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名称:Knutsen Petite Cafe
消费时间:2016/ 03
地址:台北市信义安和站
图文温柔连结:
http://blog.xuite.net/iamtheking/coffee/394092339
把Knutsen婆婆的大名当作自己的招牌,摆明就是跟单品咖啡爱好者发出了战帖!
在大家还在冲三合一咖啡的时候,Erna Knusten女士是首位提倡精品咖啡的人,认为此咖
啡可以代表当地的风土气息。详细资讯可以按此
而在台北市的Knutsen Petite就获得了Knutsen女士的商标授权(她的照片总是笑开怀的!)
这是我第二次拜访这家店了,就藏在捷运信义安和站出口的后面。很方便,但店面也很”
藏”,要走过出口旁边的一条小巷,而招牌其实也不明显,倒是店面与周围的住宅区比起
来是相当与众不同的!要认出这家店的最好方法真的就是去认婆婆的脸…
以一个社区型咖啡厅来说,Petit Knutsen给我的用餐记忆是很不错的。让我觉得在温室
里面用餐,相对于一般的节约能源的咖啡厅,老板用了很多方法让整个店面环境非常明亮
干净:落地的采光玻璃,以白色为基调的环境。
落地窗旁边也种了一些花花草草,来店里吃个慵懒的早餐是个步调缓慢的享受!
我的老毛病又犯了,来咖啡店打开菜单就直接翻到咖啡那一页,轻食点心的页面又被我忽
略。
店里供应的单品种类非常充足,有点不知如何下箸之处。那就做一个非常贪心的决定:点
一个今日的三道推荐单品,这样三百块。
尽量给每一杯不同洲的豆子来给予鲜明的比较,店员推荐了三支:巴布亚新几内亚,蒲隆
地与印度马拉巴。不要问我为何是选这三支,就说是推荐了...
为了给予顾客更多的体验,现在越来越多的单品咖啡店家会给客户闻干香,让顾客享受的
最直接的刺激。其实我觉得这方法对刚开始接触精品咖啡的人是很有效果,有别于一般通
路槁木死灰的黑炭豆,新鲜的精品豆磨开真的是可以大大地让普罗大众对于咖啡的印象改
观,更不用说各种不同层次代表的产地风味。
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店员是用虹吸壶出杯,但不知为何这次用的是V60不断水的方式萃取
。大概想要的是要得到豆子的前中段甘醇与干净的滋味吧。
这样冲下来布隆迪的酸风格已是太过明显,对我来说是有点尖锐的地步,那酸感还会藏在
牙缝之中。
而马拉巴冲起来还蛮有趣的,第一口我就认定他是一锅玉米浓汤。这种乳香味所带的甜味
个人还蛮喜欢。
跟这的东西味道非常类似…可能印度阿三也很爱这味。
总结起来,三支想给的风味在前段就很明确且集中地给予,但是相对的代价就是口感在尾
段就没办法如此持久。就像是V60的水柱来匆匆去匆匆。
回到家我翻翻网络上的食记,发觉到他们的点心看起来非常可口啊~提拉米苏上面的
mascarpone看起来很绵密。对自己的一品这么有自信,难怪店员抱怨我怎么只来喝咖啡,
不点点她们的点心。(那我第一次来到底吃了什么东西…)
好啦,我会再来。那我下次要喝到虹吸壶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