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家Jahn Hakes和Skip Sauer已经在“钱球”撰写的时期-2002年球季,证
实了上垒率的价值被低估,而长打率的价值被高估,而这只是让绿帽队得以比其
他队花更少钱买取胜利的其中一个改革。无论如何,绿帽借由上垒率获得的成功
,直到钱球成为畅销书之后仍然持续著。Hakes和Sauer发现无效率并未持续这么
久:
统计知识在一少数棒球的决策单位中传散出去,很明显足以更正原先估价错误的
技巧。对上垒能力给的报酬太少,在“钱球”出版的那一年,这种情况已有所减
少。
改革是个过程,虽然它带来的回报是正向且真实的,但生命却短暂。就如来自整
合的胜利一样,开发被低估的上垒率价值而取得的胜利,也是会消散的。为了保
持在顶端,绿帽必须做点新鲜事。当绿帽在2000和2001赛季上垒率排行第三高之
时,2002年掉至第五。到2003年-也是“钱球”发行之时,绿帽的上垒率已是悲
惨的第十名。如果上垒率如此重要的话,绿帽如何在2003年拿下96场胜利?他们
找到新的无效率之处来开发,光有好的上垒率并非胜利的唯一之道,豆爷没有在
“钱球”一书中把所有秘密透露出来。或许在是和其他对手竞争时,必须紧握的
商业机密,但我认为那比较接近于尚未发现和运用的秘密。
或许不是单一带有魔力的子弹就能驱使绿帽胜利,应该是由豆爷的前辈-
Sandy Alderson在球队中建立了基础的知识建设。直到Alderson离开前都和他密
切工作的豆爷,持续修正此一体系,好让它能适用于新资讯和棒球市场。2005年
,豆爷损失或是交易了之前为绿帽带来胜利的部份人马,绿帽还是持续获胜。这
故事所告诉我们的不是只有开发无效率之处,还包括无效率的时刻是稍纵即逝。
市场会很快地修正它的错误,所以你若是想开发它们,必须建立一个方法,好让
你能寻觅到它们并准备好行动。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