
8~10米叫路不叫街也是满特别的
作者: coffeemilk (雷克)   2023-11-05 02:50:00
命名我记得是在中和线铁路拆掉后,改建道路命名的,板桥段叫板新路,中和段叫板南路,但那条本来就是单线铁路通过的路廊,只是在铁路拆掉后变成一般既有道路,不然原本铁路还在时,板南路段更窄,板新路段比较宽一点,隔壁版前两周有中和线铁路影片可以对照参考一下补充一下,中和线铁路改道路后,最窄的路段应该就是微星科技这段,也就是现代的桥和到中原,微星的人行道当年是他们厂房的墙面
作者: Kazamatsuri (专业领队)   2023-11-05 03:04:00
大稻埕不然学当初的小南门线 一段时间改月台好了 XD
作者: whitefox (八十萬定存宅男)   2023-11-05 07:00:00
他种的是蔓生品种的竹子,作景观应用丛生的
作者: es91213 (毛毛)   2023-11-05 07:59:00
关于这点我在环状线中和站也问过类似问题 #1WV0zsqg简单来说除了轨道本身也要考量到车站月台的宽度以及轨道线形问题
作者: GrafRaphael (德国冰酒)   2023-11-05 09:50:00
道路旁边如果有高楼建筑,会有禁建范围,避免影响消防救灾当云梯车因为高架结构物而升不上去,高楼救灾就会出问题
作者: ELYC1x (u4tp6)   2023-11-05 09:55:00
SB01只有单侧式1线而已,非叠式为了放备用车而增加深挖结构、出土和风险完完全全不划算
作者: sweizhe   2023-11-05 10:09:00
土城中央路四段早期就规划为计画道路拓宽至30米。另外三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23-11-05 10:10:00
原来如此
作者: sweizhe   2023-11-05 10:10:00
莺线的莺桃路路段也为18~20米。三莺线三峡国庆路20米,其南侧为重划区域,所以影响不大三莺线三峡复兴路20米,北侧邻台北大学停车场、运动场等所以影响也不大。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23-11-05 10:28:00
正常高架桥宽度接侧式车站11米内搞定,问题在于侧式车站宽度会贴近到20米,在考虑车站两旁大都要留6米的消防救灾停靠空间,就还是只能回去做叠式
作者: sweizhe   2023-11-05 10:44:00
桃绿延伸中坜G01~霄里这段高架的长兴路约15米,不知道将来会怎么处理
作者: h120968 (h120968)   2023-11-05 10:45:00
三莺线重庆路跟学成路和木栅线万芳路都是20米 不过都没插在路中间
作者: andy810625 (瘋子凱)   2023-11-05 12:37:00
说到新庄机厂,如果当年变更设计,改设在树林的原台汽机料厂空地会不会比较好...?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23-11-05 13:59:00
这样进出厂线会不会太长了点
作者: sweizhe   2023-11-05 14:25:00
不会比较好。原有的都市计画变更开发就只剩下变机厂。路
作者: Chungli28   2023-11-05 17:32:00
桃园绿延G01这段是走新辟道路,没既有路宽问题
作者: aaronbest (心情悸动Aaron)   2023-11-05 18:14:00
大稻埕站要不要东移到延平北甚至重庆北那边设站 好歹弄个岛式月台 不然未来营运模式会很复杂
作者: h120968 (h120968)   2023-11-05 18:20:00
不会啊 车多数只开到双连就好当成类新北投跟小碧潭看待就行
作者: aaronbest (心情悸动Aaron)   2023-11-05 18:24:00
好歹市中心班次要多一点吧 而且大稻埕活动很多 只用区间车到时可能塞不下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23-11-05 18:30:00
还好吧 单层侧式的话就缩短停留时间即可
作者: omkizo (陈武爱带你笑掌)   2023-11-05 21:17:00
双连可以折返就还好 像香港的黄埔站那样
作者: ELYC1x (u4tp6)   2023-11-05 23:36:00
大稻埕站运量预测就没这么多才会这样安排,一个小时10班全程、11班区间(东湖=双连)。活动又不是常态,不可能为了那几波非常态出现的高峰去动整个master plan,大幅提高成本
作者: syba (嘻巴)   2023-11-06 01:27:00
大稻埕似乎是单个侧式月台。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23-11-06 23:43:00
其实也是有个办法 接近车站才改叠式有乐町线的银座一丁目跟曲町站就是这样设计 叠侧式但交错位置 高铁板桥其实也有点类似只是是叠岛式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23-11-07 00:01:00
但大稻埕站是端点站....
作者: sweizhe   2023-11-07 12:53:00
希望可以预留延伸,芦洲线三重国小站之后转文化南北路交
作者: h120968 (h120968)   2023-11-07 18:58:00
系统型式不同啊 高运量怎么跟中运量相交啊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23-11-07 22:37:00
中运量买车时规格订起来啊
作者: h120968 (h120968)   2023-11-08 00:10:00
高运量魔改中运量有先例吗? 反之也是
作者: evanzxcv (左蝦餃.易釩斯)   2023-11-08 07:20:00
就跟高雄捷运一样吧,规格开下去,车可以短一点,月台可以只开一半
作者: h120968 (h120968)   2023-11-08 08:12:00
要这样搞 那百亿瘦身拿掉袋状轨省的钱就更浪费 也更没意义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