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观点/国车国造? 轻轨前瞻的沉没成

楼主: jwph (胖达)   2017-05-19 06:44:06
财经观点/国车国造? 轻轨前瞻的沉没成本
行政院提出前瞻计画引发在野党强力杯葛,蔡英文总统下令要在本会期尽速通过,但如果
没有完整的配套与产业发展策略,大钱投下去,我们的轨道工业、绿能产业在国际上就有
竞争力吗?
以前瞻计画里的轨道建设来说,政府规画在多个县市广建捷运、轻轨,希望借此发展轨道
工业,但我们现在连列车设计图、关键技术都没有,要怎么发展?高雄的轻轨捷运是西班
牙的列车,淡海轻轨的列车制造商中钢也是买人家的设计图来打造的,这样能谈“国车国
造”吗?
台湾市场小,发展轨道工业不向外拓展市场,如何养活自己?光靠几条捷运,根本不具市
场规模。现在国际上很多产业都是讲分工,我们应该要知道我们可以站在哪个位置上,务
实去发展,才能在国际上与人竞争。
捷运建设是大投资的基础建设,而且是一种“沉没成本”(sink cost),投资下去不易
回收,拓展路网有侷限性,场站也不能作为他用,生很辛苦、养更难,兴建完成后的轨道
设备、场站维护和人事成本,同样要花大钱,没有足够运量绝对无法养活,政府要给民众
行的便利、甚至称之为做功德,可以依城市规模选择最适当的交通运输工具,不必然人家
有捷运我也一定要有。
政府官员一再说将来有场站开发可以引进居住人口、带动发展,就可增加票箱收入、有场
站开发利益可以挹注捷运营运,但是看看高铁,通车十年多了,站区外面还是空荡荡一片
,要发展站区(新市镇),背后得有明确的供给目标,也就是有产业引进才有人口居住,
才有商业发展,才能增加收益,否则交通更便利了,人只会往外跑。
(本文由中华民国运输协会理事长罗孝贤口述)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2471584
作者: yoshilin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   2017-05-19 06:59:00
今天不做明天后悔
作者: RuleAllWorld (生命剩下365年)   2017-05-19 07:23:00
今天做了明天更后悔
作者: bruce2248 (moptt受害者)   2017-05-19 07:25:00
仰赖进口只会花更多冤枉钱
作者: geesegeese (殴)   2017-05-19 07:40:00
没盖高速公路跟高铁,民众会让政治人物后悔。现在没盖住中南部的民众会让政府后悔第一辆国造轻轨用在淡海轻轨,可以问朱立伦好不好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7-05-19 08:06:00
其实买设计图也是国造啊 美国也是类似情形
作者: pantani (我也想当绿手指)   2017-05-19 08:40:00
政客们会用意识型态来煽动说服民众无论未来如何现在就是要 因为那是国家长期资源分配不公南北发展不均 欠我们的
作者: Alica (Torsades de Pointes)   2017-05-19 09:26:00
美国有那个实力叫厂商来设厂buy America 台湾嘛...如果THSR说不技转可以但须在台造车 应该只会更贵吧QQ
作者: kenro   2017-05-19 10:03:00
高铁是用新市镇的概念,捷运优点是深入新旧社区
作者: doggy1234567 (7654321)   2017-05-19 10:29:00
高铁新市镇最积极的应该非乌日莫属
作者: Lsamia (samia)   2017-05-19 10:32:00
应该是左营吧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7-05-19 10:39:00
左营没有高铁特定区啦 旁边的重划区非因应高铁而划设(初期是桃竹中嘉南五站 后续苗彰云三站)
作者: s6210603 (小玉玉)   2017-05-19 10:40:00
现在新市镇发展最好不就新竹跟桃园吗?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7-05-19 10:42:00
左营只有一小块"事业发展专用区"(即新光三越左营)跟附属事业开发大楼(彩虹市集)
作者: artiller (砲仔)   2017-05-19 11:03:00
只能说在台湾经济迟滞期要发展新市镇只能等待吧六家算是蛮有起色的,乌日则是要放眼未来目前所知有医院有两个商场要进驻
作者: gigihh   2017-05-19 11:13:00
台湾能够从买设计图开始已经很好了,没有人还不会走路就会飞的,如果买人家的设计图就不算国造,那台湾也不用发展了,因为这是必经的过程。,也就是从买设计图开始慢慢掌握如何自己设计,透过这样台湾才能有设计能力。
作者: iLtz (噗~)   2017-05-19 11:41:00
抄袭没什么,看你敢不敢(误)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5-19 12:44:00
一开始买设计图来入手国造很正常啊。论点偏激导致变成一篇废文。没有人傻到想重新发明轮子。先引进成熟技术再国产化再延伸魔改那是正常发展途径,最有效率。
作者: superjas (咩)   2017-05-19 13:15:00
竹北>>>>>周边起色远大于其他重划区车站
作者: globeMIX (心焦难耐)   2017-05-19 14:17:00
国车国造是个目标吧,现在只能算是国造,还没有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技术
作者: chou5566 (5566)   2017-05-19 15:17:00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7-05-19 15:21:00
其实国造从捷运车辆.台铁通勤车辆等都有 但参与设计的部分很少(多半就是原型车在海外母厂生产后 台车接手后续生产)淡海轻轨跟高雄轻轨二期应该是没有原型车从头在台湾生产或设计的例子吧(高雄二阶也许是ALSTOM的构型)
作者: sikerkuaitai (K)   2017-05-19 16:41:00
抄袭本来就没什么 中国也是从抄盗窃开始 慢慢发展出研发能力 台湾虽然有点晚起步 但该做的就要赶快做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5-19 17:27:00
其实引进技术再进口替代,早就该做了先从轻轨技术比较低入手。不用追求全国造
作者: aaronbest (心情悸动Aaron)   2017-05-19 19:39:00
台湾早期一些技术也是抄来的 抄袭根本没错 只要合法 你能说我错吗XD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5-19 20:33:00
有付钱技转授权已经不是抄袭了。只是希望引进国造后,能持续提升国产率因为轻轨不会只做一次,后续还有寿限到了要重置,可以变成持续的产业。希望20年后连淡海轻轨也更新换成自制
作者: bahia (bahia)   2017-05-20 00:50:00
为何台铁列车不向台车采购
作者: macarthur   2017-05-20 07:15:00
举高铁例子不恰当,高铁在郊区轻轨在市区,场开很容易国车国造也可以先从零组件着手,不用百分之百,百分之七十百分之八十就能够养活很多产业了全车国造也没意义,因为国内市场太小养不活厂商除非政府要花大钱和先进国家抢标
作者: Shermie (不是我的幸福)   2017-05-21 00:40:00
不管要不要造 没有技术永远只能看人脸色
作者: fellicetsai   2017-05-21 19:11:00
只会组装车体,其它底盘、推进马达、转向架都不会怎么可能是70%,有30-40%就偷笑了关键组件、系统、甚至连车厢连结器都没有怎么国造?各位不要被政治人物的口水谎言骗了我们台湾连轨道钢轨制造的经济规模都养不活更不用奢谈发展轨道车辆工业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5-21 19:37:00
马达不会不能做,只是能否获利的问题。所以需要促成全台轻轨规格统一,把量累积起来。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21 20:35:00
我很好奇为什么轨道没办法国造 台铁换轨需求明明不低 再加上北高捷运系统
作者: fellicetsai   2017-05-21 22:08:00
可以造东和钢铁就可以做,但是要换生产线,市场小高碳钢钢胚也要买,问题是有多少量?东和ㄧ个厂10000吨,一个月就可以生产但弄个轨道生产线,其它钢筋、钢构赚钱的都要暂停请问大家,就算100公里的轻轨,能生产几天?对岸高铁随便也弄个10000公里,那样才叫规模全台的轻轨同时全部买钢轨,最多也是5-6月就生产完全台轻轨规格如何统一,光是采购法就过不了关这些问题只有第一线做轨道工程的人员才会知道问题要深入了解,才会知道原委。工研院推动轨道工业国产化已经超过20年了为什么台北捷运做了快30年无法实现?主要原因就是卡在市场规模,及轨道材料的可靠度内湖线实际上是轨道材料国产化最彻底的内湖线实际上是轨道材料国产化最彻底的,但没人知道但因为后面不再做胶轮系统,所以也没用
作者: Liion (里纳贾)   2017-05-22 18:44:00
推楼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