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何以有修行没有欲求的错解?因为,将修行的发心欲求(如发愿、回向),与
: 名闻利养的欲求、五欲的欲求、轮回盛事的欲求等,粗糙混为一谈,没有细腻区分清楚)
补充:修行的欲求,与对于名闻利养、五欲、轮回盛事等的欲求,不能粗糙地混为一谈
举出事例--
例如《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八
目连报言:“....但如来住劫住者,我亦住耳。但今日世尊不久当取般涅槃,众生之
类寿命极短,又我不忍见世尊取般涅槃。然我身体极为疼痛,欲取般涅槃。”
....是时,舍利弗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时,舍利弗白世尊言:“我今欲取灭度,唯愿听许。”
>>>>>
[1] 此处经文,目犍连尊者欲取涅槃,舍利弗尊者亦欲取涅槃
此处的欲求涅槃,并不是说,佛教不是说要离欲吗?怎么会欲取涅槃,又讲欲求?
又,佛教不是说断十二缘起支吗,断除十二缘起支包括断除"取",怎么欲取涅槃?
这就是不明究理的混为一谈,内心因为不明义理的无明,自己望文生义张冠李戴。
[2] 又如,佛陀最初成道,原本欲取涅槃,后经天人请法欲求利益众生,因此才转法轮。
又如,汉传佛教当中,法显、玄奘、义净等西行天竺取经,欲求求取佛法利益众生。
其实道理很简单,此欲非彼欲,此取非彼取,应不致混为一谈,除非太过无知或恶意。
[3] 佛典说大乘行者悲智双运,悲不住涅槃、智不住三有。小乘行者入于如灭尽定的涅槃
这是说大乘行者没有证得涅槃吗?并非如此。这又是容易相混淆的例子,因为不了解
涅槃意义而错解。涅槃是无学道的灭谛功德,大乘行者亦有成就证得无学道的灭谛涅槃。
然大乘行者因为利他的大悲,不入于如小乘行者般唯求一己之寂灭,且,因为大乘行
者证得的涅槃,比小乘行者证得的涅槃,不仅断除了烦恼障,更断除了所知障,所以大乘
行者证得的涅槃功德,比小乘行者更加涅槃寂静,例如《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提到有余
涅槃阿罗汉仍会闻乐起舞。所以,有误以为大乘行者不证寂静,这都是混为一谈的例子。
[4]《杂阿含271经》:
“佛告比丘:是低舍比丘,是愚痴人,…彼于分别法,心乐修梵行…于正法中离诸疑
惑,无有是处。若当比丘,…观察善法、乐分别法,乐修梵行…心不疑法,斯有是处。”
佛陀说,要乐于分别法义,若不喜欢善加分别法义,反而喜欢混为一谈,那么要离诸
疑惑是无有是处的。佛陀说,要善加思惟观察,乐于分辨分析法义,如此才能离诸疑惑。
佛在经中开示,经常提醒:“谛听!吾为汝分别解说!善思念之!(善加思惟观察)”
佛陀都为我们分别解说,不混为一谈,结果我们还在不分别不思惟,那就如佛陀说的低舍
比丘一样,是愚痴人。又有说,佛典有说到不分别,这又是另一个无明混为一谈的例子。
看到众生那么多无明,我们更要发菩提心,希求成就佛果一切种智,以一切种智的智
慧来帮助众生一一分辨解惑。发菩提心为利有情愿成佛,成就一切种智的智慧利益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