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达赖喇嘛西藏宗教基金会佛学课:广论止-80

楼主: ykkdc (ykk)   2022-12-14 19:33:27
摘自:《广论奢摩他章略讲》/宗喀巴大师造论/见悲青增格西教授
【若尔,云何能得轻安?得轻安已,云何而能成奢摩他?
答:应知轻安如《集论》云:“云何轻安?谓止息身心粗重。身心堪能性,除遣一切
障碍为业。”
身心粗重者,谓其身心于修善行无有堪能随所欲转。能对治此身心轻安者,由离身心
二种粗重,则其身心于善事转极有堪能。
又能障碍乐断烦恼,烦恼品摄内身粗重。若勤功用断烦恼时,其身重等不堪能性皆得
遣除,身获轻利,名身堪能。
如是能障乐断烦恼,烦恼品摄内心粗重。若勤功用断烦恼时,爱乐运转攀缘善境不堪
能性皆得遣除,心于所缘运转无滞,名心堪能。
如安慧论师云:“身堪能者,谓于身所作事轻利生起。心堪能者,谓趣正思惟,令心
适悦轻利之因心所有法,由此相应于所缘境无滞运转,是故名为心堪能性。”
总略应知,若得轻安,于断烦恼起功用欲,如行难行恒常畏怯、身心难转不堪能性皆
得遣除,身心最极调柔随转。】
先说什么是轻安。
轻安是止息身心粗重,身轻安就是止息身粗重,心轻安就是止息心粗重。
身心轻安的反面是身心粗重,什么是身心粗重?对修善行不堪能、不能随心所欲。
例如打坐时,过没几分钟,脚就麻了,这是身的不堪能。想观修本尊,但是心就是无
法安住在所缘境上,一直想到别的事,这是心的不堪能。
或者,一想到生起菩提心、大悲心,就觉得很困难,也是心的不堪能。如果想好好思
惟《广论》一直到观章,心也都能配合,是心堪能。
得到轻安后,对于断烦恼、生起菩提心、行种种难行等,都觉得做得到,身心方面的
怯弱都被除。
【如是身心圆满堪能,是从初得三摩地时便有微劣少分现起,次渐增长,至于最后而
成轻安心一境性妙奢摩他。
又,初微时难可觉了,后乃易知。如《声闻地》云:“先发如是正加行时,若心轻安
、若身轻安,身心调柔微细而转,难可觉了。”又云:“即前所有心一境性,身心轻安渐
更增长,由此因果展转道理,而能引发强盛易了心一境性身心轻安。”】
轻安是渐渐培养的,刚开始得三摩地时就有一点堪能性,再渐渐增长,最后会有圆满
的轻安。刚开始很难察觉轻安,后来就容易察觉。
【将发如是众相圆满易了轻安所有前相,谓勤修定补特伽罗于其顶上似重而起,然其
重相非不安乐。此生无间即能远离障碍乐断诸烦恼品心粗重性,即先生起能对治彼心轻安
性。
如《声闻地》云:“若于尔时,不久当起强盛易了心一境性身心轻安所有前相,于其
顶上似重而起,非损恼相。此起无间,能障乐断诸烦恼品心粗重性皆得除灭,能对治彼心
调柔性、心轻安性,皆得生起。”】
轻安一开始不明显,要明显到什么程度是获得身心轻安?
“前相”:征兆。快得身心轻安的征兆是,修行者头顶上会有重重的、又不是不舒服
的感觉。
生起心轻安:该征兆出生无间能远离障碍乐断诸烦恼品的粗重。换句话说,该征兆出
现,马上能生起对治粗重的心轻安。
>>>>>
[1] 摘自:印顺法师<成佛之道>
戒学清净,也就“是定”学的“方便”。这是修定所必备的基础。经上说:‘戒净便
得无(热恼追)悔;无悔故欢;欢故生喜;由心喜故,身得轻安;身轻安故,便受胜乐;
乐故心定。’这因为持戒清净的一定心安理得,自然能随顺趣入定学。
身心引发轻安,身心都轻快舒适,而有行善离恶的力量。众生一向在散乱心中,对欲
境的抗拒力、烦恼的制伏力、善事的进修力,都非常薄弱,总觉得有心无力,如逆水行舟
那样的艰难。....如修止而能住正定,“依住”心而发生“堪能性”,就是从身轻安而生
身精进,从心轻安而生心精进;过去无能不堪的情形,全部改观。
一直到第九住心,能无分别、无功用的任运,还只是类似于定,不能说已成就定。这
一定要:“若得”生起身心的“轻安乐”,引发身心精进,于所缘能自在,有堪能,这才
“名”为“止成就”,也就是得到第一阶段的‘未到地定’(色界初禅近分最初作意)。
发定时,起初顶上有重触现起,但非常舒适,接着引发身心轻安:由心轻安,起身轻
安。这是极猛烈的,乐遍身体的每一部分,彻骨彻髓。当时内心大为震动被形容为‘身心
踊跃’。等到冲动性过去,就有微妙的轻安乐与身相应,内心依旧无功用无分别的坚固安
住所缘,这才名为得定。从此出定以后,在行、住、坐、卧中都有轻安及定的余势随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