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2014高考

楼主: japwoon (It's a baca da)   2014-10-22 21:36:26
2014年高考法制─行政法
2014. 7. 7 13:00-15:00
甲、申论题部分:
一、财团法人A医院为全民健康保险特约医疗院所,因容留未具医师资格人员从事看诊
  等医疗业务,并以其他医师名义向全民健康保险局申报费用,经检察官侦查起诉。
  卫生福利部全民健康保险局拟处A医院停止特约一年,并停止支付其负责医师于停
  诊期间所提供之医事服务费用,其期限限制为何?A医院不服,得为如何之救济?
卫生福利部全民健康保险局拟依全民健康保险医事服务机构特约及管理办法向A医
  院追偿已申报之医疗服务费,其得采取之法律途径为何?卫生福利部全民健康保险
  局得否另依全民健康保险法第81条“以不正当行为或以虚伪之证明、报告、陈述而
领取保险给付、申请核退或申报医疗费用者,处以其领取之保险给付、申请核退或
申报之医疗费用二倍至二十倍之罚锾”规定,裁处A医院罚锾?试分别说明之。
(25%)
二、A公司以提升自主研发能力,须与外国公司合作开发新产品为由,依公司研究发展
  支出适用投资抵减办法,向经济部申请专案认定符合具有高度创新之研究发展活动
  ,并向财政部申请准予抵减年度应纳营利事业所得税 15%。A公司于新产品开发完
  成后,向经济部智慧财产局申请发明专利,于公告期间,经专利所有人以该项产品
  侵害其专利为由提出异议,经济部智慧财产局爰作成不予专利之审定。经济部如拟
  撤销上开专案认定,有无期限限制?经济部如撤销专案认定,A公司得否以不予专
  利之审定未经行政争讼确定为由,主张经济部不应撤销其专案认定?A公司之可能
  救济为何?财政部就原核准抵减年度应纳营业事业所得税之效力为何?试分别说明
  之。 (25%)
乙、测验题部分: (2%*25=50%)
1.依公务员惩戒法,有关惩戒处分与刑事裁判之关系,下列叙述何者错误?
(A)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对于惩戒案件认为被付惩戒人有犯罪嫌疑者,应移送该管法院
   检察机关或军法机关
(B)同一行为,在刑事侦查或审判中者,以不停止惩戒程序为原则
(C)惩戒处分应以犯罪是否成立为断,公务员惩戒委员会认有必要时,得议决于刑事
裁判确定前,停止审议程序,并且得依声请或依职权议决撤销之
(D)同一行为,其刑事部分已为不起诉处分或免诉或无罪之宣告者,仍得为惩戒处分
;但其受免刑或受刑之宣告而未褫夺公权者,不在此限
2.警察于十字路口,以手势指挥车辆之驾驶人,是属于:
(A)行政指导 (B)对人之一般处分 (C)对物之一般处分 (D)事实行为
3.承上题,警察于指挥交通时,遇有闯红灯之汽车予以制止,并依规定开立交通违规
  罚单。该开立之交通违规罚单,是属于:
(A)行政处分 (B)对人之一般处分 (C)对物之一般处分 (D)事实行为
4.依补习及进修教育法第25条规定,短期补习班办理不善、违反本法或有关法令或违
反设立许可条件者,直辖市、县(市)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得撤销立案。请问此一撤销
之法律性质为何?
(A)撤销原授益处分 (B)撤销原负担处分 (C)废止原授益处分 (D)废止原负担处分
5.有关公权力行政与私经济行政,下列叙述何者错误?
(A)公权力行政应适用行政程序法;私经济行政不适用行政程序法
(B)公权力行政之事项发生争执,应循行政争讼程序解决;私经济行政之事项发生争
执应循民事诉讼途径解决
(C)依法行政原则以公权力行政为适用对象;私经济行政则受民法上私法自治原则之
支配
(D)私经济行政如属以私法行为之形态作为达成行政任务之手段者,不必受基本权利
之羁束,与公权力行政不同
6.公务员某甲于上班时间频频以公务话机打私人电话,主管某乙以其行为长时期以来
,已严重影响公务,即以便函通知:“禁止甲于公务时间打私人电话”,甲认为乙
影响其通讯自由。甲有何法律救济途径?
(A)依公务人员保障法向服务机关提起申诉
(B)依公务人员保障法向服务基关提起复审
(C)依诉愿法向上级机关提起诉愿
(D)依行政诉讼法向行政法院提起撤销之诉
7.有关大学之学校与学生间之法律关系,依历来司法院大法官各号解释,下列叙述何
者正确?
(A)学生之受教育权或其他权利受到侵害,应许权利受侵害之学生提起行政争讼
(B)各级学校依有关学籍规则或惩处规定,对学生所为退学或类此之处分行为,方可
提起行政争讼
(C)大学无考核学生学业与品行之权责
(D)有关学生权利受侵害可提起行政争讼者,只限于公立大学
8.依地方制度法第26条规定,直辖市法规、县(市)规章就违反地方自治事项之行政义
务者,得规定处以罚锾之处罚,其最高以多少金额为限?
(A)新台币三十万元 (B)新台币二十万元 (C)新台币十万元 (D)新台币五万元
9.下列何者属于行政规则?
(A)各机关之处务规程
(B)劳动基准法施行细则
(C)市长因某地区地层下陷危险而命该区住户立刻迁移
(D)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
10.对于行政契约(前者)与须申请之处分(后者)之区别,下列叙述何者错误?
(A)前者必须缔结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始能生效;后者因行政机关单方意思表示而
生效
(B)前者必须以书面为之,由缔约人双方签署;后者书面处分仅由作成机关签署
(C)前者之内容可能包括作成内部行为或事实行为;后者则仅可能包括内部行为
(D)前者之一造当事人为人民时,其意思表示影响契约内容之形成;后者人民为处分
相对人,其申请仅属行政程序之发动,对内容形成不生影响
11.依行政程序法第 109条规定,经听证程序作成之行政处分,其行政救济程序如何进
行?
(A)仍经依相关法规先向原处分机关提起申诉之诉愿先行程序
(B)免除诉愿先行程序,直接提起诉愿
(C)免除诉愿先行程序及诉愿,直接提起撤销之诉
(D)免除诉愿先行程序及诉愿,直接提起确认处分无效之诉
12.有关不同类型行政诉讼之合并提起或补充性原则之适用,下列何者之叙述正确?
(A)撤销诉讼与确认行政处分无效诉讼不得合并提起
(B)撤销诉讼与确认行政处分违法诉讼不得合并提起
(C)确认诉讼,于得提起或可得提起撤销诉讼、课予义务诉讼或一般给付诉讼者,不
得提起之。但确认公法上法律关系存否之诉,不在此限
(D)人民可单独依行政诉讼法第7条规定,单独提起请求损害赔偿诉讼,毋庸与撤销
、确认、课予义务及给付各种诉讼合并请求
13.依行政诉讼法第91条规定,因天灾或其他不应归责于己之事由,至迟误不变期间者
,于其原因消灭后一个月内,如该不变期间少于一个月者,于相等之日数内,得声
请回复原状。惟迟误不变期间已逾X年者,不得声请回复原状,迟误第 106条之起
诉期间已逾Y年者,亦同。其中X、Y分别是:
(A)一年、二年 (B)二年、二年 (C)一年、三年 (D)二年、三年
14.行政程序法第39条规定,行政机关基于调查事实及证据之必要,得以书面通知相关
之人陈述意见,通知书中应记载不到场所生之效果。关于所谓“不到场所生之效果
”,下列叙述何者错误?
(A)无故不到场者视同弃权,行政机关得迳行开始、终结或展延调查程序
(B)无故不到场者除其他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强制为之
(C)行政机关于当事人缄默或不行为时,仍应在可能及可期待之范围内,依职权阐明
事实
(D)嗣后行政机关作成限制或剥夺人民自由或权利之行政处分时,即毋庸再给予陈述
意见之机会
15.义务人于行政执行程序中,若有消灭或妨碍债权人请求之事由发生时,义务人应如
何提起法律救济?
(A)依行政执行法第9条声明异议
(B)依行政执行法第26条准用强制执行法之相关规定,提起债务人异议之诉
(C)依行政诉讼法第 307条前段规定提起债务人异议之诉
(D)依行政诉讼法第8条规定提起一般给付之诉
16.A经营一日租型旅馆,经主管机关稽查认定消防设施不合格,遂命A限期改善,届
  期未改善,将予以“断水断电”之措施。请问下列叙述何者有误?
(A)“断水断电”措施之行政执行手段,应以作成“停止营业”或“停止使用”处分
为前提
  (B)限期改善为限制或禁止行为之处分,故亦属行政罚法第2条所称之其他种类之行
政罚
(C)限期改善为预防性之不利处分,旨在回复原合法状态,并非行政罚
(D)“断水断电”措施既属行政执行措施,即应对相对人予以告戒后始得为之
17.诉愿人于诉愿程序中死亡时,关于承受诉愿,下列叙述何者有误?
  (A)继承人或其他依法得继受原行政处分所涉权利或利益之人得承受诉愿
  (B)承受诉愿者,应于事实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受理诉愿审议机关检送相关证明文

(C)当事人死亡应声明承受诉愿,系以诉愿系属中当事人死亡者为限,如于提起诉愿
时已死亡,则无当事人能力,其提起诉愿为不合法
(D)承受诉愿权人承受诉愿逾30日时,诉愿受理机关得迳为不受理之决定
18.行政程序法第73条第1项规定,于应送达处所不获会晤应受送达人时,得将文书付
与有辨别事理能力之同居人、受雇人或应送达处所之接收邮件人员。关于本条之适
用,下列叙述何者有误?
(A)以法人名义签收文书,亦符合行政程序法第73条第1项规定
(B)区分所有建物住户之雇用而任代转信件之管理员,即与行政程序法第73条第1项 
   规定所称之受雇人相当
(C)邮件收受签收文书仅盖有大厦管理委员会图戳,尚不生送达效果
(D)应受送达人之同居人、受雇人或应送达处所之接收邮件人员无正当理由拒绝收领
文书,得将文书留置于应送达处所,以为送达
19.行政程序法第 140条第1项规定,行政契约依约定内容履行将侵害第三人之权利者
,应经该第三人书面之同意,始生效力。关于本条之解释与适用,下列叙述何者有
误?
(A)本条之规范目的,乃在避免行政机关缔结行政契约贱售公权力或滥用公权力致侵
害第三人之权利
(B)本条之适用范围应仅限于处分契约(直接引起第三人权利变动者)或第三人负担契
约(约定由第三人对他方为给付者)
(C)双务契约之履行,均应有本条之适用,方能贯彻立法意旨
(D)各级机关之权限或管辖范围悉依法规之规定,契约相对人不得诿为不知,故民法
上善意第三人或表见代理无适用余地
20.A所有之一笔土地经主管机关认定为既成道理已逾10年,亦未办理征收,A认为其
土地自始即未符合既成道理之要件,主管机关之认定违法。A若欲提起行政诉讼,
应选择何种诉讼类型最为适当?
(A)确认公法上法律关系不存在之诉 (B)确认行政处分违法之诉
(C)确认行政处分无效之诉 (D)一般给付之诉
21.承上题,A若请求主管机关予以征收补偿,经主管机关以预算不足拒绝时,A若欲 
  提起行政诉讼,应选择何种诉讼类型最为适当?
(A)撤销诉讼 (B)课予义务诉讼
(C)确认行政处分违法诉讼 (D)损害赔偿诉讼
22.A市市议会拟重新装修议事设备,议长B为图利特定厂商,遂指示承办采购案的A
  市市议会总务组长C(荐任八职等之公务人员)向特定厂商泄漏采购底价。此案经人
检举后,A市市议会除将此案移送司法机关侦办外,亦决议追究相关人员之行政责
任。请问关于相关人员责任之追究,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B虽为民意代表,但亦受有俸给,故有公务员服务法之适用
(B)B虽为民意代表,但仍系刑法上之公务员
(C)C为依法任用之公务人员,故非经监察院之弹劾,不得直接移付公务员惩戒委员
会惩戒
(D)对C若已依公务人员考绩法予以惩处后,即不得再依公务员惩戒法移付惩戒
23.目前羁押中被告对看守所之处遇或处分,不服看守所之申诉决定者,依大法官解释
  应如何救济?
(A)提起诉愿
(B)向直接上级机关声明异议
(C)准用刑事诉讼法有关准抗告之规定,向裁定羁押之法院请求救济
(D)其救济有待立法为通盘考量决定之,在相关法律修正前,由行政法院审理
24.汽车驾驶人不服主管机关依道路交通安全处罚条例所为吊销驾驶执照之处分,应依
下列何种方式救济之?
(A)经诉愿程序后提起行政诉讼
(B)经向主管机关声明异议后提起行政诉讼
(C)直接向地方法院交通法庭声明异议
(D)直接向地方法院行政诉讼提起行政诉讼
25.A市公所委托民间厂商修剪路树,因警告标示设置不当,致路过之自行车骑士B滑
倒受伤,A市公所依国家赔偿法赔偿B之损失后,拟向承包厂商求偿。请问下列叙
述何者有误?
(A)承包厂商非国家赔偿法上所称之公务员
(B)承包厂商虽非国家赔偿法上所称之公务员,但既然A市公所依国家赔偿法赔偿B
之损失,故A市公所自得依国家赔偿法向承包厂商求偿
(C)A市公所系依国家赔偿法3条之规定负国家赔偿责任
(D)A市公所得依与承包厂商间之契约规定向承包厂商求偿
不得参阅任何资料
DBACD AACAC CBCDC BDACA BBCDB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