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现观] 正式的观=止观双运,止观双运的界限 (45)

楼主: ykkdc (ykk)   2023-07-12 16:32:29
: 《杂阿含464经》: “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双修止观),得诸解脱界…。”
: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唐.义净法师译):“言应勤者,劝不放逸,能与出世圣道
: ,加行为依止故,谓于奢摩他(止)、毘钵舍那(观),双修等运,获圣道故。”
: 《瑜伽师地论》(唐.玄奘法师译):“如世尊言:善双修止、观,方乃俱解脱。”
经论补充--戒定慧三增上学,止摄于定、观摄于慧,止观双修(定慧双修、定慧俱修)
1. 《杂阿含464经》:
“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若断界..灭界(获证灭谛),是名诸解脱界。”
2.《大宝积经》:“弥勒!复有二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云何为二?一者、于奢摩他(止)常勤修习,二者、于毘钵舍那(观)而得善巧。”
3.《长阿含经》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云何二法,趣向涅槃?一谓为止(奢摩他),二谓为观(毗婆奢那)。”
4.《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唐.玄奘法师译
“复有二法,谓奢摩他(止)、毘钵舍那(观)者,
…如世尊说:‘非有定无慧,非有慧无定,要有定有慧,方证于涅槃’。”
5.《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唐.窥基法师撰
“如有颂言:相缚缚众生,亦由麁重缚,善双修止观,方乃俱解脱。”
6.《解深密经疏卷》唐.圆测撰
“是故菩萨双修止观。杂集第十,有四句,一、有定无慧,二、有慧无定,三、
定慧俱有,四、定慧俱无。此中应说(定慧俱有,即双修止观)。”
7.《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宋.长水沙门子璿录(华严经-贤首宗祖师)
“论若行等者,此约四仪六缘之中,皆须止观双修,定慧俱运。
…问:何故止观合修耶?答:若不双修,皆成邪故。”
8.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无明惑者,谓于一切法无所明了,此惑乃业识之种子,烦恼
之根本,声闻缘觉不知其名,别在大乘菩萨,定慧双修,万行具足,方断此惑。”
9.《显扬圣教论》无著菩萨造 玄奘法师译
“作意分别者(初禅近分至正行的作意差别),谓了相等七种作意。了相…胜解…远
离…摄乐…观察…方便究竟作意者(加行究竟作意),谓倍修习止品,乐断乐修故,双修
止观,数数观察。方便究竟果作意者,谓从此后无间由前因缘故,证入根本初静虑定。”
10.《佛遗教经论疏节要》宋.净源节要 明.袾宏补注
“发慧断惑,是道共戒。具斯二戒(定共戒与道共戒),定慧双修矣。”
11.《大乘法苑义林章》窥基撰
“故世尊言:‘相缚缚众生,亦由麁重缚,善双修止观,方乃俱解脱。’”
12.《南海寄归内法传》唐.义净撰
“然今古诸师,并光传佛日,有空齐致习,三藏以为师,定慧双修指,七觉而为匠”
13.《首楞严经义海》唐.怀迪证释 宋.咸辉排经入注
“多闻习定,止观双修,若但偏攻,岂全道力。”
14.《净心诫观发真钞》天台沙门 允堪述
“定慧下,示双修,谓若定慧双运,离于偏修,则名平等,由平等故,一性无二,即
名见佛性体矣。”
15.《大乘起信论直解》明.憨山德清
“云何修行止观门?六度应云定慧二门,今云止观者,以在因曰止观,在果曰定慧。
今欲双修并运,正在因行,故合为一门。”
16.《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隋.天台智者大师
“若夫泥洹(涅槃)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当知此之二法(
止、观),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
17.《大乘庄严经论》无著菩萨造 大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
“次说菩萨修习止观。…如经中说,佛告诸比丘:‘…诸比丘!有二法应须修习,所
谓:止、观。’一分、非一分者,一分谓或止或观,非一分谓止观合。问:何故?答:修
有单双故。单修者一分,或止修或观修,双修者非一分,谓止观合修。”
18.《解深密经疏卷》唐.圆测撰
“自下第七,修习止观单双门。故庄严论第十一(大乘庄严经论卷第十一觉分品)云
,单修者谓止观别修,双修者谓止观合修(聚合止、观二种作用而相辅相成)。”
19.《大般若经》唐.玄奘法师译
“舍利子!复有菩萨摩诃萨虽具住六波罗蜜多,常以静虑(禅定)波罗蜜多而为上首
,勇猛修习诸菩萨行,具修一切胜‘奢摩他’,劝诸有情亦令修习如是胜定,令速圆满。
舍利子!复有菩萨摩诃萨虽具住六波罗蜜多,常以般若(智慧)波罗蜜多而为上首,
勇猛修习诸菩萨行,具修一切‘毘钵舍那’,劝诸有情亦令修习如是胜慧,令速圆满。”
20.《增壹阿含经》:
“汝今…当修二法,所谓止与观也,…复当更修二法,所谓智与辩也。”
21.《大涅槃经》:“毘钵舍那(观),名为正见,亦名了见,名为能见,名曰遍见,名
次第见,名别相见,是名为慧。”
>>>>>
[1] 止、观二法--止,梵语奢摩他;观,梵语毗婆奢那
我们身语意三门当中,以何修习止、观?是以内心意知的觉知,修习止观。
我们内心意知的觉知,意知觉知的心心所,本具定心所、慧心所的心所法。
一切有情无始劫以来,自心意知本具定、慧的心所法。止观的修习,止的本质即内心
意知定心所的本质,观的本质即内心意知慧心所的本质。当内心意知的专注力获得初禅近
分定以上,即获得正式的止,在没有失去止的基础上获得观,即内心意知获证止观双运。
获证止观双运,一个意知心王的定、慧两个心所法于同一所缘同时具力决定。佛教内
道以空正见的止观双运三摩地为不共增上缘,现证空性(空性即诸法的究竟自性,例如现
证心的自性,即明心见性现证心的空性)时登移见道,见道正性离生,始获断障能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