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文转给谢老大,他应该会说:外教会的评论看看就好不用太认真
十大信条里面对于神观只有一个重点:独一神
至于有没有误用了形态论,还是会不会被外教会认为是圣父受难说
对于一般信徒来说,没有那么严重
应该说绝大部分的信徒不清楚什么叫做形态论
所以在TJC,如果你不知道神是独一神,那是不行的
但是更深入点的神学探讨不清楚,那个与是否得救无关
本会不反对三位一体吗?让我们研究一下
http://www.joy.org.tw/holyspirit.asp?num=3260
虽然本会的系统神学直接取材于圣经,较少根据历代千余年众神学家的智慧经验,
却也少了传统的包袱。这数十年来,本会本着忠于圣经的初衷,加上圣灵亲自的带领,
使本会并没有走到偏激、激进的桎梏中;反倒让一般教会渐渐能接受本会,
甚至有同工的机会。若不是主耶稣的保守,谁敢夸口是谁的功劳呢?(林前二4)
这就是说历代神学家的经验不太重要
然而,本会的神观绝不是站在与三位一体对立的立场,而是本会不只有以人的角度来观察
神。因为“三一神观”就好像一条眼看快要到山顶却无路可走的山路,
虽然站得最高也对山顶看得最清楚,可是若没有实际藉著圣灵的体验飞到更高处,
眼看与实际到山顶总是有一段差距。
本会得蒙神的眷爱,特别有得圣灵的属灵经验,因此借由圣灵的体验所感受认知的角度来
看神,以及配合圣经的佐证,提供一个补足“三位一体说”所没看到的一部分“山顶”。
这是说三一神观观察角度是不足的
“三一神观”一直在神与人关系的部分着墨,是由下往上的观点,因此他们认定将耶稣的
尊名只侷限于“人子耶稣”的角色,代之以奉“父、子、圣灵”的空名施行圣礼,这种淡
化耶稣的尊名,就是以人智为基础,以历史时空下所得知神显现的多样性来界定神的本质
,为了表达神内部基本上的一体,特引用特土良所创造的本质(拉丁文substantia)这字
来说明三个位格所共有的基本合一。
与其用特土良所发明的“本质”这个字,还不如直接用耶稣亲口所说的“神是灵”
(约四24)还更贴切,也就是说最能表达“神是什么”的最佳用语。
我们先从灵在教会工作的角度来看,灵的工作不同,却仍是一,有其完整性。例如,
同一位圣灵,却赏赐不同的人,有不同造就的恩赐(林前十二7-11);同一位圣灵,
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罗八26),这也绝对是同步。
而且圣灵对每个人会针对每个人表达不同的情感、理智、意志。这就是一位圣灵,
却同时有不同的工作,但我们能坦荡荡地承认大家都是饮于同一位圣灵(林前十二13)。
“神是个灵这事实也牵涉到祂的位格,灵是有思想和道德性的,当我们说神有位格,
意指祂是有理智的,可以决定祂的生命方式。”(《基督教教义》,页27)。
但圣经最终不要我们以位格的角度来看神,而是用灵的角度来看神的本质,为何圣经有许
多经文来呈现真神、耶稣、圣灵不能分别的,例如,耶稣就是独一的主宰,永在的父
(赛九6;约十30,十四7-9),是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神(罗九5)……,这些是跳脱
人子耶稣的框架,而用永恒的角度与灵的角度来看神,这永恒的灵的名就是“耶稣”
(约十七6、11、12、26;徒二38;亚十四9)。
因此约翰在异象所见的耶稣,是首先的、末后的,怎么又是“曾死过,现在又活了”
(启一17-18),这就是用灵的一致来看待这个似乎矛盾的事实。
而圣灵也是真神的灵(结三十六27),也是耶稣的灵(徒八29、39,十六6-7),也就是神
本身,圣灵住在心里,也就是神住在心里(约壹三24),因此保罗才会把真神、耶稣、
圣灵同为一灵(罗八9)。所以当我们高举“耶稣”的名,也就是高举“神的名”,也就是
高举“天父”、“人子耶稣”、“圣灵”的名。
因此使徒教会看见这点奥祕,所以他们从头至尾就是“奉主耶稣圣名”施洗、赶鬼、祷告
……,以及做任何合神旨意的事(西三17)。
什么叫做以灵的角度来看,就是以神是灵这件事来看
好了,现在可以换老渔解释前千的枝微末节
因为对基督教界来说前千与否是个末节
但是对于召会来说,前千绑着救恩论,所以是很重要的
今生没有得胜的信徒可是要倚靠千年国补习
所以千年国论如果有问题那是很严重的,没有得胜就变成没有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