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须说,这个想法很有创意;但实用度个人认为不高。
与其要针对特定族群进行差异化收费,那就好好思考有哪些差异点值得作为加价
的考量。走过欧洲几个国家后,有两个国家的想法真的可以参考,只是综整后,
其实可以归纳一个结论:麻烦到我就是要付钱!
1.荷兰的单程票与OV卡
小弟在荷兰的时间,大多使用国铁及阿姆斯特丹路面电车,没有使用地铁,所以
地铁的使用经验,请其他大大补充。
国铁及阿姆斯特丹路面电车的车票虽然是纸票,但已经全面埋设RFID感应线圈,
是不可回收的单程票,也因为如此,荷兰国铁(NS)这边针对单程车票,全面加收
1.00欧元的实体车票费,鼓励民众使用可重复使用的OV卡。所以搭NS跟阿姆斯特
丹路面电车使用OV卡不会被加价;自己网络上购票,自助打印条码,也不会被加
价。
但OV卡也是会抢劫的时候,如果你请任何窗口人员帮你加值OV卡,请支付每卡每
次0.50欧元的人工加值手续费。所以不想被坑钱的话,请自己拿信用卡去机器加
值。(对外国信用卡有跨国手续费,本国信用卡没有)
2.英国伦敦的整合式区域收费制及差异收费
英国伦敦采用同心圆的方式,向外辐射设计出Zone 1到Zone 9及其他特定区。当
你跨的区域越大,费率越高;此外,只要使用到市中心的Zone 1就会特别的贵。
但伦敦厉害的地方是,费率制度由伦敦市交通局统一设计,包含了地铁、铁路、
公共汽车、渡轮及脚踏车。别说人家老城市怎样怎样的,至少这一点台北还输他们。
伦敦付费方式比较多元,支援现金、Oyster卡、Google Pay、Samsung Pay、
Apple Pay、Visa、Master、AMEX 等感应式信用卡都可以支付车资,在人工很昂
贵的英国,站务人员真的是要有效率地使用,所以涉及现金的付费方式,永远都
是最贵的!
举例:King's Cross - Greenwich
现金支付:GBP 4.90
其他支付:尖峰GBP 2.90;离峰GBP 2.40
这是歧视现金支付吧?但其实不然,单程票收的现金有很多衍伸的问题,例如现
金的运补、单程票的补充、伪币伪钞风险等,其实都耗费著大量的人力,特别是
北捷为了服务至上,让一堆不愿意学习的民众也在窗口购票,无疑是加重站务人
员的负担。
伦敦除了车站可以现金加值Oyster卡外,也开放网络上信用卡加值、网络自助管
理Oyster卡,自行购买添加一日票、七日票、月票或年票等功能。除此之外,系
统支援其他支付方式,使用达到一日票或七日票费率门槛时,自动停止扣款。别
认为北捷可靠度世界第一很厉害,别人也有不一样的长处,海放北捷的时候。
顺带一提,北捷月票的设计,推测当初设计者应该是有参考伦敦或其他国家的费
率设计,根据使用者使用的区域大小,概分为几个大区,可以依照消费者需求,
自行选购。很可惜的是,太多接口处理不了,特别是有特别背景的公共汽车业者,处
理起来也挺棘手的,最后就掺在一起做成一颗撒尿牛丸了。
有兴趣可以参考大伦敦地区区域收费制度及一日票、七日票、月票与年票的计费
方式,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回到正题,人力是个很好的名目,只是不需要针对外国人,本国人也可适用的,
愿意自己学习成的旅客,应当得到鼓励;想当大爷的旅客,也应付出代价,这样
的计费方式会比较公平吧!
以上,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