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南部〉轻轨二阶签约 目标3年后完工

楼主: yulanlin (yulan)   2016-09-11 11:27:02
原文恕删
针对"系统相容没问题"一语,小弟倒是觉得有一定的难度,毕竟这好像是全世界第一条要
同时运行不同系统的轻轨,难以找到前人的经验供参。下列几点是个人认为要面临的挑战

1 新车(A)如何适应旧系统(C),A车的电池系统虽有实蹟,但是以目前C系统是适用于电容
充电的模式下,A车应该会改为无实蹟的电容系统,届时将要面临爱河桥爬坡的考验。
2 旧车(C)如何适应新系统(A),C车的ACR是专利,A是否有能力顺利修改C车来用于新系统
,这也是一个挑战。
3 就系统整合的概念来说,不外乎下列几个选项,改旧车来适应新系统,改新系统来适应
旧车,改新车来适应旧系统以及改旧系统来适应新车,基本上不是一句官说的"系统整合
没问题‘’就可以带过,这是需要一个严谨的计划,需要告诉大家"如何""整合‘’,更
不是如规范所想的只要C提供原始码就一切ok
4 如果把系统相容的定义扩大解释(这是两个口最拿手的),最没有技术风险的方案将是A
另外建置C1到C14的系统及追加车辆,然后把C原有的系统跟车辆废除,至于钱那来?这不
是工程问题,不方便加以揣测。
5 三年后完工?没告诉你的是会只先通到C17,不是全线,基本上在国内,当有人说预计何
时通车时,绝对不会是出自实际排程计算结果。
6 其实以扶植国内轨道产业角度来看,淡海轻轨及高雄二阶都算是不错的练功地,至于进
军亚洲?以目前来看,与中国及日本的差距真的太大了,更不用谈及欧美大厂长期主导系
统相关的规范订定与修正。
版上神人很多,小弟不才,望有各路豪杰费心指导。
作者: k1k1832002 (Matoriel)   2016-09-11 11:48:00
第四点不论可能性 我是觉得如果旧系统废除政治问题可能会超乎想像XD可能指通到C17有新闻吗? 是C15~17 还是 15 16未通XDD
作者: fellicetsai   2016-09-11 11:50:00
政治人物得工程承诺,本来就不用当真中钢的加入,更证明最有利标的评选办法,根本是唬弄人的手法不同机电厂商的系统相容,先进国家都做不到,高雄可已做到,只能说工程投标的议题,在高雄是一个不重要的话题,所以才会让政治人物予取予求
作者: k1k1832002 (Matoriel)   2016-09-11 12:05:00
这会是一个大地雷 不过引不引爆却是下一任的事情=_=
楼主: yulanlin (yulan)   2016-09-11 12:06:00
NTP+900是C1到C17实质完工,NTP+1140才是整段实质完工第四点其实还有最省钱方式就是C14转乘XD
作者: atriple (请逐项修改)   2016-09-11 12:11:00
请问NTP+900和NTP+1140是什么意思?我是真的不了解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6-09-11 12:11:00
Steem系统没有商转的纪录 alstom 的无架空线是用aps 目前杜拜跟刚通车的里约都是用这个
作者: komachi275 (笨笨熊)   2016-09-11 12:14:00
其实也不难 亚斯通可以在动力系统上与卡夫合作
作者: k1k1832002 (Matoriel)   2016-09-11 12:16:00
NTP查一下似乎是正式开工日
楼主: yulanlin (yulan)   2016-09-11 12:16:00
NTP+数字是合约规定的里程碑,基本上全线要通车还要视台铁铁路地下化及原有台铁机厂迁移的时程,这部份变量太多,所以第一阶段会先通至C17合作的机会是有的,但是并不代表困难点就会消失,而且双方都需释出原始设计概念才有整合的可能性
作者: d2241400 (Ahao)   2016-09-11 12:59:00
政治操弄,把大众运输搞得乱七八糟,唉
作者: metalfinally   2016-09-11 13:14:00
其实Alstom跟CAF买超级电容装备来装就好了这种敢来标就是要搞定标案开的条件,不然就罚钱
作者: fellicetsai   2016-09-11 13:41:00
alstom只是中钢的分包商,他们应该只卖号志系统没有要成就任何推展台轻轨工业的意图吧!
楼主: yulanlin (yulan)   2016-09-11 13:43:00
f大不知有没有修到你的推文,如有,不好意思
作者: fellicetsai   2016-09-11 13:44:00
讲得好听是要落实国内轻轨工业!但是做法
楼主: yulanlin (yulan)   2016-09-11 13:44:00
但是在签约典礼上,A已经提供车辆模型给市长了XD
作者: fellicetsai   2016-09-11 13:45:00
却只是做最下游的组装工,有何技术升级?您的版文已经说了,淡海与高雄轻轨就算练完没有自己的号志,及车辆系统设计能力,到最后都只是买原厂设备组合而已,自己连基本的验证与测试能力都不会!更不用说要与对岸的中车竞争我们看ㄧ期的施工管理就知道答案了!ㄧ个应该在去年应该完工的重大交通建设严重延宕的情形,这个地方首长都可以把它变成迪士尼乐园的免费电车收买民调胡整政府采购契约的权利与义务!还在媒体脸不红气不喘的说:虽然可以通车但为了市民的安全,我们宁可让它有多ㄧ点时间测试,所以先免费试乘,延后正式通车殊不知,当时维修机厂也完成不到50%那么高预算所买的车辆系统,如此轻率上线无法做完整维护,将来验收不过,到底是算卡夫?还是算市府?这种重大契约争议,竟然都没主管机关理会?只能说,我们的民选首长政府,也太炒短线了吧?这就是我们做工程人的可悲处,任由政客操弄!对不起版大,破坏您的好心情,不是本意只是,藉您的版面,揭露ㄧ下ㄧ般乡民不想听的话请您包涵!
作者: moonmu (Mu)   2016-09-11 14:12:00
练兵的成果 最多只能应用到未来国内多县市增取的轻轨 要输出国外太难
作者: k1k1832002 (Matoriel)   2016-09-11 16:50:00
我觉得后面真的是打算抢下所有国内轻轨建设,但是基本上就可能是fellicetsai大说得组装工,其他重要核心还是国外输入
楼主: yulanlin (yulan)   2016-09-11 17:15:00
基本上如果当国内公司愿意为了不存在的专案而砸钱研发时,才有机会成为系统商,否则永远只是代工
作者: k1k1832002 (Matoriel)   2016-09-11 17:21:00
这...除了前几大上市柜、隐形冠军剩下就工研院、中研
作者: atriple (请逐项修改)   2016-09-11 17:21:00
“不存在的专案”指得是不是没有案子时,公司仍做一些
楼主: yulanlin (yulan)   2016-09-11 17:37:00
以中钢的角色及规模而言,至少在国内应该有机会起个头吧,否则永远只能代工
作者: xylophone135 (赤い三月花雪梦)   2016-09-11 19:03:00
我倒是很好奇为什么不要全部用CAF的系统?
楼主: yulanlin (yulan)   2016-09-11 19:37:00
因为中钢是评选结果最优的,如果再用C系统不就打脸评选委员
作者: gigihh   2016-09-11 20:11:00
CAF的系统有什么问题吗?为何选中钢而舍CAF?
作者: joson4921 (特务)   2016-09-11 20:31:00
NTP+900 = 开工后900天完;依此类推^工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6-09-11 20:35:00
Caf的问题是找的营造商资本都不够大如果又在跳票 这帐要找谁讨
作者: gigihh   2016-09-11 20:54:00
关于系统相容,在契约中加入相容旧有的条款应该可以解决吧!轻轨已经是国外很普遍的系统了,北捷也是一条路线分好几阶段兴建,前后的系统商也未必是同一家。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6-09-11 21:21:00
二期招标中本来就要求相容一期,得标厂商要连一期整个换掉也是允许,但得标价钱不得变更~
作者: alexj (世界行走)   2016-09-11 21:53:00
北捷同一条线不同期兴建,厂商都是同一家。
作者: reinherd (浣熊提督莱茵哈特)   2016-09-11 21:53:00
我的看法是,当初就不该找自己麻烦做什么超级电容,用传统架空线不就好了.近年美国盖的新轻轨路线,例如夏洛特休士顿, 华府.不都还是有架空线?
作者: sunforest (河马)   2016-09-11 22:44:00
就好大喜功阿 出国看到无架空线就觉得好棒棒 结果人家也只是一两站无架空线而已
作者: atriple (请逐项修改)   2016-09-11 23:50:00
阿就国人不爱阿,经过“电线地下化”的宣导之后,国人普遍不喜欢看到空中有电线。其实“地下化”在国内变成一种正面意含的词了,。
作者: nucleargod (珍奇)   2016-09-12 00:17:00
我在旧金山看到那堆密密麻麻的架空线真的会担心台风
作者: gigihh   2016-09-12 00:36:00
无架空线至少面对台风风险较小,对台湾这样常有台风的国家很重要,每次台风会经常停电的地方,很多都是电线还没地下化。
作者: reinherd (浣熊提督莱茵哈特)   2016-09-12 00:53:00
如果真的怕台风, 我建议还是盖独立路权BRT好了成本低 技术条件低.现在就看淡海和安坑轻轨,这两地的架空线和台风的影响
作者: atriple (请逐项修改)   2016-09-14 14:18:00
g大考虑的也不错,这次刚好南北两个轻轨案可以来做个实验,让日后的轻轨建设有个参考依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