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上的前辈们大家好
小弟潜水一阵了,抱着诚敬惶恐的心在这个版上首发
主要是最近在求职上感到非常挫折,希望能听听前辈们的意见。
先简单介绍我的背景,大学念的是113资工系,毕业后去当兵,
当完兵之后则进入119科技管理所就读,现在刚毕业。
我一直都对游戏非常非常有兴趣,
当初选择资工系就是觉得,我想学写程式,想做出一款惊天动地的游戏,
而毕业后,开始感到犹豫,我想做的是工程师吗?
或者该问,当工程师可以实现我想做的事吗?
当时大型线上游戏正流行,游戏不再是独立制作者或小型工作室就能产出的,
动辄数十人的开发团队,企划、美术、程式各有专攻,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是团队中的小螺丝钉,而非真正的决策者。
一但做了工程师,会不会一辈子就当资深工程师了呢?
总之,因为方向不明确,我就先当兵了。
当完兵之后,台湾的游戏产业环境逐渐明朗化,国产自制梦碎,代理成为主流模式。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宅经济反而逆势成长,代理商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当时受到一位职场前辈的影响,让我决定跨领域报考商学院。
我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就准备看看吧,如果上了就去念,没上就去工作。
当然不单是如此草率的决定,
反复思考后,我认为自己一直都是很有想法的人,
我玩游戏的时候,不是花费心思在钻研这款游戏,
而是这款游戏如何设计的?为什么受到玩家的喜爱?
这个公司如何决定收费模式?如何推出活动?如何运作?
我隐约感觉我有某些特质尚未发掘,而且需要磨练,
或许可以在学术殿堂中为自己打好基础,
总之我进了科技管理所,而它是纯粹的商学院,与资管没有关系。
在研究所两年间,我像是来到一个不同的世界,
团体报告是家常便饭,被大大小小的任务和报告追着跑是每天的routine,
在那边认识不同领域的同学,整天聊著产业分析、行销策略、创新获利模式...
我终于可以从狭小的视野,透过一面镜子的反射,看到自己的渺小
我的Facebook开始出现创业谈、谁又投资谁的新闻和马云的三句话...等分享
这些商业周刊style,在过去出现在我的世界我却视而不见的东西,
现在就像开了眼一样稀松平常的存在于生活周遭,
这段时间的学习虽然充实却不算辛苦,很多知识就像是我早就认识的老朋友,
而我研究所的论文主题,是线上游戏的虚拟社群经营模式探讨,
是以Garena的英雄联盟为探讨的对象。
整体来说,我们研究所的特色是培养跨领域沟通的人才,
就是“可以跟工程师沟通的PM”,或是“可以跟PM沟通的工程师”。
另外补充,资工系毕业后,“这个人比较懂电脑”的标签就一直跟随我。XD
我曾在当兵的时候管理军中系统,曾去网络公司当实习工程师,以及在所上担任网管,
所以coding能力一直都还有维持。
然后,暑假时也去过曜越科技实习,接触的是品牌行销方面的事务。
如今终于毕业,在投了十多间游戏公司,却得不到相对的回应后,我真的非常挫折。
我认为我有不错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
若您给我机会,我可以用15分钟的简报,说明我对游戏领域的分析,保证让您满意。
但往往在工作经历这一关,就已经被刷掉了,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想必看到这里,前辈们多少都看到问题点了 XD
先让我自婊一下吧,我承认我缺少具体参与的行动,
可能个性较为保守,在风险高且认为自己尚未准备好的情况下,我显得踌躇不前,
但我终于觉悟,再怎么学习也跟不上环境的变化,
从单机到线上,从线上到手机,从代理营运到大行销时代,环境变迁实在太快了...
最好的方式还是把自己投入环境中,跟着环境一起成长。
我现在觉得很困惑...像我这样的背景,到底该寻求怎么样的定位?
学长和同学毕业后有些在科技业当PM,大都是得以发挥跨领域专长的工作,
而游戏产业要的人不外乎行销人员、企划人员、网站工程师,这种实际操作的人员,
更重要的是几乎都要工作经验(阿阿阿阿!!!)
对我这样的新鲜人,或我这种背景的人,似乎没多大兴趣?
学历一直都不是我引以为傲的优势,我更在意的是学习过程的成长和个人特质的培养,
而现在学历似乎变成我的包袱了。
以上毫无保留的说了那么多,其实有点害羞...
究竟我该从行销、企划、工程人员开始做起吗?
如果想直接当PM、专案管理人员、营运人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
这阵子求职感受到的困难,让我真的有点心灰意冷,考虑干脆去科技业算了...
诚心恳请前辈们给我建议,如果有工作介绍给我就更好了,我可以寄履历给你 XD
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