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vikk33 (陈V)
2018-03-14 14:09:57儒学对于经济与科技是否有帮助
http://www-ss7bl.blogspot.tw/2018/03/blog-post_90.html
儒学对于经济、科技有没有帮助?首先要先理解现代世界是怎么产生的。
目前我们所处的现代世界不是由儒学建构出来的,而是源自于英国的自由主义与源自于德
国的社会主义互相抗衡而成,儒学的影响一直在消退。
很多人以为儒学传递的媒介是学校课本,其实真正儒学传递的媒介反而是家庭与校园生活
的规训,我们常常听到大人要求小孩要:乖、孝顺、听话。这一类的要求其实就是源自于
儒学的传统,仔细把儒家十三经研读过会发现十三经的内容扣除名教的规范(礼),占噬用
的经文(易),其他大多数都是日常生活的道德生活要求,而且只有要求下位者,没有要求
上位者。
真正要谈儒学的话不可以切割它宗教的部分,因为易经实际上是经学里面最重要的论著,
偏偏又很多人因为担心儒学被列为宗教而踢出教育体系而不谈。事实上易本身就是一个古
代天官占卦后的记录说明书,他是在说明什么呢?
其实就是在测量古代统治者的“德”够不够,如果不够的话就代表他不能统治了,就是所
谓“德不配位,地动山摇”典故就是来自于此,德后来被延伸为世间上所有人是否符合社
会规范,要是没有符合社会规范就会“失德”产生自然灾害。
当然这样的说法,现代人难以置信,更玄的其实是朱熹,他认为所有东西都是由“气”构
成的,只要加上不同的“理”就可以构成世间上的万物,这根本与现代的物质科学毫不相
符,但是这却是数百年来科举的考科。
也就是说,依照儒学发展,是不可能产生自然科学的,因为他们了解事情都是用幻想的。
举个例子,因为竹子空心所以认为竹子虚怀若谷,因此竹子是有德的植物。请问可以告诉
我什么是有徳的植物吗?
若是谈论到经济,儒学也没有办法催生发达的经济,虽然说宋代确实在当时是世界经济的
中心,但是宋代的时间是西元960-1279,也就是说当时的
欧洲根本也还跟儒学的世界差不多,还活在一切都是高大上的神权教会统治的年代,但是
1517年启蒙运动之后一切就改观了。从此东方看不到西方的车尾灯,到现在都还看不到。
儒学是没有办法产生现代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经济的概念必须从保障私有财产
发展出货币制度,接下来产生银行能够大量融资,才有机会成立公司企业,进行大规模跨
海贸易。这样的过程,这大概是在16-17世纪才从欧洲产生,接下来才慢慢的扩展到全世
界。
要是在儒学的观念其实是公有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要皇帝想要没收谁的财产就是全
部充公,当然他会找一个看起来比较符合儒家道德观念的理由,比如说在明代的首辅张居
正死后所有财产都充公了,因为皇帝认为他贪污。
从王莽托古改制来看,王莽仿照《周礼》的制度推行新政,变更币制、更改官制、官名、
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把盐、铁、酒、币制及山林川泽收归国有,耕地重新分配,废
止奴隶制,以公权力平衡物价,增加国库收入。等于是把经济制度回复到西周时代的周礼
模式。公有制是不能产生大规模的市场经济的。
另一方面儒学的观念里面,所有的人民也都是天子的臣民(臣本身就有奴隶的意思),没有
得到天子的许可就离开天子的统治等于叛国,想要从事海上贸易的人都要跟天子对着干,
干的赢的话就变成海贼王,干不赢的话不是被招安就是全家死光。在元明清三代海上贸易
都经常被政府严格禁止的,古代的海上贸易走私可能比政府眼皮下得多很多。
但是20世纪80年代的东亚经济,确实因为儒学的一个特点而让东亚变的富有,就是奴性很
强,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那个周休一日,星期天还会兼差的年代,那个妈妈都不用工作
但是爸爸狂加班赚钱的年代,那时候正好是个人电脑兴起,美国企业把大量的代工交给了
东亚这些美国小老弟。
当时大量便宜勤奋的劳工正好是美国的好帮手,但是2000年之后,共产主义从东南亚和中
国渐渐消退后,那些穷到只要赏碗饭吃就摇尾巴的低廉工人也加入竞争之后,台湾劳工就
渐渐赚不到钱了。
儒学还有一个特性,会降低民众的差异性与创造力。儒学在古代基本上就是管理士大夫跟
吏的工具,很像是现代的军队管理,这有多么扼杀创造力呢?
所以想要产业转型是极为困难的,可能有一些人会想拿韩国日本来救援,说他们也是儒教
国家为什么能产业转型?其实日本从来都不是完全的儒教国家,他们最主要的是神道教与
佛教。大韩民国也不是完全的儒教国家,他们文化的基底是萨满教,最大宗教是基督教。
所以他们的文化基底跟台湾差异很大,这需要量外写一篇进行讨论。
正是因为僵化思想的阻碍,台湾的产业转型在老人把持之下是不可能的,
所以台湾民众在不能代工赚快钱之后,很快就变成穷鬼了,现在比的就是老人死光的速度
跟台湾变穷的速度,假如老人死的够快,那也许台湾的产业还有一点起死回生的机会,要
是等到资金都跑光了老人还没死光,台湾可能要花半个世纪才站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