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2.11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
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
。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
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
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
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
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
,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
彊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
,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心得2.11本章承上章而来,齐宣王利令智昏,并未接受孟子的建议,
放任军队在燕国境内烧杀掳掠,导致燕人叛变。其他国家见齐宣王有
意并吞燕国,怕齐国壮大对自己不利,也打算联合起来攻打齐国。这
局势引发齐王的恐慌,只好再次请教孟子。
孟子的建议可分为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善用占领燕国的机会,奠
定统一中国的基础。如汤之攻打葛国,虽然同样是用兵,却受到各国
百姓的欢迎。这是因为汤攻打葛国有正当理由,并非为了满足个人野
心,而是帮无辜的死者复仇(见滕文公下篇)。汤在出兵时对百姓也
是秋毫无犯,商人、农人照常工作,仅诛除暴君而已。汤的仁政就像
及时雨,让人民能够过著幸福的生活。各国人民见到葛国这个实例,
都希望汤赶紧来解救他们,连各国君主也无法阻挡,所以汤平定天下
易如反掌。可见事在人为,成败关键不在国土大小,而在领导者的心
态和做法。
中策是齐王将掠夺来的老幼和宝物还给燕人,在燕国贵族当中立一位
贤君,然后撤兵。齐宣王本来有机会像商汤那样统一中国,可惜他目
光如豆,只重视眼前的小利,没有考虑长远的后果。各国人民见到燕
国这个实例,只会对齐国更反感。齐王干犯众怒,从力量强弱来说,
齐军也抵挡不住燕人及各国军队的围攻。如今要行仁政也为时已晚,
如果齐国主动撤兵,起码能让燕人对齐国保有一点好感。
下策是等到各国军队抵达燕国才被迫撤兵,不仅齐王颜面无光,其他
国家还可能趁机反过来入侵齐国,有百害无一利。由此可知,孟子不
仅深谋远虑,还能因应局势变化,提出务实可行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