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慕容博道:“令郎官居辽国南院大王,手握兵符,坐镇南京,倘若挥军南下,尽占南朝黄
河以北土地,建立赫赫功业,则进而自立为王,退亦长保富贵。那时顺手将中原群豪聚而
歼之,如踏蝼蚁,昔日被丐帮斥逐的那一口恶气,岂非一旦为吐。”
萧远山道:“你想我儿为你尽力,使你能混水摸鱼,以遂兴复燕国的野心?”
慕容博道:“不错,其时我慕容氏建一支义旗,兵发山东,为大辽呼应,同时吐蕃、
西夏、大理三国一时并起,咱五国瓜分了大宋,亦非难事。我燕国不敢取大辽一尺一寸土
地,若得建国,尽当取之于南朝。此事于大辽大大有利,萧兄何乐而不为?”
他的计划总纲在这边,不管什么推论都好,都得跟这段来配合,
而且计画是一起看的,不是一段一段拆开去评
把计划拆开去看当然觉得没逻辑没智慧
造反计划是一直在筹备,是现在进行式,时机没有到就是会等下去,
这也是为何当年假死的原因之一,时机就是没有到
谁要跟他复国,就是等时机到时条件怎么开啊,如果他跟穷人或山贼说:
跟我走,只要不死就有机会封侯。
综观中国历史,愿意赌一把的也是大有人在
他成为暗箭之后,行事当然低调,没有特殊当然不会出手,
像他杀柯百岁就是为了钱,但这种案子当然不会一直做,
他现在是暗箭,能低调当然是低调啊,不然引来人查案不就搞笑
他躲在少林寺是为了武功,不是为了佛经,这些武功都是未来的筹码,
尤其是用在武林人士身上,这边也跟上面我上面提到有关,
时机未到,就是累积未来能用的筹码
他在策画伏击萧远山之役时就知道当下是不行,但在少林寺时就是行了,
至少有一定把握了
去其他国干啥,除非是离开中土,不然当时有哪个国家像宋一样,
人家只要是喊打架,皇帝就是送钱求和,不管输赢都是,
为什么搞大宋,因为皇帝的政策就是孬啊
提兵清君策在宋朝就是不太可能,杯酒释兵权后宋朝武将权力都不大,
自愿当兵的也少,推论好歹看一下朝代
外戚或强臣干政在中国当然是有,问题是成功的比例呢
武则天做到够大了吧,后来也是被要求下台
以数据去看利用战乱做到皇帝的人就是比干政夺权来的多
而且是更为稳定
慕容博取的吐蕃的支持是很久之前就搞定了,当下为何不发动,
还是那一句时机未到,他的方案一旦发动就是不许失败,
没有一定把握就是不会动手
另外从他在鸠摩智身上下的苦功是可以推论出他在其他国的暗桩也不会太差,
而且这些暗桩要做的都是利于自己国家的事情,
这里的暗桩是指愿易发声的主战派,不是慕容家的走狗
就是其他都不算好了,谈个最实际的问题
如果今天大辽跟吐蕃合作,送密函给大理跟西夏,要求联盟帮打或是当敌人,
大理跟西夏有多少选择权,联盟帮忙能得到国土,当敌人则可能晚点被攻打,
只有傻子才不一起出兵
所谓的捡便宜是慕容世家完全不出手,可他也是要帮打的,
人家为什么要给,因为他能让大家各取所需,可以不可以说话不算话,
皇帝不要脸的话当然可以啊,但别忘了南慕容是不好对付的
为什么慕容博要在鸠摩智身上下功夫,因为他在吐蕃有实权,
因为吐蕃王信任他,因为他一个人讲话比一堆人讲话都有用
要求吐蕃王封土给慕容?
这不就是搞笑,慕容博的计划是除了大宋外,大家都能爽到,
所以鸠摩智支持,所以萧远山愿意考虑
请用国家的思维去考虑,人家愿意出手就是因为有利益
为什么伏击萧远山的时间跟少林寺一役时间会差这么久,
因为前者的时机是还不能发动起义,但还是要发动,
因为纷争是要不断持续下去,时代越乱慕容世家才能有机会
他的目标不是一次两次那种,是要不间断的
而在少林寺时,他的成果是已经收到,萧远山有说过
现在边疆之上宋辽直接互砍不稀奇,而武林也是极度排斥辽人
武林的名声怎么用?
战争一旦开始就极度好用,因为大家都会把希望先放在名声高的人,
之后再想办法制造传言,时机一到就黄袍加身了
除了欺外侮要有怎么走,就是要给人欺外侮的假像啊
就是做出赵家不行了,慕容家是人民新希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