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达赖喇嘛尊者:菩提心与空正见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24-01-10 10:33:40
摘自:达赖喇嘛尊者《菩提心释论》
所谓胜义菩提心,是在世俗菩提心生起的基础上,现证空性的智慧。
上根者先有空正见,才生起菩提心;下根者先有菩提心,再修空正见。寂护论师(即
静命论师)《中观庄严论》也有说,即使生起出离心,上根者都会先了解空性;下根者只
是依靠信心而生起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后,才慢慢地去寻求空性的道理。
《现观庄严论》说到菩提心的比喻,如大地般的菩提心,如黄金般的菩提心,……。
有时候,我猜想下根者的菩提心可能是那种五分钟的热度——突然就很有感受,“哇!我
要发起菩提心(我要成佛利益众生)”,当下非常强烈,但像土般容易瓦解,后来一遇到
灾难或困难时,菩萨就请辞、想要退休了(想要成佛利生的念头退转了)!有这种危险。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没有空正见这种了解真相之识为后盾。上根者是了解了真相,以
广大理由为后盾,因此所产生的菩提心是像黄金(有广大的理由了解空性的智慧为后盾的
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发心),是不会退转的—黄金是无论怎么烧熔,金的性质都仍然存在。
所以上根者生起菩提心,不只是生起出离心阶段,甚至要产生正确的皈依,也要先生
起空正见。因为要了解三宝的功德,尤其要了解佛宝、僧宝的功德,是要透过了解法宝的
功德而产生。
法宝的功德是什么?就是灭谛、道谛此二谛的功德,要认知灭谛、道谛的功德,没有
空正见是没有基础可去认识的。
这也是为什么月称菩萨在《七十空性论释》说:“三宝是一切求解脱者的皈依处”,
因为解脱并不是“有个美好的国土,我到了那边解脱了”,而是内心断除了一切烦恼及烦
恼种子(即烦恼障),甚至烦恼所留下的习气(即所知障)等。
唯有透过三宝,才有办法让我们获得这种内在功德。要了解这个复杂的过程,没有对
真相的认知,怎么能确定三宝存在呢?因此上根者要生起强烈的皈依之量,也要先懂空性。
>>>>>
[1] 我们的身语意当中,菩提心与空正见都是以我们内心意识而言
如《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云:“发意欲求菩提者,诸欲求胜果,当发菩提心。”
一位有情的身语意,当他的内心意识,因为大悲心想究竟利益一切众生(大悲心在意
识的心心所当中,属意识的心所法),发起意欲成佛(成就佛果菩提)利生的想法,即发
菩提心(菩提心在意识的心心所当中,属意识心王,菩提心的意识心王有大悲的心所)。
当一位有情,内心意识发起想成佛利生的菩提心,他就名为菩萨。当他的内心意识透
由了解空性的道理,获证现证空性的智慧,则他现证空性(胜义谛)的意识取名胜义菩提心。
[2] 《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发意欲求菩提”--达赖喇嘛尊者《菩提道炬论释》:
“菩提心,其实就是两种希求心相应的心王(身语意当中的意识心王),叫做菩提心
。“二希求心”是哪二种希求心呢?就是希求他利之发心、以及希求菩提之发心。”
佛说“发意欲求菩提”,我们的身语意,内心有各式各样的意识,何种意识称作菩提
心?生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意识,这样的意识是菩提心,即爱他胜过爱己,不是只做自了
汉,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我要获证无上正等正觉佛果菩提,有这样发心意愿的意识。
尊者提到,菩提心意欲成佛的发心,是具有二希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