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入中论》十善业道-8 (十善业道为总戒相)

楼主: ykkdc (ykk)   2023-05-29 09:02:07
摘自:达赖喇嘛尊者《中观四百论》/德国汉堡 Hamburg, Germany 2007年7月24日上午
佛陀在讲四圣谛的时候,先讲到了实际的状况,就是以四谛的性质而去作解说的,就
讲到,这是苦谛(此是苦)、这是集谛(此是集)、这是灭谛(此是灭)、这是道谛(此
是道),讲到最基本上,实际上的状况如何(四谛的性质)。之后,说到四谛的作用,在
讲四谛作用的时候,佛是说: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他曾经有说到这不同四谛的作用。
昨天我们有说到了在《四百论》的修持的次第而言,先说到了增上生,再说决定胜。
以增上生为目标的内涵下,他有没有办法来配合四圣谛的内涵来诠释呢?这也是有的。那
也就是说,增上生也就是后世的这种天、人之身(善趣之身),增上生的唯一阻缘,最主
要的逆缘是什么呢?就是非福业,也就是所谓的恶业。所以这个(造作恶业)是获得增上
生的最大阻缘的一个因,所以我们以这个角度来讲的话,它是属于集谛。
由此(恶业的集谛)而产生的苦谛是什么呢?就是让我们堕落到后世的这个三恶道,
这是属于以增上生为目标的修行者而言,必须要去认识的苦谛。在此的苦谛,就并非是人
道或是增上生(善趣)的痛苦,不是!而是三恶道的这种痛苦了。
我们之前不是说到了苦谛吗?苦谛可以分三者:苦苦、坏苦以及行苦。苦苦就是所谓
的这种强烈的痛苦感受,但是这种痛苦的感受,并不是在增上生(人天善趣)上所拥有的
痛苦的感受,最主要是说到三恶道的这种痛苦的感受(三恶趣苦)。
这种三恶道的痛苦(三恶趣苦的苦苦),最主要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非福业(造作
恶业)而来的,所以,三恶道的苦谛(果),非福业的集谛(因)。
这是靠什么样的方法来消灭呢?是靠十善道,靠断十恶业的这种的断除,这种的道谛
来获证远离三恶道的灭谛的。所以,在此(远离三恶趣)的道谛就是十善道,在此的灭谛
就是远离三恶趣的增上生的这个灭谛。
在此(堕到三恶趣)的集谛烦恼,并不是很单纯的贪瞋痴,而是十恶业里面的贪瞋痴
,十恶业里面的贪瞋痴,和一般的贪瞋痴,这是不同的。
如同之前所说的,十恶业里面的贪瞋痴是:并非自己的东西,想要去占有的贪,这才
是十恶业里面的贪。但是一般贪瞋痴里面的贪,范围就更广了。
十恶业里面的贪,必须要是缘非自己以外的东西,想要夺取为己有的这种贪心。
十恶业里面的瞋心,就是想要伤害别人的瞋心,而并非只是一种生气或只是一种瞋怒
而已。
十恶业里面的痴心,并不是三毒里面的痴心这么的单纯,而是毁坏因果的一种邪见,
这是十恶业里面的痴心。
这种十恶业的贪瞋痴,就是以增上生为主的这个修行者,所要去断除的烦恼集谛。
由这个烦恼的集谛(十不善业道的贪瞋痴等意三不善根),会造成身语恶业的种种的
七种恶业(十不善业道当中,由意三不善根造成身三、语四的七不善业道),就像身的恶
业有三,语的恶业有四,这是属于业的集谛,由此会产生三恶道的痛苦,三恶道的苦谛。
所以,在此并没有讲到非常广大的烦恼的行相。最主要是针对十恶业里面的贪瞋痴所
作断除,于是让自己生生世世获得增上生的安乐。这是以增上生为目标的情况下配合著四
圣谛来说的取舍之道,所以它的灭谛就是远离三恶道的灭谛,它的道谛就是十善道的道谛。
(...下略...)
>>>>>
[1] 此处尊者提到,在证灭的层次次第当中,先灭除三恶趣苦的苦苦,再灭除轮回的行苦
首先,灭除三恶趣的苦苦,由持守十善业道的戒(摄于道谛)遮止十不善业道的恶业
(摄于集谛),以此断除堕于恶趣的苦苦(摄于苦谛),获得人天善趣远离恶趣的灭谛。
在人天端正法(增上生)之上,进一步寻求解脱(决定胜),获得苦的止息的灭谛。
[2] 此处尊者提道,十不善业道的贪瞋痴,和一般所说的贪瞋痴,二者指涉的范围不同。
十恶业里面的贪,必须要是缘不属于自己以外的东西,想要夺取为己有的这种贪心。
十恶业里面的瞋,是想要伤害别人的瞋心,并非只是一种生气或只是一种瞋怒而已。
十恶业里面的痴,是毁坏因果(拨无因果)的一种邪见。
断除这种粗猛的贪瞋痴(十不善业的贪瞋痴)远离三恶趣。一般微细的贪瞋痴就更广
了,一般的瞋,证得三果断除五下分结才能够断除,一般的贪痴,证得四果才能够断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