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2010年 达赖喇嘛尊者《中论根本慧论》对华人请法团开示
: 《中论》礼赞文(缘起八不中道)提到生、灭等八法,…有没有生、灭呢?有生、灭。
补充
摘自:《中论释-正理海略讲》见悲青增格西教授
“由缘起离边门赞佛”…总义部分,第一段落说礼赞文有所诠等四个内容。第二段落
区分具支分者与支分,具支分者是谁?缘起,它的特色是什么?八不。第三段落是断诤。
所诠就是缘起是八不。目的是,所化有情,有不了解了不了义的、有误解了不了义的
、有对了不了义有疑惑的,为铲除这些、如实地了解《中论》的所诠。…
…或许会误解“缘”字只用在无常法上,…“缘起”适用在一切法上,常法、无常法
都是缘起法。(诸法—不论有为法(无常法)、或无为法(常法)—都是缘起法。)…
戊三、断诤。分二:己一、灭等无自性之断诤;己二、灭等数及次第之断诤。
(己一)如前所说,圣根本智(即观察有没有自性而现证无自性空性的胜义理智量)
看不到生灭等,在圣根本智前面是不生不灭(没有生相的显现、没有灭相的显现)。
若在它(观察有没有自性的胜义理智量)前面有生灭会怎样?会是实有。
他人问:那么,空性是不是实有?圣根本智看到空性,看到了就会是实有啊!否则看
到生灭为什么就会变成实有?有这样的争论。
第二、为什么要特别讲生灭等八个?不讲六个、七个,九个、十个?难道只有这八个
戏论吗?
第三、中文颂文是“不生亦不灭”,但是藏文、梵文是“不灭亦不生”。为什么先讲
不灭,不像一般说生住异灭的次序,先讲生?
己一、灭等无自性之断诤
有胜义谛与世俗谛二谛。
什么是世俗谛?分别名言看到的那些境,就是世俗谛(世俗名言量通达的境)。
什么是胜义谛?圣根本智看到的那个境,就叫做胜义谛(胜义理智量通达的境)。
他人问:如果生灭等出现在圣根本智前面,是不是代表有实有?自宗说:是。
他人说:这样的话,难道你要否决掉胜义谛—空性,因为它存在的话,必须是圣根本
智的境?还是你要说它是实有?
历史上有一些人,读了《中论》,搞不清楚圣根本智到底有没有看到空性(胜义谛)?
因为看到了就会变成实有;看不到的话,圣根本智就没有境了。所以有些人说圣根本
智是没有境(所知)的,因为只要有境,就会有实有;有些人则说空性是实有。
生、灭等世俗法是无明眼翳下可以看到的,并不是观待圣根本智而有的。
观待圣根本智(圣根本智即观察有没有自性而现证无自性空性的胜义理智量)而有的
,佛陀说:“诸比丘,这个才是胜义的法,这个是不欺诳的,是涅槃。”
观待圣根本智(观待于观察有没有自性而现证无自性空性的胜义理智量)而言,没有
生(没有生相的显现)、没有灭(没有灭相的显现),很明显地,并不是在否定生、灭。
生、灭有,只不过在(观待)圣根本智前没有。
类似(观待)眼睛看不到声音,这只不过是在说(观待)眼睛看不到声音,并没有说
声音不存在,这也说明,有声音也一定有个(观待)了解声音的识。
总之,自宗回答:
第一、你没有弄清楚“观待圣根本智而言”这句话,才会有这样的问题。
第二、经云:“诸比丘,胜义谛唯一,谓涅槃不欺诳法。”
佛陀不是说涅槃是无欺诳的法、是胜义谛吗?(在应成派来说,涅槃是空性,是胜义
谛。)
既然佛陀说了,你承不承认它的存在?承认。存在的话,它是境(所知),它的具境
是谁?圣根本智。所以你必须要承认圣根本智看到了空性,因为你已经承认了空性的存在。
空性在圣根本智前面,单单如此,就要说空性是实有法吗?
通常会说,看不见(通达有法上自相成立不可得的无遮)就是看到了真正的空性。
这句话在说什么?在桌子上寻找桌子时(于施设桌子的施设处观察桌子的施设义),
桌子到底在桌面、还是在桌脚…这样一直观察,如果找到桌子,桌子就变成自相有、实有
,没有找到,就说明没有实有。
圣根本智也一样,它一直看有没有桌子,看不到(于桌子此有法上观察桌子的施设义
究竟不可得自相成立)时说明懂了空性(通达桌子此有法的空性);
反之,若在桌脚等上面看到了桌子(于桌子此有法上观察施设义可得自相成立),就
说明它没有看到空,是看到了实有。
总之,看到什么(观察有法的施设义可得自相成立)就是看到实有,没有看到(观察
有法的施设义不可得自相成立)才会是看到空性。
因此,虽然空性存在于空正见(空正见是观察有没有自性而通达无自性的智慧)前,
但不会是实有;其它的,只要出现在空正见前,都会是实有。
同样的,空性自己在不在空性上面(空性本身是否可得自相成立)?也就是分析的主
题是空性。
如分析桌子在哪里,找不到桌子,看到了那个空性(以桌子为有法,观察桌子的施设
义,于桌子的施设义找不到(不可得)自相成立,即通达(看到了)桌子的空性)。
接着又分析那个空性(以桌子的空性为施设处),空性是否在境上存在(空性本身是
否自方成立)?分析空性时,也会找不到(观察空性的施设义不可得自方成立)。找不到
空性时,又找到了空性的空性,而了解了空性的空性。
后面这个空性与前面那个空性是有差别的,如果找到前面那个空性,就会是实有,可
是看到后面那个空性不会变成实有。
他人没有弄清楚这点,在圣根本智前面有就是实有,然后就直接跳到空性上,说难道
空性是实有吗?或说圣根本智连空性都看不到,因为看到就会变成实有。
(注:此处说空性的空性,即《大般若经》二十种空性:“内空、外空、内外空、空
空…”当中的空空,例如唯识宗认为圆成实胜义谛空性是实有,空空除遣空性是实有。)
己二、灭等数及次第之断诤
问:戏论有很多,只说缘起八不,数量过少;只是举例说明,数量又过多,不需要举
八个,讲一、二个就可以了。为什么只说缘起八不?
答:这八个是实事师与中观诤论之时,认为是实有的证据。
如实事师会说苗是实有,为什么?因为苗会从地出生—生,后来缺了水,它会死-灭
。会生、会灭,就是苗是实有的证明。
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把所有的戏论都找出来讲,也不是单单为举例才找这八个,所
以没有过多、过少的问题。
这八个中,从本质上来说,有生、灭,有产生与衰败。从时间上来说,有常、断,时
间上存在,所以是常,这个时间没有了,是断。从境方面来说,有来、去,往这边靠近,
是来,离此处越来越远,是去。从助伴上来说,有一、异,你与他二者是相异的,你自己
,是一。这就是数字决定在八个的理由。
藏文(和梵文都说)“不灭亦不生”,为何先讲不灭?
生、灭是有次序的,生在先,灭在后,但不生、不灭是没有先后次序的。
没有自性有的生(不生),也没有自性有的灭(不灭),它们(自性有的生、灭)不
存在,所以没有时间上的关系(不存在就如同龟毛兔角一般,那就无所谓了)。
因为我们习惯于“生灭”—先讲生、后讲灭,为了让我们清楚不生、不灭是另外的情
况,故意倒过来讲。
以上结束支分问题。再总结一下前说。
礼赞文用“不灭亦不生,不常亦不断,……”的方式礼赞佛陀。
很多人解释时,就直接说:诸法是不常的(没有常)、诸法是不断的(没有断)、诸法是
不来的(没有来)、诸法是不去的(没有去)。
不能如此解释,有来去、生灭。
那么,《中论》说“不来、不去”,这又是怎么回事?这要加简别(要加胜义简别)。
就像,有眼耳鼻舌身意,与《般若经》中说无自性存在的眼耳鼻舌身意,并不冲突;
有眼耳鼻舌身意,与没有眼耳鼻舌身意,才是冲突的。
这边就像说,无自相有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情况(要加胜义简别,观待于圣根本智—于
胜义中无),这个要分清楚。
>>>>>
[1] 达赖喇嘛尊者说过一个笑话,藏地有两人结伴同行,途中休憩,一人开始念诵心经,
当念到"无眼耳鼻舌…",另一人忍不住打断,说为何不讲没有头就好。有以为,如心
经讲无眼耳鼻舌等,是说彼等诸法不存在,这是自己望文生义的错解,成为个笑话。
[2] 摘自:2001年4月3日 达赖喇嘛尊者讲授《心经》台湾林口体育场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生、不灭”没有自性的生,没有
自性的灭,生、灭都无有自性。“不垢”烦恼并不是有自性,所以说无有自性的烦恼污垢
;“不净”断除烦恼的涅槃,这种清净的灭谛也没有自性,因此说“不净”。断除烦恼的
涅槃它是一种空性的性质,针对空性去做寻找之后无法找到空性的假义,所以“不净”。
(生灭垢净都是有的,但是,无自性有的生、无自性有的灭、无自性的垢、无自性有的净)
[3] 本文格西提到,世俗谛和胜义谛的定义
什么是世俗谛?分别名言看到的那些境,就是世俗谛(世俗名言量通达的境)。
什么是胜义谛?圣根本智看到的那个境,就叫做胜义谛(胜义理智量通达的境)。
我们的身语意当中,世俗谛和胜义谛都是内心意知看到的境,内心意知以世俗名言量
通达某一有法属世俗谛的认知,内心意知以胜义理智量通达此有法的实相属胜义谛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