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以历史归正二元论对于三元论的批判 一

楼主: df31 (DF-31)   2021-11-05 07:40:53
以历史归正二元论对于三元论的批判
前言
基督教系统神学的人论传统上分为三元论(Trichotomy) 和二元论(Dichotomy)两个主
要的阵营。在传统西方神学界中,这两个阵营都被视为人论的有效选项之一。即便两个阵
营间因为认为对方的神学观点,或解经错误而相互批判,也不致于刻意的将对方批判为异
端。但是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中国的基督教界的二元论对三元论的批判已经被无限上纲成
了‘正统Vs异端’的斗争。[1]除了许多著作公开的批判三元论为诺斯底和亚坡里拿流主
义异端外,某名牧甚至在公开的查经讲座中,对三元论者进行公开的人身批判,宣称三元
论者都是:‘双重人格,精神分裂很厉害而不知觉,很可怜﹗很可怜﹗’。[2]而某神学
院教授所撰写的一本批判三元论的神学书籍,为了攻击三元论而不惜以贬讽的方式,将可
以被同时用来称呼‘人的灵’与‘神的灵’的希腊文pneuma翻译为‘捕驽马’─捕捉一匹
低劣马。[3]华人教会二元论阵营对于三元论的批判可以说已经发展到一个令人膛目结舌
的层次!
为了归正华人基督教目前对于三元论的误解,本文将采取历史考据的方式,引用包括殉道
者游斯丁(Justin the Martyr,100─165),爱任纽(Irenaeus,130─202),亚历山
大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150─215),女撒的贵格利(Gregory of Nyssa
,335─395),耶柔米(Jerome,340─420),奥古斯丁(Augustine,354─430),屈
梭多模约翰(John Chrisostom,350─407)和路德马丁(Martin Luther,1843─1546)
等基督教正统教父及神学家的教训,还原三元论在基督教义历史中的地位,并根据正统的
教义发展来反思目前二元论普遍用来批判三元论的十一个主要的论点是否成立?
本文采用的历史考据方法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
基督教正统教义中对于正统和异端的定义有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是由历世历代的正统教
父和神学家们所制定,捍卫并保存的。所以,我们对于一个教义的断案是不能根据特定教
派、甚至个人喜好或观点,必须回到正统与历史中寻找答案。
基督教内部对于异端有一种与生俱来,自发性的排毒机制。异端教训总是能够在基督教历
史一次又一次的争议中,逐渐被排除在正统之外。所能够留下的,即便不是正统,也是经
过考验,能够被正统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教义。
三元论的历史承传
神学界对于三元论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三元论阵营的说法基本上是比较一致的,从
古至今的三元论者都宣称三元论继承于使徒的教训。例如:古代的爱任纽、女撒的贵格利
与耶柔米都诉诸于使徒权威(见后)。近代的美国《史密斯圣经字典》(Smith’s
Bible Dictionary)承认三元论从使徒时代传承至今是无可否认的事实。[4] Bregg的论
文也承认,‘当大部份现代神学家都是持二分法时,大部份早期教会和所有的东方教会)
东正教)都是三分法。…事实上,没有任何早期教会教父们的著作包含任何二分法的观念
。二分法完全是西方教会的卓越贡献。’[5]
相对的,二元论阵营方面对于三元论的起源之描述,就相对的相当多样化。在华人基督教
界中极富盛名的改革宗神学家伯克富(Louis Berkhof)说:‘在早期基督教中,…人之
三元论甚被接受。…在亚历山大的革利免、俄列根、女撒的贵格利的文章中,皆有言及此
三元论。’[6]《慕迪神学手册》认为,‘另一方面,西方教会一般都相信二分法:人是
由身体和灵魂组成的。奥古斯丁和安瑟伦都持这观点。’[7]章力生的《系统神学》说到
,‘三相说可说乃从柏拉图开其端,曾有一部分传到初期教会里面;但即被认为不当,且
又危险。后来诺斯底派采其说,以为人的灵乃是神圣的本质,不能犯罪。许多异端的发生
也都因误以“魂”与“灵”是两种不同的实质…所以路德宗与改正宗就格外热烈维护二相
说,强调“魂”与“灵”乃是一个相同的实质与要素,从而成为教会所共信的道理。’
[8]唐崇荣宣称,‘其实第二世纪的诺斯底主义(Gnosticism)早就把人分成属灵人、属魂
人、属体人。’[9]廖元威则认为,‘从神学的角度探讨三元人论的历史渊源,其实可以
追朔至早期教会的亚坡里拿留(Appolinarius,310─390)。…亚坡里拿留在381年的君
士坦丁堡会议中被判为异端。…三元论的人观早在早期教会中就已经出现,唯其关切的点
是基督论而非人论!以三元的教导描述人(灵魂体本来就圣经词汇),上古教会早已有之
,但与倪氏所倡言的三元并不相同。’[10]杨庆球则认为,‘早期教父…皆相信三元人论
。后来亚坡里拿留以三元论建构他的基督论被教会定为异端,这使三元论一直衰落,直到
十九世纪才有一些神学家再提出此论。’[11]麦安迪(Andy McCafferty)的观点是非常
偏激的,他宣称,‘我们的测试就如同基督教正统的测试,倪柝声的三元论是被定罪的(
On the test, like the Christian Orthodox test, the trichotomy theory of
Watchman Nee stands condemned。)’[12]如上面提及的这些作者所展示的,二元论对
于三元论起源的说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众说纷纭。即便如此,我们仍然能够把二元论对
于三元论的起源之不同的说法归纳为以下三点:
三元论是继承自使徒的教训,并广为头三个世纪的古教父们所接受。但后来衰落,不是教
会的主流观点。直到十九世纪才有一些神学家再提出此论。
西方教会一般都相信二元论,包括奥古斯丁和路德会。
三元论和诺斯底主义与亚坡里拿留主义有关,涉及异端思想,故被正统教会所定罪。
在二元论阵营一面倒的批判声浪中,到底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呢?我们还是需要回归基督的
正统,让基督教正统的教父与神学家说话。
正统教父与神学家的见证
殉道者游斯丁
(Justin the Martyr 100─165)
首先,我们要先参考历史上第一个持三元论的正统教父,是著名的殉道者游斯丁。他是首
批归信于基督教的外邦知识份子精英。他精通斯多亚主义、亚里斯多德主义、毕达哥拉鸠
主义,对柏拉图主义也有涉猎。他撰写了许多为基督教信仰辩护的作品,又被称为‘护教
士’。因为他受的是希腊教育,所以也用希腊文写作。他在《游斯丁遗失著作片段—论复
活》(Fragments of the Lost Work of Justin on the Resurrection)第十章中说到:
复活指死去之身体能复活。因为‘只有身体会死去’,灵不会死去。魂是寄在身体里,身
体没有魂则不能存活,魂离开了身体,身体就不存在了。因为身体是魂的房子,而魂是灵
的房子。在那些诚实盼望并坚信神者的身上,这三者都要得救。[13]
‘身体是魂的房子,而魂是灵的房子(For the body is the house of the soul; and
the soul the house of the spirit)’这句话明确的告诉我们灵、魂于身体间的关系乃
是:灵在魂里面,魂在身体里面。基督教的第一位正统教父是三元论者。
爱任纽
(Irenaeus,130─202)
第二位持三元论的正统教父是爱任纽。他曾经听过士每拿主教坡旅甲的教导,而成为坡旅
甲(Polycarp)的门徒。他在他最著名的著作,《反异端》(Against Heresies)[14]中
严厉的驳斥当时猖獗流行于教会中的诺斯底派教训。二世纪的教会在他的带领之下,成功
的击退了诺斯底主义的攻击,维持了正统信仰。爱任纽因此成为在尼西亚大会前最重要的
教父。爱任纽在《反异端》第五册第六章一节中说道:
神在他的创造中要得荣耀,使它顺从他的儿子。因为人由神的手,即是圣子和圣灵,照着
神的形像受造,乃是整个的人,而不是部分的人。魂与灵是人的一部份,而不是整个的人
。因为完全人,是由那领受了父的灵之魂,与那按照神的形像而受造的肉体合一而成。所
以使徒保罗说:“在完全人中,我们也讲智慧”(林前二6)。所谓完全人,乃是那些领
受了神的灵,靠他能说各种方言,像他一样的人。我们听见教会中有许多弟兄,靠圣灵有
说预言的能力,并能说各种方言,显明人心中的秘密,使我们得益,并且讲明神的奥秘。
使徒称这些人为属灵的,那就是说,他们是属灵的,因为他们得了圣灵,并不是因为他们
除去了肉体,你如果除去肉体的本质,只就灵来看,那么就不再有属灵的人,而只有人的
灵,或神的灵了。但当这和魂相合的灵,于神所造的身体,结为一体,人就因圣灵的浇灌
而成为完全和属灵的,而这种人乃是按照神形象和样式造的。但是如果人的魂中欠缺灵,
这样一个人,就真是属心智的,属肉体的,背弃觉得,不完全的,在他的构成上虽有神的
形像,却还没有圣灵赋予的样式。
身体,魂与灵,个别来说都不是人; 因为第一个只是人的身体,所以只算一部份; 第二个
只是人的魂,所以只算一部份; 第三个是人的灵,而不是全人。三者集合起来,才能成为
一个完全人。(爱氏引证帖前五23,说明那持守灵,魂,身子完全无可指责的,才是完全
人。)凡有神的灵住在心中,又叫身体无可指责的,才是完全人。[15]
他在第五部九章一节中又说:
完全的人包含肉体,魂,和灵三部份。三者中拯救人而形成人者,乃是灵。那连结起来,
具有形体者,乃是肉体。介乎灵与肉体之间者为魂; 它有时随从灵,而为灵所提高,但有
时体贴肉体,而被肉体引入情欲。所以,凡没有那拯救而形成生命之灵的人,就称为〔血
肉肢体〕因为它们心中没有神的灵。所以这些人被主称为〔死人〕。他说:〔让死人埋葬
它们的死人〕(路九60) ,因为他们没有那叫人活的灵。二节 反之,凡是敬畏神,又相
信他的儿子降世,因信由神的灵在心里的人,乃得称为清洁,属灵,向神活着的人,因为
他们有神的灵,这灵洁净之人,并将人提高到神的生命。[16]
本文的英文译者在译文中还加上了下面这句话:‘爱氏如今说人具有灵,魂,和肉体三个
部分’爱任纽引用帖撒罗尼迦前书五章23节支持三元论!
亚历山大的革利免
(Clement of Alexandria,150─215)
亚历山大的革利免生平不详。从思想的角度而言,他深受斐罗(Philo)和游斯丁的影响
。革利免从小研习各种希腊哲学思想,耳濡目染柏拉图与斯多亚主义的学派。他继承了亚
历山大最重要的潘代诺(Pantaenus)圣经学校[17],成为其校长。革利免是基督教神学
家,基督教早期教父,亚历山大学派的代表人物。200年为信仰被放逐到该撒利亚,215年
殉道。
革利免在《导师》的第二卷(The Instructor: Book II)中告诉我们:
同样的,圣灵与人就如同酒与水混合。而这个酒与水的混合体,滋养著信心;同另一个部
分,圣灵,(将人)带入不朽。水和道的混合就叫做圣餐,带着荣耀的恩典,使得那些带
著信心领受的,能得到身体和魂的圣别。因为这个神圣的混合,人,与父的旨意奥秘的藉
著圣灵与话结合为一。因为根据真理,灵与魂结合,从它得到灵感;而肉体,也因为道成
肉身的缘故,归于道。[18]
‘身体和魂的圣别…灵与魂结合’革利免用这句话见证将人分成灵,魂与身体三个部分乃
是真理。
女撒的贵格利
(Gregory of Nyssa,335─395)
女撒的贵格利是著名的加帕多迦三教父之一,大巴西流(Basil the Great)的弟弟。加
帕多迦三教父是亚他拿修神思想的继承者。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曾经留学于雅典和
该撒利亚,学习古典文学、哲学、甚至医学。加帕多迦三教父一方面捍卫‘尼西亚信经’
,并促成了尼西亚正统派的最终胜利;另一方面因着他们的努力,大公教会至终接受了‘
尼西亚信经’作为正统信仰的准则(regula fidei),使得亚流异端彻底被逐出于教会外
。他们也为了随后的“迦克顿信条”的制定铺平了道路。
贵格利最重要的护教性作品是《护教学:大辩护文》(Apologetic: The Great
Catechism)。他在其中一段论及圣餐的部分告诉我们:
它告诉我们神如何借由水赐下生命。在人的世代,甚至在没有祷告(的情况下),祂从一
个小的开始赐下了生命。在一个较高的世代,祂把物质(指饼和杯)变化入我们的灵里,
而不是魂里。[19]
贵格利在此处论到信徒所领受的圣餐从原先物质的状态以一种奥秘的方式被变化,进入人
的灵里面,而不是进入人的魂里面。在其《哲学著作:关于人的造作》(Philosophical
Works: The Treatis “On the Making of Man”)这篇专门论及人如何被造的文章中,
他又说:
所以人有这三部分:如同我们由以弗所书,从使徒领受的,使徒为着他们‘体,魂,和灵
’完整的恩典祷告,在主再来的时候可以保守他们;用‘体”代表富于营养的部分,用‘
魂’指明感觉的部分,智慧的部分则用‘灵’。[20]
贵格利在这段话里面不但承认人有三个部分,更进一步为这三个部分下了明确的定义,就
是:‘体’是人类用来吸收物质营养的部分;‘魂’是人用来感觉周遭环境,世界的部分
[21];而‘灵’是智慧的部分,用来认识神。[22]相信读者不会否定贵格利是一位三元论
者。
耶柔米
(Jerome,340-420)
耶柔米小时候就接受了传统的教育。十二岁离家后,在罗马求学长达八年之久。后前往康
士坦丁堡受教于拿先斯的贵格利门下。他酷爱希腊文,拉丁文,哲学及修辞学。他翻译的
“武加大(拉丁)译本”成为天主教的官方标准译本,也成为罗马天主教的教义基础。在
《圣耶柔米信件LXXV—LXXXIII》(The Letter of St. Jerome: Letters LXXV to
LXXXIII)中,他告诉我们:
大自然的主自己在福音书中说过:‘因为从心里发出恶念、凶杀、奸淫、淫乱、偷窃、假
见证和谤讟。’(太十五19)另一本书也清楚的见证‘人从小时心里怀着恶念’(创八21
),使徒们也见证魂是在肉体和灵的工作间摇摆。(罗七)。[23]
耶柔米见证到,使徒们用罗马书七章末来见证一个真理:‘使徒们也见证魂是在肉体和灵
的工作间摇摆。’这和今日三元论的教训如出一辙!
奥古斯丁
(Augustine,354─430)
奥古斯丁对于整个西方基督教的影响是无远弗届的,涵盖了整个罗马天主教、路德会[24]
和改革宗[25],他的神学至今不衰。东正教也承认他是正统的重要教父。奥古斯丁所著的
《上帝之城》(The City of God)与《忏悔录》(Confession)不论是从文学、哲学抑
或是神学的角度而言,都堪称为经典。他的《三位一体论》(On the Trinity)则成为西
方基督教神论的基础。
393年,北非希波-瑞古举办了一场教区会议(the Council of Hippo─Regius),奥古
斯丁在该会议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信仰与信经》(Of Faith and the Creed)的神学演说
,在第十篇论及大公教会对于赦罪和肉身复活的教义(Of the Catholic Church, the
Remission of the Sins, and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Flesh)中,他首先宣告,‘由
于,我重复,我们在圣教会中也是如此相信的,[因此也就是说]是大公教会所确信的(
Inasmuch, I repeat, as this is the case, we believe also in the The Holy
Church, [intending thereby] assuredly the Catholic)’,接着又说:
人是由三部分所构成的,就是:灵、魂和身体。这三者有时被简化为二,因为魂经常跟灵
被一起被提及;因为人里那个有理性的部分,是兽类所无的,称为灵:我们里面最主要的
部分就是灵,其次,我们与身体联合的生命就是魂;末后,就是身体,那可看见的,也是
我们的最后一部分。[26]
奥古斯丁宣告,人有‘灵,魂和身体。这三者有时被简化为二’。这不仅清楚指出人有三
部分,并告诉读者们,在他的时代已经有些人因这简称而发展出二元论的观点。但奥古斯
丁指出,此二元论乃是人三部分之简称,与今日二元论者宣导的,灵与魂不分的二元论有
别。故此,我们甚至可以根据奥古斯丁的定性,称二元论为‘三元论的简化版’。
奥古斯丁在《三位一体论》中也论道:
但我们是从祂,借着祂,并在祂里面得福;因为我们自己是靠祂的恩赐合而为一,与祂合
为一灵(one spirit),因为我们的灵魂(soul,魂)恋慕祂并跟随祂。[27]
‘一灵’的英文翻译是one spirit (人的灵),而不是one Spirit (神的灵或圣灵)。这
段话也再度肯定,在奥古斯丁的思想里面,灵与魂是分开的。此外,石敏敏在论灵魂及其
起源一书的译者前言中也明确告诉我们:‘从奥古斯丁的著作来看,他是主张“灵”与“
魂”的区分的。一旦译为“灵魂”就难以与他提到“灵”的地方清晰的区分开来。’[28]
屈梭多模约翰
(John Chrysostom,350─407)
屈梭多模别号‘金口’,被誉为‘早期教会最伟大的传道家’。薛夫(Philip Schaff)
编辑的《尼西亚和尼西亚后教父选集》(Nicene and Post-Nicene Fathers)第一辑共十
四本,其中六本是屈梭多模的作品。[29] 屈梭多模被薛夫选为东方教父的代表,可见屈
梭多模在神学界中的重要性。
他在《希伯来书解经》第五至十一卷(二至六章)(Homilies of St. John Chrysostom
On the Epistle to the Hebrews, Homilies V to IX (Chapters 2 to 6))里解释了希
伯来书四章十二节,说:
你要…听听他所说的:‘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
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这些话表明祂,神
的道,精炼前述的几样东西,祂是活泼的,是不会熄灭的…‘刺入’,他说,‘甚至灵与
魂也能剖开’。这是什么呢?他暗示一件令人敬畏的事。甚至祂〔神的话〕能够把灵从魂
分开,或祂能够刺穿、分解它们(灵与魂),不只是像剑切入身体一样。这里,他〔保罗
〕指明,魂也被惩罚,和祂〔神的话〕全面地搜寻出人里面最深处的事,把全人完全切开
。[30]
屈梭多模根据希伯来书四章十二节教导神的话能够把灵从魂里面分别出来,并加以分解。
明显的,他也是持三元论立场。
路德马丁
(Martin Luther,1483─1546)
路德马丁对于整个西方基督教新教的重要性是无庸置疑的。路德在威丁堡大学贴出的九十
五条提纲不但结束了天主教在中世纪的权威,他打出的三面旗帜:唯独圣经,因信称义,
和人人皆祭司更是称为整个改教运动的基石,其影响至今不衰。他在对路加福音一章四十
六节的解经中说到:
让我们按次序看看这些字的意思。第一个是‘魂’(和合本译‘心’)。圣经将人分为三
部分,如保罗在帖前五章二十三节所说的。…人的本质包括三部分—灵、魂、体。第一部
分—灵—是人最高,最深入,及最尊贵的部分。人藉着它可以明白那些不能理解、不能看
见,永恒不变的事。简单来说,灵就是信心及神语话的居所。〔魂〕的本质只能理解那些
人理性可以知道及明白的那些事。事实上,理性是这个居所的光,除非灵—一个更大的信
心之光—管理这个理性的光,它就必然出错,因为它在处理属灵的事上是软弱无力的。
[31]
他接下来用旧约帐幕的三个部分比喻人的三个部分,说:
让我们从圣经中看一个例证。根据摩西的指示,会幕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称为至圣
所;它是神的居所,里面是没有光的。第二部分称为圣所;这里有七个灯臂及七个灯盏的
灯台。第三部分称为外院;它是开放在白天及阳光之下。从会幕我们们看到一个对基督徒
的描绘。他的灵就是至圣所,神就是住在这个信心的幽暗中;这里没有光,因为他是在相
信一些看不到、感觉不到,以及理解不到的事情。他的魂是圣所,当中有七个灯盏,代表
各种的理由、分析、知识及对那些肉眼可见、关乎肉身之事的认知。他的身体是那外院,
是对外开放的,别人亦借此看到他的工作及生活方式。[32]
路德马丁在上面的两段话中明确的引用帖撒罗尼迦前书五章二十三节作为其三元论的圣经
根据,还将旧约摩西所建立之会幕的三个部分比做人的灵,魂和身体。
小结
根据上述的史料,我们可以清楚的勾勒出三元论的历史为:
三元论的历史可以直接追朔自保罗与使徒约翰。特别是爱任纽,他的师父坡旅甲是使徒约
翰的门徒。
这些教父们涵盖了基督教的头四个世纪。这证明在基督教的初期,三元论才是主流的人论
教导。直到四世纪末,二元论才正式以柏拉图主义作为跳板,入侵教会。[33]
所有支持三元论的教父们都是正统教父。爱任纽的《反异端》驳斥了诺斯底主义,女撒的
贵格利主导的381年康士坦丁堡大会则明确的定罪亚坡里拿留主义。[34]
奥古斯丁(和安波罗修)则被认为是将柏拉图主义二元论正式引入大公教会的主要人物。
他的立场在研究三元论与二元论的历史上,最为重要。
三元论虽然因为二元论的入侵而失去了垄断的地位。但是在路德后的改教历史中,三元论
反而得到了复兴。基督教中凡采取内里生命(奥秘派)或灵恩立场的教会基本上都是持三
元论。[35]
近代二元论学者对于三元论在释经学(帖撒罗尼迦前书五23、希伯来书四12)和神学的批
判,都可以以古教父驳斥之。
以下是八位[36]教父和神学家(除了俄列根以外)的姓名,年代,以及所使用语言的对照
表:
教父 年代 使用语言
殉道者游斯丁 100─165AD 希腊文
爱任纽 130─200AD 希腊文
亚历山大的革力免 150─215AD 希腊文
女撒的贵格利 335─385AD 希腊文
耶柔米 340─420AD 拉丁文
奥古斯丁 345─430AD 拉丁文
屈梭多模约翰 347─407AD 希腊文
路德马丁 1483─1546 拉丁文,德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