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omewood (homewood)》之铭言:
: 大推无DH才看得出教练功力
: 应该这么说
: 可以更看得出教练功力
: 就是因为投手要打击
: 所以有时要考量打击
: 可能就会有换投手的疑虑
: 在换投手的同时
: 其实就为比赛多了变量
: 其实还挺有意思的
: 有时还double switch
: 更增添了变化
: 记得当年2003马林鱼教头很会玩这个
: 像变魔术一样神奇.....
我倒不完全认同这个 "无 DH 才看得出教练功力" 的说法,原则上 NL 的 SP
一场 "正常的" 先发领 3 PAs 后大概就要下去了,至于下场的时机该如何调
动,端看眼下打到那一个棒次,很多时候,pinch hitter 也都是上来顶 9
棒、然后下一局又被换掉的。
而 double switch 一次都要动到两名选手,换句话说,原本接替 "投手那
个 spot" 的打者多半是所谓的替补守备员或是工具人,所以 double switch
充其量是 NL 的 manager 玩的机会比较多,同时多半也是出于 "时间平面上
的必然",翻成白话文,不就有点像是 NL 的 manager "被迫" 做 double
switch,因为没有人希望投手站上打击区?
如果再以战术面考量,NL 的比赛里只要垒上有人不是 base loaded、又在 2
outs 以下,投手一上来不横球棒是很奇怪的事,再一次,又是一个 "时间平
面上的必然",这恐怕不能叫战术运用吧?
所以 NL 的 manager 真的需要比 AL 的精吗?我觉得未必。
个人认为 NL 在 extra-inning game 时的调度才是真正能看出 "NL" manager
功力的时刻,这不仅扯到 RPs 上场的顺序与时机,同时还要考虑 bench 上
还有多少球员可以用,这才是 double switch 发挥极意的时刻。
但一个球季下来,真正打到最后一兵一卒的 extra-inning game 也没有几场
吧?也因此,我觉得用 double switch 去看 manager 的功力,是必须要做
一些 "前提限制"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