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cyaztfe (1357924680)》之铭言:
: 坦白讲,你犯了一个很重大的错
: 你凭什么觉得自己的诠释就是对的?
: 朱熹要是复活,看到你这样批评他的诠释,他肯定跟你拼命,舌战三百回合
: 你说“正常解读”,但在朱熹的心中,他觉得自己的解读才是正常的,你的解读是邪门歪道,是异端
: 你用你在现代所学、所知的去诠释这个2000多年前的著作,然后说你得到的是真理
^^^^^^^^^^^^^^^^^^^^^^^^^^^^^^^^^^^^^^^^^^^^^^^^^^^^^^^^^^^^^^^^^^^^
: 巧了,朱熹也用他在南宋所学所知的去诠释,他也觉得他自己得到的是真理
^^^^^^^^^^^^^^^^^^^^^^^^^^^^^^^^^^^^^^^^^^^^^^^^^^^^^^^^^^
: 这个状况,不仅仅是礼记有,儒家其他著作、典籍也一样存在
: 同样一本春秋,被后人解读后做成春秋三传,三传的侧重点各不同,然后这个春秋三传又再被后人解读做成各种不同疏、住
上面的描述,其实蕴含了“解经”这个活动一个“跨时代的特性”。
解经的一个目的,是假设所给经文内容为真正,然后解经者根据“解经者当代的知识
水准”去解释经文,以求“能把经文”应用来解释或解决当代的议题。
既然不同时代的知识水准不同,不同时代对相同的经文之解释,本来就预期会
有不同。对解释经文感兴趣者,可以去看耶和华教(犹太天主基督回教等),在不
同时代对于一夫几妻制或保险套之使用的解释,或者现代的输血、同性恋等的解
释。很有意思的。
解经的另一个目的是“考古”,就是追究经书作者成书年代时,作者(们)写经文
时的见解。因为有些人就是要坚持,“真理是不随时代改变的”,或者说,有些人
认为,某经书很棒,但是只有写经作者的原意才棒,即使经书成书年代距今已久。
不同的解经目的,会限制解经的时候能够使用的材料。
: 所以回到正题,你是凭什么觉得你的诠释就是对的呢?
: 如果有人跟你的理解不同,你是不是就直接说别人理解错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