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501245007.aspx
一张百年前毕业照 追寻台湾客家文化造浪者身影【书摘】
2025/1/24 13:16(1/24 14:20 更新)
https://i.imgur.com/lEIeXDQ.png
1907年第一批接受现代教育,国语师范的学生毕业前留影。张福兴(前排右1)准备前往
日本攻读音乐学位,林清文(前排左1)即将到板桥林家工作,徐钦喜(前排右2)战后担
任头份镇长。前排左2为刘春云,后排立者为李阿保(右)、林焕文(中)、姓名不详。
(照片来源:徐钦喜之孙徐宏文;玉山社提供)
(中央社网站)这张百年前的老照片,是几位苗栗头份客家青年的合影,他们刚从师范学
校毕业,准备奔向不同的人生;当时没有人想像得到,他们会对台湾文化界带来什么样的
变化。学音乐的张福兴,出发去东京进修;徐钦喜后来当了头份镇长;林清文成为一代富
商,几代后人都从政。照片里还留着辫子的林焕文去新埔教书(诗人吴浊流是他的学生)
、为板桥林家工作,他的女儿,正是对台湾文坛影响深远的林海音。
成长于头份斗焕坪客家山村的资深媒体工作者张典婉,继《台湾客家女性》之后,再度透
过文献整理与口述访谈,写成《青春风正好:日治台湾客家青年群像》,追寻百年前台湾
客家青年勇闯世界舞台的生命足迹,揭开尘封已久、几乎被遗忘的先民故事。中央社取得
授权,与您分享这张照片中人的故事。
迈向世界出发 头份青年跨世代的留影
1907年,几位优秀的头份乡亲留下了跨世代合影──音乐家张福兴,开垦先贤黄南球的外
孙徐钦喜,照片中的头份青年林焕文还留着辫子、身穿日式学生制服,张福兴已是全套西
服,准备出发去上野东京音乐学校。
照片上留下“国语师范毕业送别留念”字句,此后这几位客家青年的命运,甚至他们的后
人,都成为台湾文化、音乐史上具影响力的人物。
林焕文拍完照片剪去辫子,在头份公学校教了一年书再转到新竹新埔公学校任教,当年师
范教育毕业生,必须在结束学业后到各地公学校任教,任教年限期满才可以转换跑道。年
方20的林焕文在新埔教书,堂姐阿银妹嫁到新埔宏安汉药店陈家,平日林焕文还会去汉药
店里帮忙堂姐,替药罐子写上秀逸的汉字,阿银妹也疼爱堂弟,常常要他过去吃饭。
前几年,笔者在新埔找到宏安汉药店后人陈得民,他说:“父亲留学日本学医,回新埔镇
镇上开设西医诊所,家中的中药房已不营业。”从街路穿过后面,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
是陈家发迹老宅,他和妻子仍然守在老宅。陈得民说,阿银妹是他的阿婆太,从头份嫁到
陈家,户籍名为“陈林壬妹”,虽不识字但会吟诗。林焕文到新埔教书时,陈得民的父亲
大概才3、4岁,因为林焕文后来去北平发展,他的二姑陈瑞泉还到北平读书,也嫁给台湾
青年。可惜二姑在北平病逝,二姑丈在日本回台湾的轮船上受到轰炸攻击,船舰沉入大海
中,小时候他听到大人们谈往事,回忆就飘进耳朵里。
在整理得中规中矩的家族相本中,也看到林海音与女儿夏祖丽笔下的阿银妹,大衿衫衬著
客家女性刚毅的五官,当年可是很持家的客家阿婆。
https://i.imgur.com/SdIUS5e.png
林炳文(右)带着林海音(左)、林燕珠(中)姊妹在北京中央公园。(玉山社提供)
林焕文当年在新埔公学校教的学生中,有两位受到他影响最深,一位是蔡赖钦(河合钢琴
董事长),一位是铁血诗人吴浊流。林焕文还曾送一幅“滕王阁序”,给替他拉纸研墨的
小书僮吴浊流。2年后,林焕文结束了新埔教职回到家乡头份,在头份公学校,遇到学生
张汉文。吴浊流和张汉文也在公学校毕业后,在台北师范学校成为前后期同学,谈起最怀
念的老师就是林焕文。
林焕文没有在学校任教太久,1913年时离开了家鄕,北上板桥,接替堂兄林清文在板桥林
本源家族担任祕书帐房工作;离开了客家村,板桥林家往来人物和客家村大不相同,热闹
商市往来,不同于教职生涯,林焕文结识了台湾各地文人雅士。林本源家族从清朝经商致
富,事业版图辐射台湾各地和厦门、日本及南洋,顺风顺水跟着世界贸易及政治版图,有
了更寛广的视野。
1913年的台湾,大正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蠢蠢欲动,台湾总督府开始规划全台湾的行道
树种植计画,往现代化迈进。同年春天,苗栗发生了罗福星事件;初夏时分,总督佐久间
左马太大规模征讨北部蕃社。却在该年,大阪举办的“明治纪念拓殖博览会”中设置了台
湾馆,在馆内设立生蕃屋,展示4、5位台湾原住民供日本人参观,馆内移植台湾椰子树、
林投树等热带植物,营造台湾总督府政绩。
聪慧的林焕文很快地学会用流利福佬话,接续堂兄林清文的工作。林清文早年在国语学校
国语部是全校第二名毕业,板桥林本源家族掌门人林熊征,亲自到学校聘请成绩优秀的毕
业生掌管家族产业(台湾最早的校园征才)。林清文在林熊征身边看到了现代经营门道,
待机会来临,林清文在回乡后投入采矿事业,申请狮头煤矿,赚了第一桶金,成立中南轻
便铁道公司……,培养出苗栗县长林为恭等三代从政者。
林清文返鄕成了日治第一代的头份富商,保送上野东京音乐学院的张福兴,不久后学成返
台,成为台湾第一位留日归来的音乐家。而黄南球的长外孙徐钦喜则一直留在故乡,战后
当上头份镇长。
林焕文接替了林清文在林本源家族的工作,在板桥认识了年轻的板桥福佬人──黄爱珍。
黄爱珍原籍福建同安人,身材娇小白皙活泼,会做事又勤快,在板桥繁华街路走动,和客
家山村的女性是二个世界。多情浪漫的林焕文和黄爱珍暂居板桥,享受二人世界甜蜜生活
,留下原配及女儿清凤、昭凤在头份。
1917年林焕文30岁,想运用在林本源家族学习的经验,到日本经商,于是他带着怀孕的黄
爱珍到大阪开设东城商会,买卖缝衣针、网球拍,次年他们在大阪迎来了第一个孩子──
含英,即是后来影响了台湾大半个文坛的林海音。
文人性格的林焕文,在日本几年生意没有进展,把幼弟林炳文带到日本进修。林焕文最钟
爱聪明伶俐的幼弟,二人差距十几岁,到日本创业时也带在身旁督导,日本事业结束后,
又举家搬回头份,把家人安置在头份后,他将目标放在推翻满清的中华民国。初建国的中
华民国领土,曾经是林台心目中的原鄕,林台甚至每年回广东蕉岭扫墓。林焕文越海初到
北京,先在日本人报社《京津日日新闻》找到工作,再回头份接妻小。
1923年初春,英子和爸爸妈妈在基隆登上了大洋丸,直到1949年结婚当了母亲,再坐中兴
轮回到台湾。这个决定改变了林家家族的命运,即是掀开《城南旧事》书中的始页。
从中央研究院台史所林正慧教授提供林焕文、黄爱珍、林含英一家3口的旅券(即护照)
,清楚记载了他们一家的目的地是支那北京、天津,旅行目的是就职,时间是3月14日。
《城南旧事》中那个英子的回忆,感动了许多读者,也留下台湾人在北京的往来人际网络
,成为后来研究者解密的寻宝图。(书摘由玉山社授权,编辑:邵晓洁)11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