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建构两岸中国人认同 刻不容缓
李登辉在1999年推出两岸是“特殊国与国”的“两国论”时,台湾民意调查显示,认同两
岸是国与国关系的超过7成。理由很简单,台湾几乎没有多少人会认为中华民国不是个国
家,但是也没有多少人会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个国家,那么这不就是“两国论”吗?
同样地,陈水扁主张“一边一国”时,一般民众也会用同样的逻辑问:有错吗?中华民国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就是两个国家吗?
身分认同大多是透过政治教育与行为所建构而成。“台湾人是中国人”原来根本不是个问
题,“龙的传人”在1980年代还是青年们琅琅上口的民歌,但是曾几何时,认同“我是中
国人”的比率在台湾已经寥寥无几。中华民国国民原本当然是“中国人”,但是慢慢地多
了“台湾人”这个选项。
“台湾人”本来仅是地域身分认同,但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变成了国族的身分认同
。
这些多重因素很复杂,而且是彼此相关,不外乎以下几点。一、去中国化的历史教育,用
政治力量建构台湾的“分离/台独史观”(美其名为“原民史观”);二、“中国人”被
塑造为一个负面的名词;三、大陆对台湾在国际空间上的压制,中华民国在国际上逐渐失
去代表中国的话语权,而且似乎不可逆转;四、国际上普遍认为“中国人”专指中国大陆
的人民,与台湾无关;五、台湾政治力量的操作,使中华民国等同于台湾,因而中华民国
的国民就是台湾人;六、最重要的,由于两岸政治敌意仍然没有解决,在台湾如果自称是
“中国人”,会被视为是认同中共的同路人。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即使是马英九在其8年执政期间,对身分认同的表述方式也仅是“
我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是中华民国国民、我是台湾人”,而不称“我是中国人”。
以上问题的形成,两岸三党都有责任。本文暂不讨论国民党、北京自己内部应有的作为,
而是国共两党之间应该形成什么样的论述,或何种政治作为,才能够让台湾民众自认为台
湾人就是中国人。
历史悠久的中国不同于西方国家,我们首先要区分国家与政府的差别。当中国是统一的时
候,朝代(政府)的名称也就是中国的名号。例如唐、宋、元、明、清,他们本身都是一
个“朝代”,也就是现代政治学上的“政府”,但他们有时会被称为唐、宋、元、明、清
“帝国”。而当国家分裂的时候,“国”的意义其实只是“政府”,只是它叫做“国”而
已。例如“魏、蜀、吴”虽然也称为“三国”,但是其实是“三个政府”。
同样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虽然也自称为国,但是他们其实都是相互争“中国”所
有权或代表权的“中国人的政府”而已。这些朝代、国家,都是中国历史中的一部分,在
这个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人,不管其“国”、“朝代”为何,他们都是中国人。例如,孔
子是鲁国人,但也是中国人;李白是唐朝人,当然也是中国人。
同样的道理,由于两岸目前分治,在两岸关系的思考中,要区分“政府”与“国家”的不
同意涵。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取代满清政府(清朝),对外不仅代表“中国”
,其本身就是“中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但由于中华民国政府播迁至台,并没有被完全消灭,因
此,两岸政府谁也不能说它“是”中国,而只能称谁“代表”中国。目前的现状是,虽然
两岸都称自己是“国”,其实就中国的历史来看,都只是两个“中国人的政府”而已。
要结束两岸的法理内战,除非坚持使用武力,否则两岸政府共同接受“分治不分裂”,才
是最理想的路径。“不分裂”代表两岸都是中国人,台湾人就是中国人;“分治”表示,
中国人不等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管辖的人民,也包括中华民国政府治理的人民,一边
是大陆的中国人,一边是台湾的中国人。
大陆如果不能够正视中华民国政府存在的事实,其结果就是放任台独政治力量消灭中华民
国,也消灭了“台湾人是中国人”的认同;台湾人如果拒绝接受自己是中国人,两岸关系
就不再是内部矛盾,而是敌我关系。从台湾透过从下往上建构“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
”的力量已经不够了,透过两岸政治安排,由上往下地建构“两岸都是中国人”的认同已
刻不容缓。
没有同是中国人的认同,两岸不可能会有和平。马英九已经错失了宝贵的8年,民进党不
可能支持,习近平、洪秀柱两位主席的责任更大了。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60731003848-262101
台湾汉人历来被荷兰和日本分化而治之的操弄造成原住民和汉人间不合,
这种历史, 蔡英文明显没正视处理厘清,
别尽是演假戏拿转型正义的招牌遮掩内政无能,
也别污辱了转型正义这四个字了!! 无赖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