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战狼大使卢沙野将离任 不当言论破坏中国形象
新闻来源: (发文须填写新闻网站名称与连结,供板友分辨)
中央广播电台
https://bitl.to/3asA
https://bitl.to/3asB
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图:翻摄中国驻法大使馆官网)
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将离任,回顾5年多任职期间,他多次引发议论与抗议,更数度遭法
国外交部召见,为北京战狼外交头号战力。学者分析,卢沙野强硬言行导致法中关系尴尬
,严重伤害中国在欧洲形象。
去年12月5日,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在长达1年多的离职传闻后,终于正式宣布将于2025年
1月结束长达5年4个月的驻法职务。他离任的确切日期、未来去向与接班人目前都仍未知
。
60岁的卢沙野作为中国“战狼外交”代表人物,言词中常带有攻击性,多次在法国引发争
议,甚至数次遭到法国外交部召见。
解放报(La Libération)写道,这5年间,中国大使“骚扰异议人士,污辱国会议员、学
者、记者与法国疗养院工作人员。”
中国研究学者蓝可(Emmanuel Lincot)向费加洛报(Le Figaro)指出,“他呈现出完全依附
在中共意识形态与新帝国主义想像的外交表征。”
据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IFRI)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朱利安(Marc Julienne) 2021年出版报告
,自2020年初,世界遭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冲击,中国因隐匿疫情、压制吹哨医
生、数据不透明,甚至施压世界卫生组织延后宣布全球公卫紧急事件等而遭到各国批评。
面对国际质疑,中国驻外使馆与外交人员开始在媒体与社群媒体上,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进
行宣传,同时大力谴责西方“反中言论”与“假消息”,企图“破坏中国形象”,其中驻
法使馆更是火力全开。
COVID-19疫情加速中国战狼外交
朱利安6日接受中央社访问时指出,COVID-19疫情加速中国采取立场更激进的外交态势,
但这观念在疫情前就出现了,也就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9年提出的“斗争精神”,以
对抗西方“恶势力”、“讲好中国故事”。
2020年4月,为“反击”对中国疫情治理不透明的指控,中国驻法使馆在官网上张贴文章
,污蔑台湾人以“黑鬼”词汇人身攻击世卫秘书长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
,更称法国疗养院员工怠忽职守,让长者饿死、病死。这篇文章引发众怒,导致卢沙野于
几天后遭法国外交部召见表达不满。
2021年起,卢沙野所代表的战狼外交又多次为法中关系带来一波波争议,也让台湾成为法
国舆论中心。
施压访台议员、辱骂学者
2021年2月中,经法媒揭露,卢沙野2月中致函法国参议院友台小组主席李察(Alain
Richard),要求他取消正在筹组的国会访台团。中国大使施压议员的举动在法国引发譁然
。
李察同年3月接受中央社访问时强调:“这名外交官的态度以及不当言行,中国政府都是
知道且认可的,这一切让法国人看清中国领导人真正要的是什么。”
事件持续延烧。当时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FRS)研究员博达安(Antoine Bondaz)在社群媒
体上批评中国使馆干涉议员自由,引发学者与驻法使馆间的激烈笔战。
中国大使馆辱骂博达安“无耻”、“流氓”、“疯狗”,唤起各界怒火,纷纷动员力挺博
达安,谴责中国使馆,要求外交部立即召见卢沙野。时任外交部长勒德里安(Jean-Yves
Le Drian)也在几天后再次召见卢沙野,表达对中方言行超越红线的极度不满。
此外,中国驻法使馆也多次杠上媒体,在官网上批评法国记者“散布大量谎言谬论,肆意
歪曲现实。”总部在法国的无国界记者组织(RSF) 2021年以“我们礼貌地呼吁中国驻巴黎
大使停止对记者的肆意谩骂”为标发声明,指若卢沙野不满法国新闻自由,大可请调去北
韩。
“再教育台湾人”一说震惊舆论
2022年8月,卢沙野就美国联邦众议院议长裴洛西(Nancy Pelosi)访台一事受访时说,“
若中国统一台湾,再教育之下,台湾人会再度变成爱国者,再支持统一”,遭主持人质疑
。
卢沙野的说法震惊舆论,引发众多批评。欧洲议会安全与国防小组委员会主席洛瓦索
(Nathalie Loiseau)批评:“对于那些因裴洛西造访台湾而感到愤怒的人,我建议他们把
怒气保留给中国大使荒诞的言论,他说将不顾台湾人民意愿强行统一,并进行‘再教育’
。这真的很令人愤慨。”
“再教育”一说也触碰到许多国际人士的底线,尤其是维吾尔人权团体,纷纷发声反对北
京蛮横行径,表示这就是中国在新疆执行集中营的证据。朱利安告诉中央社,“此番言论
不仅让部分法国人看清中国对台湾的企图,也可能是中国大使的策略性错误,这恐怕再重
创他和中国的形象。”
“前苏联国家主权未定论”引国际反弹、重创形象
2023年4月,卢沙野再度因对台军演、骚扰接受法国电视台专访。然而他怒呛主持人没读
过书,认为“由中国人决定台湾命运”;更在主持人询问克里米亚是否属于乌克兰时语出
惊人表示,“根据国际法,这些前苏联国家没有如同主权国家的确实地位。”
质疑乌克兰等前苏联国家没有有效主权国家地位言论引发国际强烈反弹。时任欧盟外交与
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波瑞尔(Josep Borrell)随即表示“无法接受”;许多东欧国家也相继
提出官方抗议声明。
3天后,法国外交部三度召见卢沙野。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于同天召见驻地中国
大使。近80名欧洲议员发表公开信,认为卢沙野严重侮辱历史、违反国际法,法国应将其
列为“不受欢迎人物”。针对风波,驻法使馆切割,解释“仅为卢沙野个人言论”。
英国广播公司(BBC)分析,卢沙野的“前苏联国家主权未定论”对欧中关系造成致命性破
坏。自此开始,就不断有卢沙野将调任返国的传闻。
严重破坏中国在欧洲形象
南华早报驻欧记者伯明罕(Finbarr Birmingham)近日在社群媒体上写道:“对于破坏中国
在欧洲的形象,很少人能像卢沙野贡献这么多。”
朱利安告诉中央社,卢沙野言论激起分歧而非合作或互相理解,时常带来反外交效果,甚
至超越国界,引发国际风波。
“卢沙野攻击法国政府、议员和学者。在想要与北京保持良好关系,同时又不接受卢沙野
不实言论的前提下,这让巴黎陷入很尴尬的处境。整体而言,卢沙野严重伤害了中国在法
国舆论与国会中的形象。”
或许中国已意识到卢沙野对法中关系造成的反效果,甚至在某些言论上与其切割,但基于
习近平屡次强调的“斗争精神”,反击外国批评、“加强同西方对抗”的战狼外交恐怕仍
会延续。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八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名称与连结,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