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 【本报讯】
教育部日前表示,12年国教课程总纲将在105年完成,其中“乡土语言课”研拟纳
入课纲中,由现行“选修”改为“必选”,亦即国中比照国小做法至少将有1节乡土语言
课。与此相关的新闻是劳委会正在研拟“劳动教育法”,依目前草案,未来高中职以下学
校每学期都需实施4小时劳动教育,并促请教育部将劳教课程纳入12年国教课纲。使学生
了解自身权益。
我们要请问教育部的是,请问多出的上课时间哪里来?现在的高一和高二学生,每
学期要上16到17个科目,现在的国中,各种领域林林总总,都有必须涵盖的特定议题,书
包一天比一天厚;由于白天上课的传统核心学科时间不够,晚上需要补习,学生苦不堪言
。
造成这种结果的基本原因,就是“教改”,1个被教育部奉为神圣的理念。教改的
基本态度是教学“生活化”,人才“通才化”,于是各式各样的课程被安排到中学,从海
洋到法治不等,造成国高中生基本科目能力普遍下降,也就是“样样通、样样松”。
面对这种状况,如果教育部有一点良知良能,就应当思考如何检讨改进,赶快研议
如何减少学生不必要的负担,如何加强学生的核心能力。但教育部没有这样做。刚好相反
,教育部目前在研议新的总纲时,居然又要增加国中生的必选课,要把乡土语言列为必选
;以后还要再上劳动教育,让学生知道以后当受雇者时的权益。
我们呼吁蒋部长要悬崖勒马,不要成为继续戕害中学教育的罪人。
教育部必须正视,国高中生没有参加课外补习者,其基本的国文、英文和数学程度
,已经下降到几乎崩盘的地步。只靠白天上课长大的同学,用国文写不出1篇没有错字、
用词可以达意、更不用说引经据典的报告。我们学生托福成绩,本来在亚洲名列前茅,现
在节节败退。我们学生的数学,如果没有补习,其程度也是惨不忍睹,上高中了连三角都
还不会。
这样的学生,有国际竞争力吗?教育部不检讨一下如何提升台湾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却要当文化部,鼓励乡土语言文化,还要当劳委会的宣传机构,宣导《劳动基本法》,
是何道理?以前北一女学生要参加仪队或乐队,其先决条件是成绩必须优良。请问教育部
,如果你们连学生的基本核心学科能力的培养都做不好,让我们学生以后出社会,到国际
上去,竞争不过别人,你们还有心情和资格要学生每天去学仪队和乐队吗?
我们希望教育部能赶快清醒过来,我们尤其强力希望教育部正视国文教育。国文是
表达的基础,是所有方言的共通文字,如果国文学不好,没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其他的就
不用说了。而对国文科的宰割,始自93年教育部杜正胜部长修订总纲,废除选修“书法”
、“国学概要”、“文法与修辞”、“应用文”;“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则由原本每周1
节的必修,改为一门称作“论孟选读”的选修,与“小说选读”、“区域文学选读”、“
语文表达及应用”同样为1学年的课程。其目的在于“去中国化”,并把国文“语言化”
。
马总统上任后,在“抢救国文教育联盟”大力陈情之下承诺重修课纲,实际上教育
部只宣布98课纲延后1年实施,保留国文、历史两科重新修订。中教司延续前两次圈选特
定人士参与课纲修订的作法,修出来的课纲仍以98课纲为依据,“中华文化基本教材”为
选修,仅将范围扩及学、庸,总学分数同先前“论孟选读”,并且不列入考试。
不晓得教育部知不知道,国文程度好,有中华文化的底蕴,是台湾人竞争力的重要
来源?台湾员工重礼节、有信用、有文化气质、受到古老文化的薰陶,也就是“古意”,
是其重要的资产特色。来到台湾的外国人和大陆人,只要在台湾待上一段时间,都会有此
感受;聘用过台湾员工的雇主,均有此感觉。
不幸的是,在先有教改,后有基于意识型态的政策之下,政府一步步地扼杀了原来
的资产,而教育部历任部长,还是继续执行相同方向的政策。
我们希望教育部可怜我们的下一代,可怜一下没有钱让儿女上补习班、没有能力送
子弟出国念中学的家庭,怜惜一下台湾人所具有的中华文化资产,不要再继续扼杀我们的
下一代。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3102100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