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债券梯作为股债长期投资的防守部位有个非常重要的优点 ── 弹性大
不管你投资期是固定还是不固定,再怎么投资总会有个时候确定要了结获利。
若是用债券梯,你可以事先充份控管那个部位回本的时机。
若不在用钱之前大幅调整部位的结构,只买卖全债券市场指数,那你不易保证这点。
未来多年后要用钱时,债券部位可能成长到很大的规模。
如果好死不死到时股债一起跌,每年能加码的现金又不能比现在多很多,
那可能就要放弃平衡或认赔股票部位以加快债券部位的回本速度了。
要是妥善规划债券梯就可以不用担心这种问题,光是这点其实就很有价值了。
不但如此,弹性大也意谓你可以弹性调整曝险和获利。
你可以只用公债或 ibonds 目标到期“公债”ETF 建构债券部位。
这样既保险,每年又有更多现金可以再平衡。
你也可以不按全债券市场指数照市值选债的做法,
以更多等级相近的企业债替代全债市指数中同年期公债原本占的比例。
这样与同时间买入的全债券市场指数相比,继续持有同等时间后,你的获利会比较高。
虽然过程中整个部位的波动很可能大一些,
但因为你透过债券到期取回的资本比债市指数只拿配息多不少,
所以不必认赔就能平衡资产配置的能力未必会比较差,说不定还更好,
就看你整个部位想曝险的程度是哪里。
有人不满我说债券梯的获利比全债市指数高。
我同意自己表达得不够清楚,但债券跟股票不一样,
主动投资债券要赢债市指数的机会大很多。
股票部位想打败多数人就要抢先挑出常年都不到 20% 的未来领涨股。
这难度很高,因此改买股市指数搞得自己跟股市不输不赢是有意义的。
债券情况则不同,以夸张的例子来说,
近年就算是垃圾债中的 B 级违约率也几乎都在 15% 以下,C 级则在 35% 以下,
随机挑选的赢面竟比较大。
这意谓你若改买这些债,那最多可能都还有 85% 和 65% 的机率大赢投等债市指数。
现在回到以投等债作防守部位的情境来看。
若能自行介入管理债券部位的曝险,
比投等债市指数持有更多殖利率较高的投等企业债并放至到期,
那绩效怎么会难赢投等债市指数?
PIMCO 以全球债市指数为基准指标的 BOND 就是很好的例子。
他们借由适度增加投资者的投等债部位风险,买入整体平均评级较低的债券,
使得 ETF 长年绩效可以小赢指数,并借由这些工作为自己挤出每年 1.39% 的收入。
因此为何不能考虑为股债长期投资的债券部位组债券梯?
有人拿即将到期年份的目标到期投资等级企业债指数 ETF 现金部位没有再买同类型债,
以及这类 ETF 的流动性来作文章。
然而你可以买债券组债券梯,你不一定要用目标到期 ETF。
市面上也已经有人出书教人如何在 IB 选债,但我写这些文章主要不是为了推广这部分,
这边就先专注在自己要表达的点上。有兴趣的人可以私下再跟我问。
目标到期 ETF 是给部位小的人用的。我只是推荐,没说你非用不可。
退一步讲,就算这些 ETF 在快到期那年持有部分到期拿回的现金,
但以 Invesco 目标到期投等企业债 ETF 来看,他们会拿去买短期国债,
使快到期的 ETF 更抗跌,这样不好吗?
即将到期那一年的 ETF 有部分资金在平均不到一年的时间少赚一点票息有差那么多吗?
保守部位买的可是殖利率和票息通常都比较低的投资等级债啊……
我若能调整曝险程度还有不小机会赚更多欸……
至于流动性……
目前这的确是目标到期 ETF 的缺点,这些 ETF 的流动性普遍比债市指数 ETF 差很多,
但以 Invesco 投等企业债产品来说,年期近的产品每天成交量也有三万,
你的债券部位有多大呢?
部位够大的直接买债更划算啊……
另外,这点也是我写文章推荐这套方法的原因。
我认为这种 ETF 的构想很不错,希望推广给更多人一起买,
使资产管理公司更重视这些产品,进而调降费率并推出在一年内其他时机到期的 ETF,
这样大家都能拥有更多弹性以及更多的获利。
希望这些资讯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