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华人难以面对的真相(转贴)

楼主: vikk33 (陈V)   2018-03-15 18:38:0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4ade630101ceqt.html
华人难以面对的真相(转贴)
几乎所有华人从小就在一个儒家思想被尊崇的文化中长大,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升学导
向教育,让大家几乎都忙着上学、补习、考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上课时间长,内容
多,但是我们教学可曾放慢脚步,让我们停一下,好好思考,到底这个文化如何影响了我
们的社会、生活与民族性?
您成长环境的文化有如电脑作业系统,各位一切行为模式与价值观,不知不觉皆受这文化
的影响,在它的框架中运行。只有使用过Windows,但从无使用过其他作业系统的,你能
想像在Linux、Mac或其他作业系统中,同样程序的处理方式有何不同?你也可把它想成墨
镜那般,华人都戴着一副这样的墨镜在看世界,你从小被戴上后就没有拿下来过,习惯后
大家都忘了它的存在。突然要你拿下来不戴或换一副不一样的,反而会无所适从,甚至觉
得没戴是不对的。但除非你真把墨镜放下,你不会真的了解,华人以外的思维到底有什么
不同,我们那戴很久的墨镜需不需要换镜片。我知道您现在也可能戴这样一副墨镜阅读我
的文章。但请问,您曾经是否怀疑过我们课本上的内容,或对您长期被灌输的想法、提出
质疑过吗?您想过难道老师照著书本教的都是对的?文史课本内容又是都是对的?你不都
一直在应付考试?你几时深深思考过这些问题?你又与谁讨论过吗?
当学生的时候,你有想过,为什么老是要跟别人比来比去?比成绩?比体面?比名牌?比
不完,这过程你快乐吗?有没有经历过或听过类似,父母亲拿你成绩与兄弟姊妹、亲戚、
朋友比来比去。或因成绩比同学高,鄙视他人或者被鄙视的?[注1] 你不觉得烦,不觉得
厌吗? 学生时代比成绩,毕业后比收入,结婚后比子女成就?你当年为了比成绩,跟同
学拼得你死我活,你现在还记得多少内容?你有为获取知识真的感到快乐吗?你有注意到
,这样比来比去,大家心眼越比越小了吗?彼此猜忌、互信越来越差吗?
你有没有与长辈、长官或老师持相反意见或知道真相,却不能表达、提出质疑或建言,或
提出后被打压、恶整,最后只能顺从,或忍气吞声的经验?心里不爽,但表面上却还要和
颜悦色、甚至赞美他们。你有想过?这就是表里不一、伪善?因文化导致,这成了华人专
长与习性,但伪善文化怎么开始的?你以为是人都会这样吗?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不能质疑老师?不能质疑长辈说的?如果有问题、有错,只因为他是长
辈、长官,晚辈的建言或纠正就半点都不能接受?是因为拉不下脸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QkkCQh8Wg
看完这短片,有些人会说,台湾的孩子只会对老师谩骂,不会说理?什么原因?那是因为
台湾的孩子,从小上学自始就没被教会思考,书都用背的,仍然没有思想,逻辑思维能力
差,到中学时,只会用情绪性用词,理说不出,只能用骂的。
坚持与师长持不同意见,叫做没礼貌、忤逆师长,因为没有尊师重道?坚持与亲人长辈意
见不同,会被冠上顶嘴、不孝、叛逆、质疑就是大逆不道,因为这样叫做没大没小、没有
敬老尊贤。或升学过程中,心底想往某领域发展,但父母亲坚持你要顺着他们的意思,选
你一点都没兴趣的?各位以为台湾以外的小孩遭遇也是如此吗?不是。充满封建、教条的
思维的文化才会这样。
如果我们看到问题,却不能指正,只因不能冒犯老师、长官、长辈。你敢纠正老师的错误
?那你未来的日子难过了?分数把你打得低,处处找你麻烦。这不很像在古代,谁敢指出
皇帝政策中的错误,敢坚持己见,就杀你头那样。那错误的,就会永远错下去,错几千年
都没有问题。这正是封建思想的现代延伸,但你可曾想过,这都与‘面子’有关系?华人
都为面子而活,也为面子所苦!且因为面子,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而死的人,无
以记数。那‘面子文化’又是怎么来的。西方文化是否也像东方人那样死要面子? 华人
当长辈、长官、握有权力的,气度都因这文化不知不觉变小了!不然怎么会出现劝人“宰
相肚里能撑船”、“不耻下问”等的俗话呢?
为什么大人都要小朋友诚实、不要说谎,考试不能作弊!但大人,从下到上却自己拼命造
假?例如一大堆评鉴,为了台面上好看,结果制造一大堆虚伪、不实的内容不是吗?(例
如) 这也是伪善。
道德伦理古文读这么多,背多考多,但思考能力和道德有越来越好吗?古文里推崇古圣先
贤的思想,厚古薄今。华人到底是越生越笨,还是越教越笨?好像后人永远无法超越古人
似?如后人都无法做得比古人、前人更好,那还谈什么明天会更好?怎么会进步?不但如
此,华人还成了非常自私、爱搞窝里斗的民族,不认同吗?[注2] 但华人真的自古就是这
样吗?如果不是,到底是什么?又自何时开始华人变成这样呢?
你有想过吗?最爱拿道德高帽扣别人的,自己却是最不道德的。为何最常把道德挂在嘴边
的华人,却最会猜忌他人、最爱算计别人、诈骗集团、假货泛滥。对岸虽然经历文革,但
思维仍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现成了最多黑心产品的国家,毒奶粉、地沟油样样来,连自己
的产品都信不过,还要出国到处收购奶粉。台湾也有一大堆食品安全问题,两岸彼此彼此
,最后到底哪边比较黑心还很难说。[注7] 黑心源自不在乎、不关心他人的自私民族性,
但民族性却是传统儒家文化薰陶出来的。儒家精典不是有很多教做人处事的大道理吗?古
文背着这么多,怎么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却远比不上那些从来没有儒家思想的国家?
什么原因让台湾经常奥林匹亚比赛得名,但本土始终培养不出自己的诺贝尔奖得主?[注
3]为什么台湾的研发能力始终追不上欧美日?
连精良的引擎、武器自己都做不出来?只能向西方国家买?与百年前相比,科研能力没进
步多少,当年英法联军打进紫禁城[注4],西方人还纳闷你们怎不曾对仓库里西方人之前
赠送的洋枪洋砲感兴趣? 却只能拿腰刀与弓箭等落后的兵器与他们对抗?[注4.1] 百年
前同时期,为何日本能在30年之内明治维新成功,满清同治维新30年却依然连战连败?败
到连皇帝都要逃难?
华人除了死,最怕的就是鬼了。过去百年间为什么会出现洋鬼子和日本鬼子的称呼?为什
么?连战连败,被打怕了嘛!你打得赢人家,还会称人家鬼子?
有没有想过,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社会口口声声喊着要创新,但困难重重?
各位是否深思过,到底是什么样原因让各种专业常不被尊重,各行各业常有外行指导内行
情况、或常常有未审先判的报导?
请各位反思儒家思想与下列耳熟能详的问题其中的关联。如还想不出来,请参考以下数篇
文章时再反思
儒教导致东亚地区根深蒂固的面子文化〔韩国人比赛中惹人厌的小动作,背后深层的
心理就在面子。如日本不承认南京大屠杀、慰安妇、731部队,他们历史课本还刻意粉饰
不提(en)。反观没有儒家文化的德国,二战后承认纳粹暴行还立法杜绝一切类似行为的复
辟,更能得到世人的尊敬与邻国的和谐〕
儒教是华人奴性的根源 使人不会争取或捍卫自己的权益,反复被压榨,有如冷水煮
青蛙。民主的制度要搭配民主的思维才能发挥,还在跪拜就是封建思维,如这。那不叫争
取,叫做乞求。
儒教导致恶性循环、永无止尽,一代又一代既得利益者践踏年轻人的文化
儒教使人理盲?Why? 都把“礼”摆在“理”之前,当然只讲礼不讲理。这里指的理
是真理。 儒教使礼的文化变成东方人的核心价值,但过度就是中毒,中毒越深越不讲理

儒教使人迷信 不容许被怀疑,又不准问的,就是迷信。但华人传统,因为你不能问
不能挑战旧思维,旧思维僵固成传统,所以你早已忘了怀疑许多习俗根本就是迷信,却不
断被重复著
儒教使人看事情、看人都很表面 儒教重视表面的而不重视实质的,导致华人喜欢以
貌取人,喜欢贴人家标签,观察力缺乏深度与广度。评鉴也是如!
儒教导致华人常有的婆媳问题 其实同上,女人难为女人的文化。思想越传统的婆婆
,越难为媳妇,媳妇熬成婆,又难为媳妇,一代又一代,千年循环至今不断
面子文化是华人怕输、怕错的症结点 怕输虽然有其正面价值,但过度重视表面,只
为学历学生不断升学,最后学以致用了吗?毕业了,方向找到了吗?而创新最大的敌人就
是怕错!
面子文化是导致台湾人十多年来广设大学的心理因素 台湾人太重视文凭,造成“需
”,政策制定者让学校能“供”。学校名字升级,能授予大学文凭,满足这需求。但实际
软硬件没有升级,学生能力也没升级,供过于求,文凭贬值。
面子文化导致两岸华人学术研究或产品制作经常重量不重质 例如高教论文比谁多,
不重质。为了“好看”或“装饰”孩子才能,逼孩子补习或学一堆才艺。一切都是虚荣心
作祟!
儒教面子文化是导致台湾教育永远无法走上正轨的真正原因。
儒教这封建、阶级思想是巩固权力的利器,而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腐化。这样就不
难理解国军,为什么一个最讲究的伦理—军阶/资历辈分的地方,会变成颟顸、肮脏、贪
婪、腐烂且不断害死自己人的国家机器。
学长、学弟、前辈、晚辈是我们文化中根深蒂固,认为理所当然的社会伦理观念,这
种论辈分的观念在台湾大家都是习以为常自然接受的。但有几个人反思过,这就是一种社
会阶级观念,也是封建文化的遗产?有没有人想过,如果没有这样论辈分的文化,那会是
怎么样?不是有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吗?”如果我们的文化真的是如此,就不会发生以
上提及的历史悲剧。我们的传统儒家思想,把前浪都变成水坝,堵住后浪的去路了,各行
各业常出现老贼。西方先进国家,讲究实力不讲辈分,新一代新思维易于取代旧思维,因
而能不断进步。
如果你深有同感请往下看,如果没有,还是希望你尝试拿下那副文化墨镜,暂时抛开你现
有的所有成见,换个角度来重新检视自己的文化
此文中分享数篇反思、分析华人文化劣根性的文章,多为对岸网民所写,但其中探讨的问
题,许多也存在于台湾社会的各个角落。
当然,你可以质疑为什么转贴多数是对岸网民写的?[注5] 因为他们曾经历文革反孔,所
以给了部分大陆知识份子时间与空间,有机会跳脱框架外检视这文化中隐藏的种种问题。
[注6] 反而台湾浸泡在这传统文化中,“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像从小就在
恒河里洗澡长大的人,不会觉得它脏。如果你不曾换个角度反思,跳脱原有框架思考,你
很难察觉这文化中隐藏的阴暗面。越觉得理所当然的,其中隐藏的问题越多。
虽然现在很多台湾人不再以中国人自居,但以下文章中许多处若将“中国人”置换为“华
人”或“台湾人”仍有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