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把我想到的同样杂乱的写一下....(来图像化一点)
地下化车站通常是这样的设计:地面↓ [必要隔离及管道通过厚度]
大厅层过闸↓
月台层乘车
我印象里的少数例外是永安市场站。
↑天桥↓
平面车站则是:地面→过闸→近侧月台 远侧月台 [列车必要净高?]
↑天桥↓
↑高架层过闸→近侧月台 远侧月台
高架化车站则是这样的设计:地面 [车道净高4.6m]
所以我想问题是出在“高架车站为什么不像地下站先隔一层大厅层”?
这其实还挺简单的:这样搞所有轨道都要再架高一层,光是柱子要加高
一层,为了抗震就可能要粗上一大圈。
另外,在防灾上的考量,从这些建筑物内都要在限定的时间(3 分钟?
)内疏散旅客到地面。所以设计上还是以贴近地面为优先考量,免得要
盖一大堆逃生楼梯。
顺带一提,同样的考量下,电扶梯似乎有“优先设定通往地面层方向”
的规则?
至于非付费区分两侧....就只是营运上比较麻烦耗人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