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ountmedia.io/article/255416
“发现‘台南客家人’系列之二 ” 专访客家文学代表性作家利玉芳 数十年耕耘让客语
诗绽放新生命
2024.11.13 19:00pm
文 / 放言编辑部 叶思彤
https://i.imgur.com/jk3nxy1.png
“台南虽然有客家人进行文学创作,但整体的成果还在发展当中。如果要举一个台南客家
文学的代表,那就是出生于屏东内埔、嫁到台南下营的女诗人——利玉芳。”
https://i.imgur.com/WWCpZ6y.png
利玉芳(右边第四)为笠诗社社长,图为笠诗社六十周年活动(来源:利玉芳提供)
https://i.imgur.com/uUxmtKf.png
利玉芳(最左)出生屏东,曾入选“那山那海那屏东”文学展作家(来源:利玉芳提供)
台南客家文学的独特性
由于台南没有集中的大型客家聚落,所以客家人的分布比较分散,台南市客委会认定楠西
乡有客家聚落,但陈慕真教授实地访问后,当地人认同自己是客家人的比例却很低。对此
,陈慕真教授表示:“台南是有一些客家人进行文学创作,但这些人是否能够产出有脉络
、有系统性的文学,我个人认为并没有很成熟。如果要举一个台南客家文学的代表,那就
是出生于屏东内埔、嫁到台南下营的女诗人——利玉芳。”
利玉芳嫁到台南下营乡后,在当地结婚、生子,并持续创作客语诗。若以她为参照点,可
以在她的作品中体现闽客融合的特色。作为嫁到福佬庄的客家人,她的作品中反映着自己
对原乡(屏东内埔)的怀念,并融合庄下 讲台语的夫家(台南下营乡)的地景风貌,如
〈掌纹〉:
大人侪讲
河坝手个细妹仔使得出嫁
心肝肚暗中欢喜
我系河坝手
嫁来小村之后
定定仔看掌纹
生命线亲像故乡个东港溪
连等阿姆个肚脐绊
事业线又像庄北个急水溪
顺等弯弯个河路泅去
感情线个河坝唇
吹来碱水草个味绪
恬静个岸顶
还有息把野姜花个相思
利玉芳善用掌纹的意象,将掌纹类比为河川,连接母亲的脐带与下营乡急水溪,透过生命
历程的延续,将原乡、夫家连结,从地景的融合到族群的融合,看到闽客之间的互动与共
生。陈慕真教授认为:“其实从这能看到台南客家文学的特色也是被包裹在台湾文学的缩
影中的。不同族群间的通婚、流动,透过客家人 嫁入台语为主的福佬村庄这一视角,将
母语书写的原乡感情融入到脚下的土地中。利玉芳始终不曾忘记原乡、转而书写他乡故事
,而是选择记住原来的语言,同时以融合共生的创造力,来表达对‘他乡’的认同。”含
蓄的情感包裹在意象鲜明的诗作中,更让客家人“隐”性的美感错落于字里行间,作品的
生命力在不同世代的交替、迁徙的生命经验中历久弥新。
https://i.imgur.com/vI0MSoZ.png
利玉芳老师参与2022年台南限定-客家人×客家美食×客家故事(来源:利玉芳提供)
大台南的平原地景与烧窑 反映台南客家文学的特色
台南客家文学也呈现了“小”而“隐”的特色,这与桃竹苗这一带有大型客庄聚落的文学
作品很不一样,如苗栗南庄的邱一帆的作品中,就会充斥着苗栗作为山城的特色,如缭绕
的山岚、依山而建的低矮楼房、山路崎岖不平的描写… …而利玉芳的另一首〈瓦窑〉刚
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熟识个人喊佢瓦窑
这系亻厓嫁来庄下以后
分亻厓毋会感觉着生分个所在
祖公留下来个这块土地
佢识无日无夜烧自家
烧红尽多个台湾瓦
现在
屋顶个风景
分溜苔碛等大家个记忆
虽然窑肚个火已经乌忒
亻厓等庄内 个人也无毋记得
薄薄个红瓦
叠乜壁角下任在佢生溜苔
喇叭花手牵手同佢揇緪緪
感觉著佢个手脉文文仔跳
柳树乜同佢抵日
盖像听着佢匀匀仔透气
识生产台湾瓦个瓦窑
像三月开到泛红个木棉花
遮等台湾红又红个土地
利玉芳的描写离不开大台南的平原地景、烧窑的产业没落后的景象。陈慕真教授乐观表示
:“这也能反映台南客家文学的特色。台南虽然以台语族群为主,但也有许多外来移民进
入,作为本土性很强的地方,台南也在‘地方性’特色中融合新的文化,如许多独立音乐
不但以台语创作,且加入唸歌的元素。当这些花样进入现代音乐中,体现了一种融合后又
创新的新鲜感,这种本土味浓厚的多元性,正是台南各元素相遇时,碰撞出的火花。”
https://i.imgur.com/RuAcWk5.png
利玉芳老师(最左)参与淡水福尔摩沙国际诗歌节。(来源:利玉芳提供)
自内埔移居至台南下营,利玉芳:语言成最大挑战
客家诗人利玉芳与先生起初是笔友,在书信往返间逐渐了解彼此,由男方请人作媒,结婚
之前,利玉芳家中遵循客家独有的习俗“查家门”— —为表示礼貌,登门前会事先通知
,再到男方家调查家庭、门户,确认家世背景。早期家中有水牛象征家产富有,客家人也
抱持着相同想法,父母通常不太会直接表明“我女儿可以嫁给你”,反而只说一句“你们
家的水牛很大只、很健壮”表示没有反对意见。
利玉芳于1973年走入婚姻,从屏东内埔移居至台南下营,来到当时俗称的闽南(Holo)庄
,当地人看到嫁过来的新娘,通常以闽南语称呼其为“客人仔”,仅是语言习惯,并无恶
意。利玉芳观察到,在地人对于客家媳妇的种种感到好奇,包括农事、家事、到煮菜方法
,她笑说:“有时候我们客家煮出来的比较好吃”,她接着说,农家小孩要守着灶,尤其
女性必定得熟悉劳动环境,所以不太难掌握。
起初由于周遭并无客家人,对于不会讲福佬话的利玉芳(本身讲四县腔客家话),语言是
最大的挑战,必须学习在地的语言与长辈对话,用词上有许多不同之处,需要时间适应,
如福佬话的早安为敖早(音gâu-tsá);客语则为恁早(音anˋzoˋ)。
https://i.imgur.com/P8BMN44.png
利玉芳故乡祖堂_内埔利氏河南堂(来源:利玉芳提供)
信仰的守护:利玉芳眼中的客庄伯公与溪仔边风俗
信仰方面,客家人普遍祭拜土地公,尊称为伯公,利玉芳小时候住的村庄内到处皆可见到
。客家早期的伯公仅是最传统的坟冢形式,利玉芳回忆:“我小时候看过坟冢里面,没有
伯公,而是埋一些写了吉祥话的红纸代表伯公。”客家庄的伯公较为纯朴,到后来才延伸
成能够遮风避雨的小庙,与下营区茅港尾金碧辉煌的福德庙不同。
https://i.imgur.com/sFUyLPn.png
利玉芳童年时期常见坟冢式八卦伯公坛(来源:利玉芳提供)
https://i.imgur.com/MjALVBt.png
利玉芳内埔家乡东宁村北栅伯公祠(来源:利玉芳提供)
除了伯公信仰外,利玉芳对于“溪仔边”印象深刻。身为文学家,利玉芳平时需寻找新题
材,因而发现村民在中秋节会拜“溪仔边”,这并非特殊的神祇,溪仔边分割下营跟新营
,在北边的村庄“五间厝”属于新营,以猪头、猪身祭拜;利玉芳住的村庄在溪边以南,
则以猪尾巴祭拜。利玉芳回想:“当时没有堤防,必须有人守着堤岸,在溃堤时敲锣打鼓
,通知村庄的人。有一年下大雨到几乎水患成灾,村民恐慌地祈求不要溃堤,并发誓‘如
果成真后会怎么祭拜’,结果那次大水竟然改道往北移,没有往南边的下营,保住了村庄
。”因此风俗流传至现在,居民仍拜溪仔边,这是客家人所没有的习俗。
与当地客家人的互动 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利玉芳回忆自身常去的一间美容院,老板娘是来自美浓的客家人,曾经带着她一起找师傅
订制传统客家服饰“蓝衫”,师傅会依身分、年龄替客人量身打造。
https://i.imgur.com/r6qJWOR.png
诗人利玉芳担任台湾文学奖客家评审员致词时,穿着蓝衫。(来源:利玉芳提供)
利玉芳说,这件蓝衫放了好几年都还没穿,一直到2023年的世界客家博览会才首次展示。
当时客博会找到十四位在台南从事不同行业的客家人,邀请每位提供三件物品参展,作为
客语文学诗人代表,利玉芳提供了蓝衫、一支笔,以及一些日记旧稿,以象征“拿过笔的
人,现在都打字了,写稿没有人要收。”之后在梅岭举办的客家桐花季上台朗诵诗词、担
任台湾文学奖客家评审员致词时,利玉芳皆穿着蓝衫,她解释:“穿这个(蓝衫)一看就
知道是客家人,有这样的服装认定。
https://i.imgur.com/m8VoI4C.png
今年在梅岭举办的客家桐花季,利玉芳身穿蓝衫朗诵诗的照片。(来源:利玉芳提供)
饮食方面也能看出客家人在用语上的些许差别,如利玉芳的作品〈白头公粄〉,“粄”字
源自客家,即为熟悉的草仔粿--由鼠曲草制成的粿,不过,这些年来,时间冲淡了族群
间的差异,客家与福佬在饮食习惯上已有些许融合,如客家人喜欢用野姜花叶子包粽子,
如今福佬人也会使用。
语言是传承文化的核心
“没有讲客语,怎么知道对方是客家人?”利玉芳表示,若要突显客家,必须透过语言,
才不会被遗忘。台语文学起步较早,逐渐受到注重,然而,会说客语的人口不多,以客语
书写的人自然更少,她认为:“台语诗人都写了,我们客家人怎么不写自己的语言?”为
保存客语,诗人提笔写诗词、朗诵,早期作品以华语为主的利玉芳,着手将作品改写成客
语,呈现细腻土地感情的同时,期盼让客语被看见。
https://i.imgur.com/SDfEE7m.png
世界客家博览会展区,利玉芳诗人的展出内容(来源:利玉芳提供)
https://i.imgur.com/53rEpQI.png
世界客家博览会展区,利玉芳诗人的展出内容(来源:利玉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