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高捷本业年年亏 靠多角化经营挹注收入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102357
2017-05-15
〔记者陈纭甄、王荣祥/综合报导〕轨道建设兴建成本高,学者专家均认为应配合大众运
输导向,做好都市计画及业外收入等配套措施,才能达到损益平衡。以营运已久的台北捷
运及高雄捷运来说,运输本业并没有赚钱,均是透过多角化经营挹注收入,才能永续营运
。
随着捷运路网扩增,北捷日运量逐年增长,但北捷企划处长吴俊佑坦言,捷运的运输本业
每年皆亏损七到八亿元,去年亏损仅三亿元,创下北捷廿年来亏损最小纪录。
如何吸引更多民众搭乘成当务之急,鉴于假日搭乘人次少,北捷去年推出“亲子同行一日
票”与“三五好友一日票”;另与一○一或永康商圈合作,凡持一日票即可获赠小礼物,
运输收入才有所增加。
站内办公室出租、商店进驻
吴俊佑表示,市长柯文哲上任后要求,强调北捷商业极大化,弥补运输本业亏损,因此去
年开始扩展附属事业与业外收入,包括将北捷站内办公空间出租作为商业空间使用。此外
,由快取宝经营的“三温层购物自取柜”进驻北捷一○八站,北捷收取租金。借由业外收
入弥补本业亏损,北捷从一○四年的盈余五亿元,增为一○五年的十五亿元。
吴俊佑说,去年北捷总搭乘人次为七亿三千万,意指平均票价只要从现行廿三元涨为廿三
.五元,运输本业就不会亏损,但目前北市府政策方向,暂时不会调涨捷运票价。
高捷去年转亏为盈
高捷今年迈入第十年,去年(第九年)首度盈余七千四百余万元。高捷估算一年营运成本
约廿亿元,营运票收去年约十五亿元,因大众运输具公共服务性质,票价制订不能单从成
本损益考量,须透过多角化经营挹注收入。
高捷指出,近几年透过不同管道寻求异业合作,在高捷沿线车站或合适空间举办活动以提
高运能,另开发各种商机,例如高捷少女动漫系列、轨道夏令营等;附属开发则有大鲁阁
草衙道、和春安养中心、4G通讯电缆租赁等。其中高捷少女系列在动漫圈打出口碑,还曾
受邀至日本分享,大鲁阁草衙道则是近期最抢眼、成功的开发案,为高捷带动显著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