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leeon ( )
2017-08-11 12:13:28SAP B1,
某医疗仪器产业,20U+30天顾问,最后成交180万吧!
该公司MIS说使用顺畅没问题。
前阵子一位版友也选择了中华电信的SAP B1不知状况如何?
若可以,版友有机会可以给版友分享一下。
鼎新SMART ERP,
主要就买卖与生产这两种路线,
先前有个客户,电子产品租赁+软件专案,买了才在那边喊不适用,
结果想客制租赁流程报价70~80万吧!
然后软件专案根本入不了系统,
当初怎么规划与决策的?
鼎新WORK FLOW,
先前某硬盘代理商,找了我们与鼎新报,鼎新硬是用价格拿到了单子,
半年后,两边吵架,鼎新需要更多客制才能达成他们要的流程,
这个我在事前就估进去了,也将流程画出来,和工程师顺过,
但无奈客户就是不接受那不到10%的价差,
最后询问客户窗口,她说:
“唉呀,这次失败经验我们吓到了!
会不会所有ERP公司都像鼎新这样啊?
我们还是走回老路,请先前帮我们客制系统的人继续写外挂看看。”
那个系统我看过,财与进销、维修、RMA是分离的,
也无法处理他们多套帐问题。
其他也是有鼎新TIP TOP、ORACLE、SAP其他产品、QAD的后续导入故事,
太多了,但我认为这其实就是没有做到“知已、知彼”而已。
我个人觉得就是你有能力(综合的、广泛的讲法)
这个系统就能导得进去。
商业逻辑都不是很困难的程式,大家都写得出来,
复杂的都是我这个商业流程怎么在ERP上顺顺的实现!
资料留在ERP内可以产出经营者管理者想要的报表。
真正的关键就是你的input/process/output是不是很清楚。
很多人导入ERP前,就是来问ERP有什么功能,
而不是先做功课,我公司拥有什么,需要什么管理,想要什么结果
万事顺着ERP厂商讲法,不挑战不思考,最后就是赌人品而已。
公司要有人有想法、方向,然后要有人扛得起这个责任,有人去抓足够的资源,
当初很多CASE就算回头想是错误决策,主事人扛得住走得下去撑得久,
还是可以在某些方面或讲法上取得成功(对外讲法)。
SAP RMA模组 20万,
客户想要把他改成符合自己流程的“不良品管理”。
客制报120万。
某大直销公司,SAP 报大套的,牌价2.2折喔!
他就标准先进来就对了。
当然后来还是我们拿到,不过那个量的客制,他们用SAP绝对吃掉一大块毛利,
虽然客户的状态是赚到一个翻掉,不一定会太在意这个。
我遇到一个公家的MIS,
他说:
“反正你们就报标准的,最后不是我们符合你,就是你们符合我嘛!
我们一定是先想办法符合,因为不用额外花啊,功能买多一点留个后路嘛!
啊真的没办法,无法执行,就客制囉!那个时候再报价追加嘛! ”
然后就要我报一个标准价格给他。
这个参与竞争的就有SAP、鼎新。
要我报这种没花脑袋,没针对问题的报价,还真报不下去,根本是在乱报。
最后讲个感想,
我亲自导入过十数间公司,真的认真在导入的,
没有可能不客制的。
(大家对客制定义不同,就是要调、要改、可能要写程式、可能要新报表、新流程)
你找到一个ERP,理论上他要有“成为你公司资讯部门的决心”,
把你公司当“双赢的伙伴”,
而不是我赚钱就好,你系统用怎样是你买不够,不花钱就不是我的错了,
遇到这种,你想成功导入ERP,就要靠自己,
自己不够罩,那就是等失败了。
“反正失败时我也不在啊~ ” (你有认真要导入这个系统吗?)
“公司人力不足啊,只能这样” (不会再想其他解决方案吗?)
“我不知道多少预算耶” (没先确认有多少资源,无头苍蝇?)
“你怎么报了个天价,别人只要你1/3耶” (1/3做的事一样?)
ERP不是看CP值的,因为根本看不出来,
但从负责导入的人(公司本身及导入厂商),就能知道是否可以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