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为何中国不出手肢解印度???

楼主: calebjael (calebjael)   2017-07-06 15:20:08
※ 引述《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之铭言:
: ※ 引述《calebjael (calebjael)》之铭言:
: 恕删部分。
你有些误解。
: : 至于说中国为什么一直没太重视印度﹐具体一些来说﹐
: : 印度还没有遇到发展的政治瓶颈期﹐而中国是一直处于政治瓶颈期﹐
: : 所以瓶颈期对中国的威胁其实不如外界想象的大﹐但印度就难说了。
: : 简单一些来说﹐以前的印度由于太过落后﹐在国际上的地位不高﹐相对被边缘化﹐
: : 因此新闻报道也少﹐神秘感多于实际感。
: 没有被积极报导和落后是真的,但是我不觉得这是因为国际地位低落。
: 一个有核武、人口与总体经济都很高的政权,地位是能低落到哪里去,
我说的是“地位不高”﹐并没有到“地位低落”的程度。
地位不高就是﹐以印度的实体国力体量﹐它本应成为一个世界大国。
(按﹐此处以中国大陆的国际划分标准﹐将有一定国际地位的国家按次划分为﹕
超级强国、世界强国、世界大国、区域大国、一般影响力国家)
然而印度始终没有能够跨入 世界性 这一范畴﹐始终停留于 区域性 这一程度。
所以不要说如下
: 地位很低的话尼赫鲁哪来的不结盟运动可以发起,还是你认为南斯拉夫声望也很烂?
: 我认为之所以华人圈一直对印度缺乏充分的认知与理解,
: 主要是印度与东亚的经贸、政治往来不多,文化也有较大的差异,
: 所以东亚(尤其是华人圈)对印度缺乏理解的兴趣和机缘。
所以不要说东亚对印度缺乏理解的兴趣和机缘﹐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对印度的
理解的兴趣和机缘﹐也是非常低的。
就以同样未能进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正在谋求的四个国家来说﹐
在国际上的地位﹐印度都是远不如德国、日本的﹐甚至巴西。
(亚洲对巴西的关注度﹐高于拉丁美洲对印度的关注度)
至于你说到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是包括南斯拉夫铁托、埃及纳赛尔、
印度尼赫鲁、印尼苏加诺这些政治强人联手推动的。
坦白说一句﹐尼赫鲁、印度铁娘子英迪拉甘地之后﹐印度早就不如前了。
如果你不信﹐我可以提供一个数据给你参考﹕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除了五大常任理事国之外﹐还有十个非常任名额﹐
每个国家当选后任期是两年﹐不得连任﹐可以隔届重新参选。
安全理事会是代表联合国决定全球安全事务的组织﹐通常所说的五大常任国
就是特指这个组织(联合国大会一国一票、一年一会没有常任)﹐日本印度等
谋求入常也是谋求进入这个组织﹐授权动武、否决、审核想入联合国的新国家资格﹐
也是这个组织。
历史上﹐印度曾7次当选(日本11次、巴西10次)﹐然而其中6次是在苏联解体前当选。
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20几年印度仅当选一次。
这与英迪拉在位时﹐印度十年中3次当选(1966、1971、1976)形成鲜明对比。
附﹕苏联解体以来﹐中国之外亚洲国家当选次数排列
4次
日本 1996 2004 2008 2015
2次
巴基斯坦 1992(苏联刚崩溃不算) 2002 2011
印尼 1994 2006
韩国 1995 2012
马来西亚 1998 2014
1次
阿曼 1993
巴林 1997
孟加拉 1999
新加坡 2000
叙利亚 2001
菲律宾 2003
卡达 2005
越南 2007
黎巴嫩 2009
印度 2010
约旦 2013
哈萨克斯坦 2016
科威特 2017
这样能够说﹐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很高吗﹖可以说仅仅是东亚对印度缺乏了解吗﹖
同场加映其他几个区域大国的当选情况﹕
埃及 1995 2015
墨西哥 2001 2008
巴西 1992 1997 2003 2009
德国 1994 2002 2010
意大利 1995 2006 2016
西班牙 1992 2002 2014
阿根廷 1993 1998 2004 2012
印度的国际地位不算低落﹐但绝对不高﹐其影响力主要是在南亚一带﹐
对临近的西亚海湾地区、东南亚南海地区的影响力就很有限了﹐
可以说﹐就算是海湾地区、东南亚半岛有什么纠纷﹐都没人想拉印度来协助调停﹐
或是借印度势力来当后盾﹐就更不用说再远一些的地方了。
坦白说﹐如果不是因为佛教发源地、以及跟中国时有冲突这两个因素﹐
在台湾的关注度很可能还要还要砍半。
: : 但是当印度经济开始发展之后﹐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就会关注到体育﹐
: : 就会关注到印度的现状﹐同样﹐也就会产生对当前印度的不满。
: 印度的经济发展,的确使他们关注到更多的领域,比如说你提到的体育,
: 但是一个谬误是认为印度人会因此“产生”不满,讲得好像以前就没有不满一样。
: 和中共的高压不同,印度一直是挣扎着想要往民主前进,
: 确实,这个名义上的民主还很稚嫩而不成熟,但是投票终究是存在的机制,
: 他们可以合法集会抗争,可以用投票来支持或反对很多东西,
: 比如说他们就迫使印度政府停止建立更多效仿中国的经济示范区。
: 你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低能的政府与社会架构,但是这维持了一定的稳定性。
: 印度的贫富差距的确是持续恶化,但是印度方面的观点一直相信民主法治能予以改善,
: 并且不认为印度会碰上你说的政治瓶颈─至少不是很明显的一个事件、一个冲击,
: 而是长时间的一个过渡期。
: 换言之,虽然未来很难讲,但是印度和欧美一些持比较正面观点的论者,
: 倾向于认为印度将面临持续且可能非常长久的阻力,但不会突然撞墙。
这个就没什么好说了﹐你我都没有証据証明一定会或是一定不会﹐
祗能说是两种可以并存的推延结果﹐没有谁对谁错。
(我是觉得﹐不能说因为民主所以就不会有突发事件﹐
太阳花也是台湾的突发事件﹐911也是美国的突发事件﹐311大地震也是日本的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通常就是没有前兆﹐规模在原本预计之上﹐有内因导致也有外因导致﹐
如何处理比杜绝发生还更重要。)
: : 这种不满会指向当权者﹐指向政府﹐指向现行的各种制度。
: : 这就是一种政治的发展瓶颈期。
: : 每一个国家﹐都要遭遇这种政治瓶颈期。
: : 美国、日本、韩国、台湾、中国都一样。
: : 处理的方式各有不同﹐但即使算是最温和的台湾(没经多少流血事件就开放党禁)﹐
: : 也都有过阵痛期﹐有过知名人士被关被杀﹐动荡反复多次才逐步渡过。
: 从某方面来说,印度已经碰到过瓶颈或阵痛期了,从独立抗争、印巴分裂,
: 到冷战期间出现过的经济受挫、打过败仗、初次政治轮替等各种事件,
: 不要以为印度以前很安定好吗?
我的观点就是﹐随着印度的经济继续发展﹐这种事情的门槛会降低﹐
也即﹐一些在三十年前民众都不当一回事的事情﹐现在会有很大的社会动荡。
经济越发展﹐门槛就越低﹐因为民众的忍受耐心会随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速度的加快
而下降。
同样规模的股灾或是经济危机﹐发生在1970、1990、2010、2030年的印度﹐
其国民的受影响程度﹐经济的受影响程度﹐民众的恐慌程度﹐涉及的民众多寡程度﹐
都会不同的﹐经济越发展﹐程度也会越大﹐而民众的耐心会越下降。
同样﹐经济越发展﹐因为单一事件(甚至是还没产生结果的事件)﹐民众对政治领袖
的民调的变化程度也越激烈即是一例。
经济尚不发达的时候﹐一个政客乱搞﹐其民调可能也要一两年才有明显下降﹐
而在经济发展起来之后﹐一个政客的民调是完全有可能在一两个月内就明显下降的。
印度还没来到这种考验。
这才是我前文所一直强调的。不是说印度没有过考验﹐而是他以前的考验
跟印度这个国家一样﹐还停留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英法那种程度而已﹐
如果现在英法的政府还停留在那个时代﹐会死很惨。
现代化的社会﹐其考验也是现代化的﹐等印度开始进入现代化进程﹐
他才会接受到这种现代化的冲击﹐到时以印度目前这个缓慢又散漫的官僚体系
是否能应付得来这些新考验﹐才是我前文立论的基础观点。
苏联也应对二战、冷战﹐但苏联政府在今天﹐一样是死定了的。
: : 但印度的考验其实还没真正来。
: : 随着印度的发展﹐几乎可以说﹐在未来二十年内(这个时间还不够印度赶上中国)﹐
: : 印度一定会面临至少一次的政治上的国内危机。
: : 而以印度当前的国情﹐中央对地方的掌控程度﹐搞不好外国什么都没有做﹐
: : 印度自己就分裂解体了。
: : 要是印度能够顺利撑过去﹐再来谈对中国的威胁才有实际意义。
: : (同样的﹐如果中国一直带着政治手尾没有收拾好﹐始终存在危局﹐
: : 也是不可能真正挑战美国的地位的)
: : 我不会说什么“xx即将崩溃”之类的话﹐但就政治上的承压能力来说﹐
: : 美国>中国>印度﹐就崩溃的可能性来说﹐则就是反过来 印度>中国>美国 了。
: : 印度的不稳定几率大多了。
: 虽然不知道为何这里一堆人都对印度分裂的可能性怀抱信心,
: 但是我基本上就不认为印度会出现分裂。
此处你也误解了。我已经说了﹐我不会说什么“印度即将崩溃”之类的话﹐
我也并没有认为印度一定会分裂一定会被肢解。
我说的是﹐就可能性来说﹐印度比中国容易崩溃。
就象两个人跑步﹐不能说一定是谁先跑不动﹐说不定他们两个都能跑完42.125km﹐
但假如说跑的过程中有人先跌倒或是先跑不动的话﹐那个体格偏弱的可能性更大些。
中国毕竟多经历了些日本入侵、全面内战、土改、大跃进经济总崩、全面饥荒、
文革乱斗、改革开放、六四、美日联手围堵、岛链封锁、外媒长期负面报道...
预防针打得比印度多。
: 印度可能会停滞、衰弱、面临转型,但是要说崩溃、分裂,我觉得可能性实在不高,
: 一个地方对中央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的体制,分裂实在难以想像。
: 中共对自己的承压能力或许很有信心,但是不要因为自己是高压集权体制,
: 就以为采取不同方针的别国没遇过挫折、没有能力应付问题啊。
美国英国法国我就觉得很有能力应付问题。俄罗斯也有能力。
巴西日本就祗能算一半有能力﹐因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政治上都有僵化守旧的地方。
这与采取的方针无关﹐而是跟自身政府的现代化程度有关。
简单来说就是﹐21世纪的国家﹐需要有21世纪的政府﹐
20世纪末冷战刚结束时的政府﹐都未必能适应今天了﹐就更不用说还更早。
一些国家的政府﹐如果整个搬到20年前的1997年﹐也还能算得上有为政府﹐
但放到今天﹐就会让他的民众觉得他僵化守旧、官僚作风﹐
什么都事后才出来擦屁股还擦得不好﹐上台后民调跌得跟跳水一样。
不是这样的政府集体无能﹐祗是他们没有适应21世纪﹐他们适应的是三四十年前。
当社会已经发展了﹐政府本身也要改革适应得上社会的脚步甚至超前才行。
楼主: calebjael (calebjael)   2017-07-06 15:27:00
对了忘记补充﹐亚洲还有很多国家一次都没选上安理会﹐所以印度20几年当选1次不算地位低落﹐是算地位不高。
作者: myTJCWlife   2017-07-06 16:28:00
推 每次看完大大的文章都有上一堂国际关系课的感觉
作者: Hartmann (银之朔风)   2017-07-06 20:36:00
作者: ronray7799 (百变Q葫芦娃)   2017-07-06 21:38:00
这串不错 期待继续辩下去
作者: Kavis (抱着兔子的地鼠)   2017-07-06 22:17:00
南亚的国际局势有点像东亚的翻版,美国在东亚堵中国,中国在南亚堵印度。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7-06 22:29:00
不一样是东亚本来就是美国后花园。南亚很难说是中国能来去自如。中国插旗南亚其实不完全是为了挡印度而是它想保护自己任人宰割的中东能源生命线即使优先对抗美日,南亚也必须有基地。印度是刚好在那而被影响到。不是主要目标就算中印毫无纠纷,中国也必须拉拢巴国盟友
作者: tony3366211 (00)   2017-07-06 23:13:00
我记得拉美才是后花园吧?
作者: wo2323 (狡猾小狼)   2017-07-07 00:06:00
印度的官僚体系其实很腐败 民主国家搞成这样真的是奇耙只比菲律宾式民主好一点
作者: myTJCWlife   2017-07-07 11:27:00
这串文章非常有趣 只是好像跟国关比较有关XD
作者: pilgrimangus (pilgrim)   2017-07-07 13:35:00
这标题的题目本身就牵涉国关吧
作者: a420360 (岭月)   2017-07-07 19:39:00
这串棒
作者: atpx (秋雨的心情)   2017-07-08 12:10:00
这串分析学到很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