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紫线延伸右昌的时候 就有想过一个版本
不过那时候忙于学业 这阵子才画出来
路线图传送门https://reurl.cc/eOQ8QL
和目前的版本差异大致如下:
银线=原本规划的银线+黄线五甲段(莲池潭=前镇高中)
黄线=原本规划的黄线建工民族段+黄线共线段+青线+右昌线
这个版本的黄线一样是Y字型 只是共线段变成在市区
营运模式变成旅运中心=坔埔/援中港
蓝线=原本的粉红线延伸市区 走中华-五福-民权-一心/瑞隆路
营运模式为左营=中正预校
棕线=凤仁线(高雄大学=大东)
紫线配合跟凤仁线转乘 所以改从国昌国中出发
顺便服务后劲溪南岸的居民
而这部分也先只画到二期
车站部分 环状轻轨跟黄线大致沿用原有的规划
黄线因为转乘设计在神农中正路口增设鸟松区公所站
其他的大致上就参考既有报告
也有部分是自己想的 站距大概抓800~1500公尺设一站
编号上也有重编 大致上以南向北 西向东为原则
这边的资料都是维基百科找的 没有很详细的看报告书
如果站体或路线的位置有比较明显的偏差 再麻烦版友指正
而站名的部分 毕竟也不是对高雄的每个角落都很熟
有些站名附近没有适合可以取名的建筑 对当地的古地名也不太熟悉
可能用的有点将就 又不太想放交叉路口当站名
如果有更好的站名选择 再麻烦版友建议 非常感谢
简单讲一下这个版本可能的优点跟缺点
优点:
1. 高雄市的三条南北向干道 中华路 博爱-中山路 民族路都有捷运服务
2. 台铁地下化车站除了凤山站以外 都能转乘捷运或轻轨
(凤仁线距离车站500公尺有点太远了QQ 就放弃在这里设站了)
3. 转乘站大幅增加(不然XD)
缺点:
1. 新左营站有三条路线交会 再加上台铁和高铁 人流可能会无法负荷
2. 目前仁武还没有一条进城的路线,只有边缘的凤仁线可以到楠梓/凤山
3. 黄线民族段为Y型,必须与建工线交错发车,班距水准最密可能就6~8分钟
以上再麻烦版友debug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