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历史人名的翻译

楼主: plamc (普兰可)   2023-09-08 23:42:04
: 推 fw190a: 个别名字这样翻固然带感,尤其神话的或许比较适合,只不过 09/08 23:16
: → fw190a: 在日常人名上,音译比较安全跟统一,否则后面就很多不合的 09/08 23:17
齁,你说到日常人名,这才严重
一个最简单大家都怀疑过的例子,强 为何叫 约翰?
最早是希伯来名字Yochanan,耶和华恩慈....所以应翻做常见基督徒中文名字“主恩”
到罗马拉丁文变成 Johannes / Ioannes
接着罗马帝国灭亡这下惨了,各民族把同一个名字全都变不同念法
法文 Jan, Jean, Jehan 尚
诺曼登陆后影响到英文 Ion, Ihon, Jon, Jan
作者: fw190a (las)   2023-09-09 00:10:00
音译都能这样乱意译就不会吗?到时候主恩以外还有"耶慈"勒
作者: jetzake (加菲猫)   2023-09-09 13:29:00
既然发音拼写都不同了 就这么发散出去有何不可呢?毕竟你讲出来写出来是都可以不一样 那就给他都不一样吧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3-09-09 14:01:00
无法认同...文化这种东西,散播出去,肯定会慢慢在地化,混入当地固有元素。如果要纠结,起点一样,所以称呼永远不能动比如这里你主张,反正啥约翰 汉斯 伊凡的根源都是主恩所以就只能叫主恩我只能说 这不是这世界的运作方式名字本身就是例子,你自己都说了,我不重复其他生活例子随处可见比如 名著/名电影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起点当然就是这个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中国大陆翻译成 肖申克的救赎我们这边翻译成 刺激1995你的主张,等于在说, 什么肖深克,唯有Shawshank刺激1995,更是莫名其妙取消 通通取消!只能说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这种思路根本不现实,无法实现此外,这种台式翻译,也是有理由的 (非回文主题,不细讲)换句话说,这种翻译,比如"刺激1995",体现的是台式商业逻辑,属于本地文化的一种,你否定这种电影译名方式其实就是在否定台湾文化(的这一部分)回到姓名,我个人倒很喜欢这样的变化即使本质上都是主恩,但听到汉斯,德国味就出来了听到伊凡,俄国味就出来了。这也是一种丰富世界,我觉得ok
作者: hedgehogs (刺猬)   2023-09-11 10:54:00
他们不是约翰,是若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