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kkdc (ykk)
2023-03-31 08:37:52《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三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一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十种观众生而起大悲。
何等为十?所谓:
观察众生无依无怙,而起大悲;
观察众生性不调顺,而起大悲;
观察众生贫无善根,而起大悲;
观察众生长夜睡眠,而起大悲;
观察众生行不善法,而起大悲;
观察众生欲缚所缚,而起大悲;
观察众生没生死海,而起大悲;
观察众生长婴疾苦,而起大悲;
观察众生无善法欲,而起大悲;
观察众生失诸佛法,而起大悲。
是为十。
菩萨恒以此心观察众生。”
>>>>>
[1] 系列文“敬礼成量欲利生”
我们所要礼敬、皈依的这位成量(即佛),他是如何成佛(成量)的呢?首先,迈向
成佛之道的首要因素是欲利生,欲利生即大悲心,大悲心希求究竟利益一切有情众生。
此处举出经文,菩萨的身语意三门当中,内心意知生起大悲欲利生的十种思惟观察。
[2] 摘自:达赖喇嘛尊者法语
我们有时候发愿(发菩提心),希望自己能成佛,觉得这样发愿很好。
但通常会忘记我们希望自己能成佛,都是为了要利益一切众生。
所以在发愿(发菩提心)时,不能缺乏思惟“为利众生”这个部分。
[3] 发菩提心希求成佛,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众生
会迈向成佛之道,是因为大悲种性觉醒,菩萨因为大悲心希求利益一切有情,所以希
求成就佛果来利益众生。如上尊者提醒,发菩提心不能缺乏思惟“为利众生”这个部分。
菩提心是利他心,以菩提心摄持而修,即是以利他心而修,比如,菩萨和声闻都修空
观,但是,菩萨以利他心修空观,成为成佛的资粮,然而声闻以自利心修空观只成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