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点/国车国造? 轻轨前瞻的沉没成本
行政院提出前瞻计画引发在野党强力杯葛,蔡英文总统下令要在本会期尽速通过,但如果
没有完整的配套与产业发展策略,大钱投下去,我们的轨道工业、绿能产业在国际上就有
竞争力吗?
以前瞻计画里的轨道建设来说,政府规画在多个县市广建捷运、轻轨,希望借此发展轨道
工业,但我们现在连列车设计图、关键技术都没有,要怎么发展?高雄的轻轨捷运是西班
牙的列车,淡海轻轨的列车制造商中钢也是买人家的设计图来打造的,这样能谈“国车国
造”吗?
台湾市场小,发展轨道工业不向外拓展市场,如何养活自己?光靠几条捷运,根本不具市
场规模。现在国际上很多产业都是讲分工,我们应该要知道我们可以站在哪个位置上,务
实去发展,才能在国际上与人竞争。
捷运建设是大投资的基础建设,而且是一种“沉没成本”(sink cost),投资下去不易
回收,拓展路网有侷限性,场站也不能作为他用,生很辛苦、养更难,兴建完成后的轨道
设备、场站维护和人事成本,同样要花大钱,没有足够运量绝对无法养活,政府要给民众
行的便利、甚至称之为做功德,可以依城市规模选择最适当的交通运输工具,不必然人家
有捷运我也一定要有。
政府官员一再说将来有场站开发可以引进居住人口、带动发展,就可增加票箱收入、有场
站开发利益可以挹注捷运营运,但是看看高铁,通车十年多了,站区外面还是空荡荡一片
,要发展站区(新市镇),背后得有明确的供给目标,也就是有产业引进才有人口居住,
才有商业发展,才能增加收益,否则交通更便利了,人只会往外跑。
(本文由中华民国运输协会理事长罗孝贤口述)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2471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