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菩萨戒“发心仪轨”38 欲缚所缚、无善法欲

楼主: ykkdc (ykk)   2023-04-01 13:21:47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三
: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十种观众生而起大悲。
: 观察众生欲缚所缚,而起大悲;
: 观察众生无善法欲,而起大悲;”
补充:此处经文提到,菩萨观察众生“欲缚所缚”,又“无善法欲”,心生怜悯起大悲心
之前系列文也学习过相关,复习一下,应常做思惟观察,并非学习过就搁著、就忘了
《优婆塞戒经》:
“众生有思,名为欲心,以如是欲善业因缘发菩提心,是则名为菩萨性。”
众生的心续中,内心缘著所思惟的对境发起欲求,这是心所法当中,欲心所的作用。
一般凡夫所思惟欲求的,多是五欲之乐、男女之欲、权力金钱等,如此处《华严经》
提到,菩萨观察到众生欲缚所缚、无善法欲--菩萨透过这样的思惟观察,生起大悲心。
菩萨是大悲种性觉醒的行者,菩萨由大悲心,所思惟欲求的是什么呢?菩萨内心缘著
"佛果"、"有情"思惟,为了究竟利益一切有情而起善法欲,希求成就佛果菩提利益众生。
当一位有情众生,生起为利有情欲求佛果的菩提心,即是以悲心缘取一切有情、以智
慧缘取佛果菩提,内心因为大悲心的推动,为了利益一切有情誓愿成佛,他就名为菩萨。
>>>>>
[1] 《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发意欲求佛菩提者,诸欲求胜果(佛果),当发菩提心”
我们身语意三门当中,内心第六意知发起希求成就佛果菩提的欲求,即是发菩提心。
[2] 《华严经》:“菩萨修行如是功德,为不舍一切众生故,大悲为首故,思念一切智智故”
如经中说,菩萨以利他为主,并非以自利为主做自了汉,菩萨发菩提心不弃舍一切众
生,因大悲心不忍众生苦,常为利益一切众生而修善法,欲令解脱、究竟成办无上菩提。
经说菩萨“思念一切智智”,一切智智即佛果一切种智,菩萨思惟忆念希求成就“一
切种智”,为了利益众生,生起为利有情成办佛果一切种智的菩提心,所修皆为利众生。
[3] 菩提心是利他心,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菩萨由利他的大悲心,生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希求成佛是为了利他。
菩萨不是生起“声闻心”只欲求做个灰身灭智的自了汉,大乘经典说那是焦芽败种,
长不出菩提佛果;菩萨为了利他,发心成就佛果菩提,生起“菩提心”希求成佛度众生。
菩萨戒提到,若只求自利忘了菩提心是利他,则违犯菩萨戒,则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