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入中论》十善业道-8 (十善业道为总戒相)

楼主: ykkdc (ykk)   2023-05-27 14:35:39
摘自:慈悲心与空性 达赖喇嘛尊者 1997年访台教授
平常对于佛教教义的解释,比如什么是佛教心要?什么是佛教精华?我是出自于见与
行而来解释的。我所谓的佛教的见(智慧)与行(行持),是指缘起见与无害行。
什么是无害行呢?事实上它是以慈悲心做为摄持的动机而去行持的。如果能够以慈悲
心去行持无害行,最好是能够持利他,否则最起码也不要伤害众生。
正知与正念的训练,就来自于增上戒学,也就是别解脱戒,它有几项的分别,几项的
种类,可以分为出家的别解脱律仪与在家的别解脱律仪。在家的别解脱律仪,也就是在家
戒,有八关斋戒与五戒;而出家戒有沙弥、沙弥尼戒,以及比丘、比丘尼戒。
我们的大悲善巧世尊,为了能够救护、救拔他教化的众生,观待他所要教化众生的能
力根器机宜而施予不同的教诫。这一切教诫(不论出家的别解脱戒或在家的别解脱戒)的
根本在于断除十恶业,也就是行持十善业。
什么是十恶业?就是属于身体的业有三种:杀生、偷盗、邪淫;属于口〈语〉的业有
四种;就是妄语、两舌、粗恶语、绮语;属于心的业有三种:就是贪、瞋、痴。
在了知行持十恶业的过患,当有外境迫使你去造作十恶业的时候,心起一种防护的心
不去造作,这称之为断十恶业,也就是守护十善。能够行持十善业的话,它的果报就是人
天的果报。事实上,别解脱律仪,它是一种出离戒,是一种救畏的戒,也就是说必须在出
离心的摄持上去防护守护这个戒,为了能够得到解脱而持守的戒。
行者本身基于正知与正念,一直去观察到底有没有相违。如此,正知与正念就会愈来
愈广增。也就是经由增上戒学的修学,可以广增,可以坚固我们的正知力与正念力,进而
修学增上定学。(...下略...)
>>>>>
[1] 《大智度论》云︰“十善为总相戒....十善道则摄一切戒。”
佛陀在《十善业道经》明白指出,十善业道是人天、声闻独觉、菩萨共通的基础,咸
共依此而得成就。佛法不论以三乘或五乘分别而说,十善业道都是一切佛法的共法。佛法
是良善的、正面的,远离三恶趣的苦是佛法教导离苦得乐的基础,佛法不教人堕三恶趣。
[2] 经云:“摄心为戒”,如何摄心?如尊者在本文教授提到以正知正念摄心、护心,而
一切戒学的根本,十善为总相戒,摄心、护心的根本断除十不善业,行持十善业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