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神学信念的评估(二)

楼主: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05-20 17:40:37
2.神学知识论或信念发生学的议题
2.1基督信仰的信念的建立
信念的建立或来源可能各种各样,
最基本的就是来自我们的文化传承,
包含家庭、学校、媒体、教会、艺术、书籍等等社群或信念的承载物。
对于诠释学而言,
只要能够被我们诠释=理解、推演、应用、批判、讨论的承载物,
其最小单位称之为“文本”或“流传物”,后者的称呼是强调其“历史性”。
(“文本”不限于纯文字,图像、声音乃至影像、表演、礼仪等等,
只要能被诠释的单位都算。)
越能经历历史检验,或者产生丰富诠释史的文本,
诠释学会认为这种文本越有“真理性”,
也就可能称之为“经典”。
我们接触各种文本,产生诠释,便产生信念。
如果接触的是信仰的文本,如教会的教导、信仰的传承、神学的著作等等,
(看世俗的文本,当然多少就会产生世俗的信念)
如以上1.3、1.4的文本,经过诠释过程,就会产生基督信仰的信念;
而这些信念符合某些信仰标准,最重要的如三一神论、基督神人二性、
唯独圣经,基本上就可说是“正统的”基督信仰之信念;
但关于何谓“正信”,每个教派还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标准附加上去。
2.2从单纯信念到神学信念的意义
在我们产生以上信念之后,就可以有“信仰生活”、称之为基督徒。
但不代表我们的信念都能通过知识的、学术的、科学的检验。
这些检验,正如练功,
可能使我们的“内功”(既有的信仰的信念库)更上一层楼,
并产生各种“外功”、“绝技”(受检验后成为神学的信念),
就是借由信念的知识化,得以产生后续的“应用”或“实践”之基础。
也就是所谓“知识就是力量”。
(但要强调,就算没有知识化的信念,还是可以应用、实践的,
只是强度、广度、精准度未必比得上知识化后的信念;
但另一方面,破坏力、错误信念或信念错用的影响力,
知识化后的也会严重数倍!)
单纯信念的实践,与神学信念的实践,
也可以类比为手工艺,跟科技工业化大量、标准化制造的差别。
当然,神学信念没有如工业化想像的那么糟,
但其实也很可能就是那么糟XD
不过,单纯将神学信念当成一个检验既有信念的过程,
仍有其价值意义,
因为不经检验,我们不知道自己里面藏了哪些错误的、世俗的、自相矛盾的,
或者带有破坏性的信念。
做神学,是让我们更谦卑,不是更骄傲。
2.3神学信念建立的标准或来源
按卫理宗论神学四基石,就是有四个标准或来源:
圣经、传统、理性、经验。
不同的宗派,会对这四个标准或来源有不同的比重或优先级
(我之前对于目前台湾新教为主,流行的几种模式的简单表述,
写在#1MzUESZI (JesusLove))。
在合一运动或福音主义的意识之下,
要跟新教多对话,就要更重视圣经;
要跟天主教、东正教多对话,就要更重视传统;
要跟无神论者、人文主义者、知识份子多对话,就要更重视理性;
要跟一般民众的感性、回归生活的本真,就要更重视经验/体验/生命概念。
[以下下一篇继续...]
3.自由主义神学或不信派的议题
4.社会福音的议题
5.按果子评估或实践神学的议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