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佛教见解明释>仓忠仁波切教授
四法印:一切有漏皆是苦
此一法印的意义是:由(无明所摄的)业及烦恼之力所生的有漏法,皆是苦谛。
“苦谛”的定义:由(无明所摄的)业及烦恼之力所生的有漏蕴体。或是:由(无明
所摄的)业及烦恼之力所生的有漏法。或是:由自因集谛所生自果有漏法。
一切有漏皆是苦的“苦”,意谓苦谛,并不是苦受。
如苦谛的定义所说,苦谛是由集谛所生,集谛主要是(无明所摄的)业及烦恼。
又,“蕴体”可分为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所以,蕴体的范围极为广大。例如
,佛圣者乃至金刚地狱的众生是具有蕴体者,瓶、柱等是蕴体。
苦谛可分为二种:(1)内在的苦谛、(2)外在的苦谛。或是区分为:补特伽罗相续
所摄的苦谛、非补特伽罗相续所摄的苦谛,二种。
1.内在的苦谛——补特伽罗相续所摄的苦谛。
内在的苦谛,包括1-1.认知(受想行识四蕴的心识)、1-2.非认知的蕴体(色蕴)。
此中(补特伽罗相续所摄),1-1.认知(心识)的部分,例如,心续中(意识相续中
)的烦恼及业、轮回者(与轮回者的意识相应)的受蕴与想蕴等,彼等是内在的苦谛。
此中(补特伽罗相续所摄),1-2.非认知(不是心识)的部分,例如,轮回众生的身
体,彼是内在苦谛之有漏色蕴。
但是,不论及苦谛,仅以色蕴而言,则是分为二种:有漏色蕴、无漏色蕴。
举出事例,轮回众生的身体(内色)、轮回众生所受用的器世间(外色),彼等是有
漏色蕴(属苦谛);佛色身、佛净土、佛净土的柱子等等,彼等是无漏色蕴(不属苦谛)。
2.外在的苦谛——非补特伽罗相续(不是补特伽罗内心相续)所摄的苦谛。
山、河、大地等器世间(外色)是外在的苦谛。器世间是由轮回众生的(无明所摄的
)业引生而有的,彼业是由(无明所摄的)烦恼推动所造的,故是烦恼所染,非是清净,
因此,由(无明所摄的)业及烦恼(属集谛)之力所引生的器世间是苦谛、有漏法。
再者,众生各自不共受用的器世间(外色),例如个人的车、个人的手表等等,则是
由自补特伽罗的不共业引生而有的,彼等是外在的苦谛,道理相同。
如此可知,由业及烦恼之力所引生的色声香味触等(外色),彼等皆是苦谛,但是,
彼等不是补特伽罗相续所摄的苦谛。
苦谛又可分为三:
(1)苦苦,事例:有漏苦受。
(2)坏苦,事例:有漏乐受。
(3)行苦,事例:由业及烦恼之力所引生补特伽罗相续所摄的有漏蕴体(例如轮回
者的色身属业及烦恼之力所生的法,属补特伽罗相续所摄的有漏蕴体,故其色身属行苦)。
* “轮回”的定义:由(无明所摄的)业及烦恼之力所生补特伽罗相续的有漏蕴体。
此中以三条件而成立:(1)由(无明所摄的)业及烦恼之力所生、(2)补特伽罗相
续中有的、(3)有漏的蕴体。
轮回的体性是有漏,从因的角度而言则是业及烦恼。
此中“有漏”的意义是,由(无明所摄的)业及烦恼之力的推动而有。
轮回存在于哪里?轮回是于补特伽罗相续中有的,以此排除外在的法。
“轮回”是外在的?或是内在的?谁在轮回?
房、瓶是不是轮回?不是。器世间(轮回者受用的外色的器世间)是外在的苦谛,因
为,器世间是由业及烦恼之力所引生的;但是,器世间(非补特伽罗的内心相续所摄)不
是轮回,因为,是“轮回”周遍是“补特伽罗相续所摄的法”。
例如我(例如无明凡夫自称的我)是轮回者,因为,我的五蕴是由(无明所摄的)业
及烦恼之力所引生的(取蕴),由过去世的(无明所摄)业及烦恼之力引生今世的五蕴,
无论今世死亡以后投生任何处所,仍然是由(无明所摄)业及烦恼之力引生下一世的五蕴。
由此说明,由(补特伽罗相续当中十二缘起支所摄的)业及烦恼之力所引生的有漏五
蕴,并且是补特伽罗相续(补特伽罗内心意识相续所摄)中有的,就是轮回。
* “轮回者”的定义:来世再有由(无明所摄的)业及烦恼之力所生蕴体的补特伽罗。
由(无明所摄的)业及烦恼之力再轮回受生的补特伽罗,就是轮回者。
此中主要是“来世再有”,因为,具有由业及烦恼之力所引生蕴体的补特伽罗,不一
定是轮回者,例如,入金刚喻定之将断除烦恼障的声闻、独觉圣者,不是轮回者。
彼圣者(阿罗汉果之前阿罗向圣者最后续流的意识)入金刚喻定之第一刹那是正对治
最细分烦恼,此时(有学位最后续流修道无间道的意识)并未断除该所断品,因此不是阿
罗汉,虽然其(最后续流的阿罗汉向)相续中仍有由业及烦恼之力所生的有漏蕴体,但不
是轮回者,因为于第二刹那时(紧接着阿罗汉向最后续流的意识现证无我的金刚喻定之有
学位最后续流的下一刹那意识)断尽烦恼障即证获阿罗汉果位,不再轮回(不受后有)。
>>>>>
[1] 本文讲到四法印当中“有漏皆苦”此一法印的意义,何谓有漏?何谓苦谛?苦谛周遍
是轮回吗?不周遍,何以故?又,本文讲到“轮回”和“轮回者”,二者有何差别?
(注:同样的出个题目,可延伸思考何谓解脱?"解脱"和"解脱者"二者有何差别?)
[2] 《杂阿含393经》:“...若一切漏尽(内心意识相续当中断尽一切烦恼),无漏心解
脱(内心意识没有烦恼了)...我生已尽(这是我轮回的最后一生)...不受后有。”
解脱者无漏心解脱,其意识是已断尽烦恼的意识,其意识不再引生轮回后有的取蕴。
《俱舍论》(玄奘译):“阿罗汉向中断有顶惑第九无间道,亦说名为金刚喻定,一切
随眠皆能破故(断除最后一分烦恼即断除一切烦恼)。”如本文提到,有学圣者最后续流
金刚喻定的意识正对治最后一分烦恼,下一刹那断尽烦恼的意识获证阿罗汉果不受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