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现观] 正式的观=止观双运,止观双运的界限 (63)

楼主: ykkdc (ykk)   2023-08-04 09:14:25
: 补充:涅槃寂静无二门
: 摘自:2017年10月4日 月称菩萨《入中论》& 《缘起赞》第二天 达赖喇嘛尊者教授
: 悲心又可以分:“缘有情的悲心”(生缘悲)、“缘法的悲心”(法缘悲)、“无缘
: 的悲心”(无缘悲)三种。
: 由(思惟)无有自性的智慧摄持的情况下,缘众生而产生悲悯心,因为这种的悲心是
: 由智慧(空性正见)为助伴所产生的缘故,叫做“无缘的悲心”。
补充:空性--法无我
摘自:2009年《百法明门论讲义》图滇喇颠格西讲授,吴翠雯老师翻译
请看文,“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
在《百法明门论》一开始的时候,首先引了佛陀在经典当中曾经讲过的一句话“一切
法无我”,既然佛陀曾经说过一切法无我,接下来就要问:“佛陀您所谓的“一切法”指
的是什么?所谓的“无我”指的是什么呢?”所以说:“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
首先来看什么是“一切法”呢?如果我们把“一切法”作分类,然后再作收摄的话(
摄类),可以把它略分为五种。
是哪五种呢?请看文,“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
,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简单来讲,这五法(五类法的摄类)分别是心、心所、色、不相应行法及无为法。
此处我们所谈的《百法明门论》的〈论题〉完整的应该是《大乘百法明门论》,这里
的“大乘”主要指的是唯识宗义,一切的法可以统摄为这五类,在唯识宗的看法当中,这
一切法又可以开展成一百项。
简单来讲,刚才提到首先先以世尊在经中说过的“一切法无我”作为一个开头,就唯
识宗来说,他怎么回答所谓的“一切法”指的是什么呢?
他认为“一切法”可以分为五类,这五类再细分下去,一共有一百项,这一百项全部
都是“无我”。
刚才讲到这五项开展开来共有一百项,所谓的百法就是一百项,接下来请大家算数学
,“心法”有八,“心所有法”有五十一,“色法”有十一,“心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
,“无为法”有六,加起来刚好是一百。
接下来这一堂课要进行的,就是一一的来解说,这一百项所指的是什么样的内容。
刚才说到“一切法”统摄再细分,可以分为一百项,也就是依靠着这部《百法明门论
》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这里所讲的一百项的法各别是些什么,因此我们可以说,透过这
部论典的学习,就好像进入了一个门。
比如:我们怎样算是进到了这个房子呢?透过房子的门,然后就说我们进到了房子里
面。同样的道理,学习者如果依照着这部论典来学习的话,就能够建立起对于这一百项法
的认识。
因此我们的〈论题〉叫做《百法明门论》,“明门”可以说是了知之门或知道之门,
就是透过这部论典的学习,我们就进入了了解这一百项法的门里面,因而称之为《百法明
门论》。
事实上,这一百项法大部分在我们的心续当中都有,只有少部分是没有的。有虽然是
有,可是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有,我们并不认识它们。
首先,我们来谈什么叫做“心法”,一般来讲,心(心王)和心所要真正作一个区分
,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两者其实是有一点像的。
(...中略...)
讲到这里,一百个法就已经讲述完毕了。
藏文是先把这一百个法标了上、下引号,接着说:“以上这一百法,佛说都是无我。
”也就是以上所讲的这一百个法是我们所要空掉的基础,就是在这一百法上都要成立起无
我,这一百个法上都不能够成立为有我。
所谓的无我,指的又是什么呢?简单来讲,所谓的无我统摄为二,一个是补特伽罗无
我,一个是法无我。这就是接下来的中文,“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
二、法无我。”一旦我们讲到无我,它所包含的内容就只有两个,一个是补特伽罗无我,
一个是法无我。
接下来藏文写的是“大乘法明门论圆满”,讲到这里,这一部《大乘百法明门论》就
已经讲述完毕了。(...下略...)
>>>>>
[1] 摘自维基百科<大乘百法明门论>词条:2.雪歌仁波切《百法明门论》讲记. [2020-06
-03]. (原始内容存盘于2020-06-03). 关于《百法明门论》的作者,藏传佛教有二
种说法,有人说它是世亲写的,有人说它是世亲的弟子法护写的。…不管是世亲写的
或他的弟子写的,以四部宗义的角度看,它是以唯识的角度写的。怎么看得出来呢?
因为它这里讲八识。四个宗义中,承许八识者,只有唯识宗,其他的宗义都不承许。
[2] 《百法明门论》唐.玄奘法师译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
‘一切法’(即诸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
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中略...)
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
[3] 佛教内道宗义当中,小乘宗义不承许法无我,大乘宗义承许法无我
小乘宗义--毗婆沙宗、经部宗--仅承许补特伽罗无我(即人无我),不承许法无
我(空性)。
大乘宗义--唯识宗、中观自续派、中观应成派--不仅承许补特伽罗无我(人无我
),也承许法无我(空性)。
[4] 辨析:有说,何以法无我?因为大悲心的缘故。并非如此。
佛教小乘宗义也说到菩萨道,小乘宗义也说菩萨有大悲心,然而小乘宗义不承许法无
我。若仅将法无我的理由说为大悲心,是因为将因材施教与诸法实相,混为一谈的缘故。
世间也知因材施教,如孔丘对弟子法无定法因材施教,医师对患者药无定药因病予药。
然而,佛教(大乘宗义)说的“法无我”(空性),是指四法印当中,“诸法无我”
谈到的诸法实相。诸法(即一切法)的分类,如此处提到,有色、心、心所等五类范畴。
[5] 佛教大乘宗义,对于“诸法无我”的实相(空性),有不同认知。
佛教大乘宗义当中,唯识宗说的法无我(空性),指二取空的外境空。中观自续派说
的法无我(空性),指谛实空。中观应成派说的法无我(空性),指自性空。
空观-止观当中的观,对于法无我(空性)的思惟观察,唯识宗对于空性的观察、中
观自续派对于空性的观察、中观应成派对于空性的观察,有不同内涵、了不了义的差别。
佛教大乘宗义说到,我们对诸法有错觉幻觉,此幻觉称所知障,由所知障的幻觉而起
烦恼障的颠倒妄想,若欲求佛果,必须断除远离烦恼障、所知障而成佛果正觉一切种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