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语] 中观和唯识对“一切唯心造”的不同诠释(5)

楼主: ykkdc (ykk)   2022-04-11 14:23:11
摘自《入中论善显密意疏》094 讲解:却配格西 翻译:扎西老师 2021-02-20
课程范围:(法尔出版社)p290-1~p293+3
(慧炬出版社)p241+3~p242-4
我们再下来的科判是第三个(午三),从《楞伽经》的角度来说明:唯心的密意。
在进入第三个科判之前,我们要了解到这几个章节主要都是针对于中观应成派和唯识
宗的诤论。中观应成和唯识的诤论大多是依据经典,对于佛经的解释,以及各自宗义的承
许有所不同,所以,有极大的争议。我们可以归纳为五点,当然小的差别还很多,但是,
比较大的争议总共有五点。
(1)诤论有关于自证是有、还是无呢?唯识宗是站在自证是存在的,中观应成派认为
自证不存在。对于自证诤论有、无来说,各自都没有非常明确的引经典来成立。唯识宗
也没有明确地引经文来成立自证是有;中观应成派也没有明确的引经文来说自证是无。纯
粹以很多的理路、正理来辨析自证的有、无。
排除第一点之外,后面还有四点(我们刚刚说总共有五点),都是在经文依据的基础上
而作种种的诤论。所以,除了自证以外的另外一点就是:
(2)对于外境有、无的诤论。外境有、无的诤论,唯识宗承许外境是无;中观应成派
承许外境有,各自也有依据经文、经典。
再下来就是排除自证以后其他四点当中的第(1)个外境有、无;第(2)个是依他起谛实
成立、非谛实成立的争议。中观应成派和唯识来说也有各自所依据的经典。
(3)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有、是无,同样地,他们也有各自依据的经典;(4)究竟三
乘:承许究竟三乘,或者不承许究竟三乘,这一点来说,也各自有他们依据的经典。
所以,排除自证以外的其余四点,都在有依据经文的基础上来争议。
【午三、解《楞伽经》说唯心之密意。
分二:未一、明说唯心都无外境是不了义;未二、明通达不了义经之方便。
初(明说唯心都无外境是不了义)又分二个科判:
申一、以教明不了义;申二、以理明不了义。
初(以教明不了义)当中又二:酉一、正义;酉二、明如是余经亦非了义。】
从第三个科判来说,可以分为这几个科判。其实他主要的意思什么呢?就是在前面的
科判当中是解释《十地经》说唯心之密意。
《十地经》说唯心之密意,中观应成派如何作解释?虽然唯识宗将《十地经》作为无
外境的依据,然,唯识宗如何将《十地经》作为无外境的依据呢?因为唯识宗认为《十地
经》里面提到:三界唯识,或三界唯心。那个“唯”就是遮外境有,所以,三界唯识也就
是显示了外境空的道理。
中观应成派解释说:三界唯识的唯并不是遮外境有。三界唯识的唯是遮三界或世间的
作者,譬如常我、共主、大自在等这些作为三界或世间的作者,而说明主要是依据心或识
而成为世间的作者。
解释完之后,第二个经文就是《楞伽经》了。唯识宗认为不仅《十地经》这么说,《
楞伽经》所说唯心的“唯”字也是遮外境有。
中观应成派在《楞伽经》这个部分的解释,他基本上承许:的确《楞伽经》说唯心的
唯,它是遮外境有,但是,是不了义的。所以,这里说到“明说唯心都无外境是不了义”
。虽然《楞伽经》里面说唯心是遮外境有,也就是说明无外境,但是,这是不了义的。
有关于说三界唯心的“唯”是遮外境有,而诠说无外境是不了义的这一点,各别来讲
,可以依教来成立,以及依正理来成立。
不仅如此,在其余的经文当中,除了成立宣说无外境是不了义以外,还有包含其余,
譬如像刚刚提到认为依他起谛实成立,以及承许有阿赖耶识、究竟三乘等这些同样也是不
了义,这就是最后提到“明如是余经亦非了义”。
这个就是在最后的科判提到“酉一、正义;酉二、明如是余经亦非了义。”酉一、正
义主要还是接着上面的科判,就是在说明《楞伽经》里面提到的“唯心遮外境有是不了义
”的道理;第二个说到“明如是余经亦非了义”就是说明:不仅唯心遮外境有是不了义,
还有宣说依他起为谛实成立的经,也是不了义。
宣说依他起为谛实成立的经典就是《解深密经》,除此以外,还有宣说有阿赖耶识的
经典,以及宣说究竟三乘经典都是不了义的,这些都在“明如是余经亦非了义”的科判的
内容当中。
【今初
问:《十地经》义虽如是说,然《楞伽经》云:“外境悉非有,心变种种相,似身受用
处,故我说唯心。”】
首先,他提问:的确,前面《十地经》虽然如是说,但是,除了《十地经》以外,其
余的经──《楞伽经》里面,就有明说无外境的道理。
我们说到有三部经唯识宗认为是成立无外境的依据,《十地经》、《楞伽经》、《解
深密经》,除了《十地经》以外,其实《楞伽经》、《解深密经》的确有明确的说到无外
境的道理。所以,看到《楞伽经》这里的经文就非常明确地说“外境悉非有,心变种种相
”。
《楞伽经》这段经文比起《解深密经》来说,有更明确地说明无外境。为什么呢?因
为《楞伽经》这段经文明确地说到:虽然无外境,但是,心会有外境有的显现,并且对于
色、声、颜色、形状等等的境,带有种种的显现。
为什么呢?是因为习气醒觉成熟之力所导致的。这一点来说,《解深密经》里面没有
像《楞伽经》这里对于这个部分说得这么明确。在《解深密经》里面说:无外境。是从什
么角度去诠说无外境呢?是从境、有境二者体性一的角度。所以,与有境体性相异的境不
存在,是从二取空的角度来说明无外境的道理。
《楞伽经》就直接说:无外境,但是,心会变现种种相。意思就是说:能够安置习气
的是我们的心。安置习气的处所,也是我们的心。所以,一开始为什么会有习气产生呢?
是因为心造作的缘故,所以,在我们心之上就会留下诸多的习气。等到习气醒觉之力,我
们的心就会见到种种的境相,譬如色、声、香、味、触,还有颜色、形状等等,所以,才
说:“心变种种相”,是这样的内涵。
“心变种种相”也就是在心之上所留下的习气醒觉之力,能够导致我们能够显现种种
相。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种种的境相。如何见种种相呢?后面提到“似身受用处,故我说唯
心”。
“似身受用处”的“身”包含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受用”指的是所受
用的境,也就是色等五境──色、声、香、味、触;“处”是指器世间。所以,身、受用
、处各别都有它的内涵。
“故我说唯心”,之所以能够显现这些,包含有色根的显现,或者能够显现色等五境
,或者能够显现器世间,都是由于过去心造作所留下的习气。此处由于承许阿赖耶识,所
以,习气就放置在阿赖耶识之上,等到习气醒觉成熟以后,就能够显现种种的境。所以,
“我(导师世尊)”说到:一切都是“唯心”,指唯心的体性。以心的体性而有。
看到后面针对于《楞伽经》的经文解释说到:
【此中,“身”谓眼等有色根。】
后面两句提到“似身受用处”当中所说的“身”不仅仅是身根,还包含眼等有色根,
即眼、耳、鼻、舌、身。
【“受用”谓色、声等五境。】
即色、声、香、味、触。
【“处”谓器世间。】
受用处的“处”是指器世间。
【由离内心无外境故,】
“离内心无外境”当中的“离内心”,这是指与内心体性相异,称之为离内心。与内
心体性相异的外境不存在,所以,称为“离内心无外境”。
因为与内心为体性相异的外境不存在的缘故,所以:
【内识生时变似根身、受用、处所。故身等境事,似离内识别有外境。】
因为与内心体性相异的外境不存在,所以,在识的习气醒觉,它会产生譬如显现出身
等有色根,还有受用──指色、声等五境的所受用的,以及器世间的处所等等,
“故身等境事”所以,“身等境事”是指有色根,包含色等五境,以及器世间,“似
离内识别有外境”。在显现上会认为好像与内识为体性相异而有的外境存在,但实际上与
内识为体性相异的外境不存在,但是,在显现、看时会觉得“似”、好像与内识为体性相
异的外境是存在的。
后面这一段来说,他是要解释“外境悉非有,心变种种相”也就是说:在解释完“似
身受用处”以后,接着他要说明“外境悉非有,心变种种相,故我说唯心”这样解释的道
理,如果直接就文字,或许会误解为:好像只有心而没有外境,这是不应理的、不正确的。
在此处并不是说:只有心,而没有外境。所以,“唯心无外境”在文字的解释好像只
有心而没有外境,这是不对的!他的意思是说:唯心的体性而有,而不是说只有心。也就
是由心的习气醒觉成熟之力,而产生、显现种种的外境,所以,并不是说:没有外境而只
有心。
【是故三界唯心也。为显此经是密意语,】
以上唯识宗他们在解释《楞伽经》当中的经文,所以,就说明:三界唯心是遮止外境
有;
中观应成派对于这样的说法,他说:这是密意语,也就是说它是不了义的。所以,才
说“为显此经是密意语”、是不了义的。因此,才会连结到下面的根本颂。
后面根本颂说到──
【颂曰:“经说外境悉非有,唯心变为种种事。”】
此处的“经说”就是《楞伽经》所说。因为《楞伽经》就以我们刚刚的解释,他非常
明确的说:遮止外境有。所以,《楞伽经》的确说到“外境悉非有,唯心变为种种事”就
是如同显现外境有,这是不存在的。
唯由心的习气醒觉之力,而变为、产生我们会看到种种的境。的确在《楞伽经》有这
么说,但是,这是不了义的。所以,为什么是不了义呢?他的密意是什么呢?后面说到:
【彼经密意,颂曰:“是于贪著妙色者,为遮色故非了义。”】
佛之所以在《楞伽经》这么说,是因为只有外境的缘故,而对于色等五境产生强烈的
贪著,因为强烈的贪著,所以,如果失去,或者被他人所劫夺,就会生起强烈的瞋恨。
总之,因为色等境而产生诸多强烈的烦恼。对于这样的所化机,为遮色故非了义。意
即对于这样的依他起,佛薄伽梵才会要遮止色,并不是如同你所见的外境有。因此,它是
不了义的,因为他是针对于某一类的所化机所说的,所以,说到“为遮色故非了义”。
后面就解释到──
【诸有情以贪著妙色为缘,随贪、瞋、慢等而转,不得自在。】
有情因为贪着色的缘故,所以,藏文中有说到:所以,他会耽着色为实有,也就是他
会耽着色为谛实。因为耽着色为实有,就会随贪、瞋、慢等而转。
随贪、瞋、慢等而转,是指身、语、意三,就会随着贪、瞋、慢的烦恼而转,所以,
不得自在。因为身、语、意都已经随着烦恼而转,所以,不得自在。
因为身、语、意随烦恼而转,所以,
【由贪著彼故,造诸重罪,退失福德、智慧资粮。】
因为强烈贪著彼等的缘故,所以,就造极重的恶业,而使福德、智慧资粮退失、衰损。
【世尊为破以色为缘所起烦恼,故说唯心。】
如是对于这样的所化机,导师世尊为了要破以色为缘而产生的种种烦恼,所以,才说
唯心。
【如于有贪众生说除外境贪之骨锁,虽非实有,亦如是说。】
就好像讲到不净观里面,为了去除对于有情强烈的贪著的缘故,佛就说到:针对执有
情这个外境实有而产生种种贪著,所以,佛说到了骨锁等等,虽非实有,亦如是说,虽然
并不是真的有这样一种骨锁充遍大地,但是,佛也这么说,即“亦如是说”。
这里提到佛之所以在《楞伽经》当中,会宣说无外境,最主要是针对于我们对色等五
境生起强烈贪著的所化机而说的。
所以,我们去思惟到:当我们今天生起强烈贪、或瞋的烦恼,它直接的对境是什么呢
?一定是对于色法。虽然有为法,可以分为色法、觉知和不相应行法,但我们不会直接对
于觉知生起贪著或生起瞋恼,不相应行法也是间接的,不可能直接的就对于不相应行法生
起贪著或生起瞋恼。
所以,直接来说,一定是对于色等五境。色等五境就是指色处一直到触处,这些都可
以归纳在色法当中。所以,我们可以说:直接会让我们生起烦恼的对境,就是色法。
我们对于解决会生起贪烦恼、生起瞋烦恼,当我们对某个补特伽罗生起强烈的贪或瞋
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对于他外在的颜色、形状等等来生起贪、瞋。
因为补特伽罗是五蕴聚合之上所假立的士夫,实际上五蕴聚合之上所假立的士夫没有
办法为我们的眼识所直接见到。我们不外乎是见到他的蕴,他的蕴指的是他的色蕴。因此
,我们才可以知道那个补特伽罗或士夫。
所以,我们去分析我们之所以对于境生起贪或瞋,直接的对境都是对于色等五境,来
生起贪或瞋,所以,色等五境就称为五欲尘。之所以说为五欲尘就是我们直接产生贪欲的
对境,就称为五欲尘。
我们直接会产生贪烦恼的对境来说,就是色等五境。我们缘著颜色、形状、悦意、不
悦意就会直接生起贪或瞋。就像假设我们对某个补特伽罗生起贪、瞋,我们也是因为看到
他可能表现出什么样的表情,如果是悦意的话,我们就生起贪;如果表情狰狞、不悦意,
我们就生起瞋。
或者语言来说,它是声音(声音属于色蕴)。语言如果是悦意的、柔软的,我们就会
生起贪;如果语言是粗恶语,并且语言非常地伤人,我们听到以后,就会生起瞋。这时候
,我们就会假立是对补特伽罗生起贪、或瞋,实际上直接的对境不是补特伽罗,而是他表
现出来的色法、颜色、形状、表情、语言而生起贪、瞋。
因为会对于色法直接生起贪、瞋,所以,这个时候,佛就告诉我们说:实际上,外境
有的色不存在,因为你所见到的种种色,都是由自己过往所造作的习气成熟之力,才会看
到这些色。
当了知这个道理之后,他没有办法对于贪、瞋的种子能够完全断除,但至少会因为思
惟、了知这个道理以后,让我们贪、瞋的烦恼能够不现行,有这样的意义存在。佛薄伽梵
在《楞伽经》等经文当中说到:无外境的道理。实际上,衪是有这样的目的、所为义存在。
所以,中观宗就会告诉唯识宗说:要知道佛为什么要在《楞伽经》中这么说,所以,
你不能够不了知其中的缘由,而直接对于无外境如言而取。
在这个根本颂里面,月称论师他对唯识宗说到:你要了解《楞伽经》当中所说是有它
的所为义、原因,所以,是不了义的。所以,根本颂里面才会说到:“是于贪著妙色者,
为遮色故非了义。”
这就在说明《楞伽经》之所以说明这一段,他的所为义、原因是什么?除此以外,佛
薄伽梵也有说到:这是不了义的。也就是说:《楞伽经》所说的无外境,是不了义的。
【复次,此经是不了义,非是了义。由何决定?颂曰:“佛说此是不了义,此非了义理亦
成。”】
不仅在上面月称论师对唯识宗说到:《楞伽经》所说的无外境有他的所为义存在,除
此以外,佛也有说这是不了义的。
如果单凭佛说不了义,或单凭佛说是了义,这是不足够的。为什么呢?就像《解深密
经》来讲,是了义还是不了义呢?如果依《无尽慧经》来说,《解深密经》是不了义的。
但是,依《解深密经》〈胜义生菩萨请问品〉的话,《解深密经》就会变成是了义的。
如果纯粹只是依佛说:这部经典是了义,或者这部经典是不了义,这是不够的,还必
须要以正理来成立。所以,说到“此非了义理亦成”,也就是说:不仅佛说不了义,正理
也可以成立出它是不了义。也就是以教、理二者都可以说明《楞伽经》所说的是不了义。
后面解释到:
【此经(《楞伽经》)说唯心都无外境,大师(导师世尊在《楞伽经》的后面)自说上面所说
的是不了义,故由圣教即能成立为不了义。】
虽然《楞伽经》前面有说到:“唯心无外境”的内涵,但是,后面导师世尊也有说出
:“那是不了义”的道理。故由圣教即能成立为不了义,这就是所谓的以教来成立不了义
的道理。
【此经是不了义,以正理亦能成立也。】
除了以教成立之外,也可以以正理来成立,所以,以教、理都可以成立此《楞伽经》
所说的唯心无外境是不了义的道理。
在《楞伽经》经文的前面说到“无外境”,但在经文后面又说到“无外境是不了义”
,如果在判别经文,没有借由思惟佛薄伽梵这么说,衪的背后带有什么样的所为义、原因
,直接从文字上阅读时,就会发现经文前后是相违、或者经文和经文彼此是相违的,我们
如何真的去了解佛的意趣呢?
要真正了解佛宣说法的意趣,一定要借由佛这么说,衪背后的所为义,和原因是什么
呢?要去作探讨、思惟。没有借由所为义思惟的话,光是一本经,就像《楞伽经》前面说
到:无外境,后面又说:这么说不了义,等于后面就能够遮遣掉前面的说法,也等于佛薄
伽梵会宣说相违的契经,但,这是不可能的。
既然佛薄伽梵衪不会宣说相违语,所以,我们就要知道前面所说的是带有什么样的所
为义和原因,所以,才会这么说。他是为了什么所化机而说?
不仅在《楞伽经》有这样的现象,在《般若经》分为广、中、略品,在《般若八千颂
》里面也有同的现象,就是前面说到究竟三乘,但是,后面又说这样的说法是不了义。
如果没有理解佛为什么前面说究竟三乘,后面说不了义,等于佛直接说了相违语。所
以,契经的内容要抉择的时候,都要思惟:佛衪这么说,是带有什么样的所为义、带有什
么样的原因而说的?
就好像医生开药的时候,一定是针对不同的病患、不同的病情而开出不一样的药方。
如果一个医生他只会一个药方,只传授与众生一个药方的话,这是不应理的、是相当危险
的。所以,针对于不同的所化机而开出不同的药。
如同这个道理,佛薄伽梵衪也是观待不同的所化机,因为这些所为义而会宣说不同的
法给予众生,所以,在辨别了义、不了义的时候,都要去思惟这个部分的内涵。
我们刚刚提到《楞伽经》在讲到“三界唯心”的“唯”,是遮外境有,是不了义的。
为什么是不了义呢?一方面来说,在《楞伽经》本身就已经有说到不了义的道理。所以,
以教来成立是不了义;还有以理来成立不了义。
以理成立不了义就是以月称论师中观应成的立场、角度来成立是不了义。以教来成立
不了义的时候,其实在后面《楞伽经》的经文有说到不了义的道理。实际上,如果能够在
这里提到:以教来成立不了义时,能够把经文引出的话,应该会比较恰到好处。但是,后
面有相关的内涵,也有引。
所以,我们看到后面(p294+3;慧炬p243-2)如《楞伽经》云:“如对诸病者,医生给
众药,如是对有情,佛也说唯心。”这里就有说明不了义的道理。
后面《楞伽经》的经文说到:“如对诸病者”。“如对诸病者”在藏文当中这里有两
个版本:(1)如对病者病;(2)如对诸病者。
“如对诸病者”的话,是因为病者有重复二次,就是如对病者、病者。重复二次的意
思就是很多的病者,因此,中文译成“如对诸病者”这是其中一个版本;另外一个版本是
“如对病者病”,就是生病的病者,这时候后面是动词。就像病者生病的话,医生会给众
药。
但是,在这两个版本当中,“如对诸病者”的这个版本来说,在解释上来说,就会有
另外的内涵。因为佛要面对很多的所化机,所以,面对很多不同种类的病者,叫作“如对
诸病者”因此结合到后面“医生给众药”就是给种种不同的药。
“如是对有情”结合喻以后,来说明:同样地,对到不同的根器、不同种种界、不同
种种胜解的有情,佛也说唯心。其中对于某类有情,佛说了唯心的道理。
也就是说:佛说唯心是不了义的,因为衪有衪的所为义,以及衪针对的所化机。佛薄
伽梵在宣说任何的法,不会有任何不符合有情的界、胜解的情况下而宣说法要,一定是完
全符合有情的种种界、胜解而宣说法要。
所以,佛薄伽梵在宣说法的内容,不是以自主而宣说,是非自主而宣说,所谓非自主
而宣说,是指观待有情种种的界和胜解而宣说。所以,从这一段《楞伽经》的经文,就说
明:宣说唯心,也是不了义的。
特别是在这个偈颂当中的最后一句提到“佛也说唯心”,这个“也”字,就有衪的内
涵。为什么要特别加上“也说唯心”?我们刚刚有说:佛薄伽梵在为所化机说法的时候,
不是自主宣说,就如同医生开药的时候,也要观待病人的病情。所以,佛薄伽梵在宣说种
种法的时候,也是观待于所化机的种种根器而说。
因为是观待所化机的根器,所以,佛薄伽梵观待于某类所化机宣说补特伽罗独立实体
有,这个在前面也有说到。佛会针对于某一类的所化机,而宣说补特伽罗独立实体有的道
理。
“也宣说唯心”。所以,“也”字包含佛在诸多的契经里面所宣说的种种不了义的契
经。此处除了前面说到:独立实体有,此处也特别说到,观待所化机,也说唯心的道理。
这个“也”字就包含佛所说的种种不了义的契经。
既然看到《楞伽经》这一段文,就顺带看到后面的解释,说到:“谓如医生对各别病
人,给各别药,此非由医生自主,是须顺病人之病情而给也。”,这就是在解释前面二句
的喻,来说明医生对于病人,给予病人的药,也是要观待每一个病人的病情而给的。
同样地,“如是佛说唯心,亦非由大师自主,是随顺众生意乐增上而说。故知前经是
不了义。”由这一段来说明:前面所说的“唯心”是不了义。
我们再回到刚刚的段落当中,继续往下讲──
【月称论师不说外境悉非有等,唯心之“唯”字,如《十地经》,不破外境,破余作者,
说此“唯”字是破外境,然释此经是不了义。】
在《楞伽经》这一段来说,月称论师他没有宣说:“外境悉非有”的这个内涵当中所
说的“唯”字,如同《十地经》不破外境,破余作者。而是解释为“唯”字虽然是破外境
,但是要解释为不了义。
所以,文中接着说到“说此“唯”字是破外境,然释此经是不了义”。意思就是说:
月称论师在前面解释《十地经》的时候说到:《十地经》说三界唯心的“唯”字,并不是
在破外境,而是在破其余的作者,像是大自在天、共主等等。为什么在解释《楞伽经》的
时候,没有如同《十地经》一样作这样的解释呢?而是在《楞伽经》衪说:三界唯心的“
唯”固然是破外境,但是,佛这样的说法是不了义的。
有关于佛说三界唯心的“唯”是破外境,这个说法不了义,可以从教、理二门来成立
。教典的角度来说,就是刚才所引《楞伽经》后面的经文;正理就是月称论师他会用正理
来说明“唯”字是解释为破外境是不了义的理是什么?所以,会有理、教来说明是不了义
的。
接着后面──
【清辨论师则释此经说:心似身、受用、处者,谓心带彼影像而生。】
这一段开始要说明、厘清月称论师的说法是什么呢?月称论师的说法是:《十地经》
所说的“唯”字,并没有破除外境有。但是,后面两部契经──《楞伽经》、《解深密经
》当中的〈慈氏菩萨请问品〉的“唯”是有破外境有的,但是,是不了义。
清辨论师则没有认同这个说法,清辨论师认为:就如同《十地经》当中的“唯”字,
并没有破外境有。所以,唯识宗你所依据的其他两部契经包含《楞伽经》、《解深密经》
当中的〈慈氏菩萨请问品〉的“唯”字,也没有破除外境有,这就有别于月称论师的说法。
月称论师是肯定后面两部经有破除外境有,但是,不是了义经──是这样的说法。清
辨论师则认为:后面两部经并没有破除外境有。
如果我们以经文的内涵来观看的话,就如同唯识宗所说的在《解深密经》的〈慈氏菩
萨请问品〉就很明确说到:境和有境体性相异非有的道理,就是境和有境并不是体性相异
。所以,的确是有破外境有,不能说没有破外境有。所以,不应当如同清辨论师的解释。
“清辨论师则释此经”,即清辨论师解释《楞伽经》的经文说:“心似身、受用、处
者,谓心带彼影像而生”。
【外境悉非有者,谓破心无相而见,故说此“唯”字亦不破外境也。】
这一段是在解释前面我们有引《楞伽经》的经文说到:“外境悉非有,心变种种相,
似身受用处,故我说唯心。”
实际上《楞伽经》经文的偈颂来说,它的顺序应该这样排列在解释上来说会比较相顺
。因为不管是后面《入中论善显密意疏》,或清辨论师的解释时,顺序都是“外境悉非有
,似身受用处,心变种种相,故我说唯心”,主要是二、三这两句应该要反过来放。
“外境悉非有,似身受用处,心变种种相,故我说唯心”,是以这样的顺序在作解释
,清辨论师也是以这样的顺序在作解释。清辨论师在解释这段经文时说到:“似身受用处
,心变种种相”──他是这样反过来解释的。
不仅如此,在《楞伽经》这段经文所作的一些探讨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有非常多
的篇幅在作解释。他引到《楞伽经》的经文的时候,也是这样引的“外境悉非有,似身受
用处,心变种种相,故我说唯心”。
所以,在《善说藏论》里面在讲《楞伽经》的经文的顺序也是把“似身受用处”放在
“心变种种相”的前面来作解释的。清辨论师也是以这样的顺序来作解释。
所以,提到有三个境:(1)身;(2)受用;(3)处,这可以说是三个境。
心对到这三个境的时候,心对于“身”就是指:身等五个有色根;“受用”就是色等
五境;“处”就是指外在的器世间。
所以,当我们的心对到这三个境的时候,解释此经说:心在对到似身(藏文中没有“
似”,而是说身)、受用、处,对到这三个境的这个时候,心带彼影像而生,也就是心会
转为境相;
当心在对到“身”的境时,心之上就会转为身的境相;心在“受用”色等五境的时候
,心就会转为色等五境的境相;心在对到“器世间”的这个境时,心就会转为带有器世间
的境相,所以,叫作“谓心带彼影像而生”,就会产生这个境相。
因此,“外境悉非有者,谓破心无相而见”。所以,首先对于这个解释来说,是对于
在《楞伽经》当中的解释,而结合到外境非有,的确有这样的说法。
这一点来说“心带彼影相而生”,在经典里面提到:外境非有。他说“谓破心无相而
见”意思就是说:都是要带相,然后,转为境相。
举一个例子来说,就像执瓶眼知。执瓶眼知是有境,瓶是境。当执瓶眼知──有境,
它在执瓶(境)时,执瓶眼知就会带有瓶相,所以,有境就会带有境相。所以,才会说:转
为境相。
当我们说:执瓶眼知带有瓶的境相的时候,不代表执瓶眼知是瓶。它只是带有瓶相,
但不能说它是瓶。因此,就会有所谓的知相、义相的差别。执瓶眼知有带瓶相,但是,不
代表它就是瓶。所以,要知相、义相作区分,不能够将两者混在一起。
这个说法除了毗婆沙宗以外,其实大乘的宗义来说,应该都共许。有境在执持“境”
的时候,一定会带有境相,但不代表就是境本身。
所以,在此处也是要厘清:当清辨论师在解释这一段时,他是把它解释成这个道理,
就是“外境非有”的内涵,要解释为:有境在执持境的时候,譬如心在执持身、受用、处
的时候,各别来说,都会带有身、受用、处的境相,但是,不代表就是境本身。
所以,他破的是:不带相的角度。因为它会转为境相,所以,说“带彼影像而生”,
就是会产生转为境相。从这样的内涵在解释这两句的时候,就是先说明:“似身受用处”
就是心对到身、受用、处这三者,这样一来,心就会变种种相,也就是它会带身、受用、
处的种种相。所以,解释时,是反过来解释的。
了解第二、第三句──第二句“似身受用处”、第三句“心变种种相”以后,再回头
来解释第一句“外境悉非有”。
所以,“外境悉非有者,谓破心无相而见”。既然有二、三句的解释以后,再回过头
来看,“外境悉非有”并不是真的破外境,他是指:有境在执持境的时候,不带有境相而
见,是没有的。所以,叫作“谓破心无相而见”,即不带有境相而见到外境,这个是没有
的。所以,是由这样的内涵来解释“外境悉非有”。
解释完第一句“外境悉非有”以后,再解释最后一句“故我谁唯心”,“故说此‘唯
’字亦不破外境也”。这样来解释唯心的内涵时,“唯”字并没有说要破外境。
中观应成宗在此处虽然引清辨论师的解释,但,他并没有办法承许清辨论师的说法。
也就是说:在《楞伽经》里面提到的:“唯心”的“唯”字,清辨论师认为“唯”字
没有破外境,所以,他有他一套的解释;中观应成认为:《楞伽经》里面“唯心”的“唯
”字,的确有破除外境,但是,是不了义的。
在前面的科判当中主要说明:《楞伽经》所说的是不了义。再下来(酉二)余经是指除
了《楞伽经》以外的《解深密经》也是不了义。因为就如同前面《楞伽经》所说的,也就
是无外境的道理是不了义,所以,同样在其他的经典──《解深密经》,说到无外境的时
候,也是不了义。
除了无外境的道理,《解深密经》里面又说到:阿赖耶识等等其他所诠释的内涵也是
不了义,这是在第二个科判里面要一并来说明的。
【酉二、明如是余经亦非了义
非但说“外境悉非有”等,明唯有心都无外境之经是不了义。】
所以,不仅仅说“外境悉非有”,“明唯有心”就是说明唯心,而无外境之经是不了
义。也就是在前面《楞伽经》所说的是不了义。
除此以外,
【颂曰:“如是行相诸余经,此教亦显不了义。”】
带有宣说这个内涵的──说明“唯心无外境”的经典来说,除了《楞伽经》以外,还
有其他的经。“余经”是指《解深密经》。后面来说会有三段的经文。但如果加上前面《
楞伽经》的话,就有四段经文,宣说的内涵都是不了义。但是,除了《楞伽经》以外,后
面三段经文都是要说明:也是不了义的内涵。
后面解释到:
【凡如上说行相之经,唯识宗许为了义者,由下引之教文,亦皆显其是不了义的道理。】
“如上说”就是在前面《楞伽经》说到:“唯心无外境”的经,叫作“如上所说的行
相之经”。唯识宗许为了义者,由下面所引的教文,显示出都是不了义的道理。
这里提到“宣说如是行相之经”,因为唯识宗最主要所承许的契经就是《解深密经》
。因为唯识宗的宗义当中,所诠说的基、道、果的建立都是依据《解深密经》,所以,非
常重视《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完整来说,如果包含〈续品〉总共有十一品(主要有十品,包含续品就
会有十一品)。依据《解深密经》这十一品的内容来诠释唯识宗基、道、果的建立。
唯识宗所说基、道、果的建立当中,就像我们刚刚提到最主要说到有四点。除了如同
在《楞伽经》已经有说的(1)无外境的道理以外,还有一个是(2)依他起、圆成实为谛实成
立、遍计执非谛实成立;另外一点(3)就是对阿赖耶识存在的说法;(4)究竟三乘的说法。
刚刚说到有三段经文,就是除了陈述无外境的经文之外,还有这三段的经文,都是源
自于《解深密经》所说。
《楞伽经》说无外境,或《般若八千颂》里面也有提到有关于究竟三乘的说法,这些
都是附带而说。因为唯识宗主要依据的是《解深密经》。所以,光是在《解深密经》里面
其实就提到这四点:(1)无外境;(2)依他起谛实成立;(3)阿赖耶识;(4)究竟三乘的说法。
【如是行相之经为何等耶?】
如果依据上面的理解,这句话应该加上“如是行相之“余”经为何等耶?”因为解释
完《楞伽经》以后,依此类推,宣说这些内涵的其他的经有什么呢?所以,接着就会开始
说《解深密经》的内涵。所以,第一部经说到:
【《释论》说:如《解深密经》明三自性中,遍计执无性,依他起有性。】
第一个《解深密经》提到三自性──遍计、依他起、圆成实。这三自性当中,遍计执
无性,就是遍计无自相;依他起、圆成实有自相。
但这里为什么没有提到圆成实,只有提到依他起?因为在月称论师所写的《入中论自
释》(《释论》),在引《解深密经》的经文的时候,只有提到“遍计无自相、依他起有自
相”,未曾提到圆成实有自相。
虽然依他起、圆成实有自相,这二个有自相的道理,跟中观应成派的确有不同的承许
。但是,为什么主要只提到依他起有自相?是因为唯识和中观应成派最大的诤论点最主要
集中在依他起有自相和无自相而作的诤论。所以,此处引《解深密经》的时候,主要也引
依他起有自相的说法,作为唯识宗所说的内涵,以及诤论不了义的道理。──这是第一部
经文。
(p293+2)第二部经文又说: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如是等经】
第二段的经文就是宣说阿赖耶识的经文。在《解深密经》里面也有第二段经文,就是
宣说有阿赖耶识。阿陀那识就是在讲阿赖耶识,它们是不同的名称,有些经文当中提到阿
赖耶识,有些经文是说阿陀那识。
这一段经文的内涵就是阿陀那识(阿赖耶识)甚深细,就是说:它是非常微细的。在阿
赖耶识之上会有诸多的种子,这个种子一旦醒觉、成熟,“如瀑流”,就是说:它就会不
断地产生种种的果,所以,才说“一切种子如瀑流”。
也就是我们所对的境、所显现的种种外境,都是在阿赖耶识之上的种子习气成熟之力
所产生的。一旦阿赖耶识之上所安置的种子成熟以后,就会让我们不断地看到种种的境相
。所以,才解释为如同瀑流一般,不断地产生种种的境相。
所以,“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就是对于有这样的阿陀那识(阿赖耶
识)──能够存放诸多、一切种子的处所的阿赖耶识存在,对于一般的凡愚是不开演、不
显示的。为什么呢?因为一旦显示以后,所化机、 有情就会执为“我”,即执阿赖耶识
就是我。如是等经。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第094讲课程结束——
(..待续..)
>>>>>
注:
[1] 本课程转自台中市“善生佛学会”
https://www.shansheng.org.tw/index.html
目前课程尚在进行中,每周六进行,目前进度已到第144讲。
[2] 大乘宗义宣说法无我的空性
佛教内道圣者,于修行的道路上,资粮道、加行道之后的见道是谛现观。小乘行者见
道的谛现观,现观四圣谛;大乘行者见道的谛现观,现观胜义谛法无我的空性。
又,各别大乘宗义,对于空性(胜义谛)有不同诠释。唯识宗说的法无我空性是二取空
,即能取与所取异质空,简称二取空。经常有将二取空误解为没有能取、所取,这是错误
的解释,所谓二取空所要空掉是能取、所取异质,所以并不是没有能取、所取。
以唯识宗而言,例如眼识见色时,眼识是能取、色处是所取,唯识宗认为能取的眼识
和所取的色处二者,是由内心识蕴当中阿赖耶识上同一个种子习气醒觉之力所变现。
因为唯识宗不承许外境有,所以能取、所取不是异质,而是属于内识当中同一个种子
习气的质流,因此说到能取所取异质空。因此是有能取、所取,但能取所取是一质、不是
异质,因此说到能取所取异质空(空掉能所异质),简称二取空(空掉能所二取异质)。
应成派说的空性则不同,因为应成派承许外境有,应成派说眼识见色时,能取的眼识
和所取的色处二者是异质的质流,不是同一个质流,所以应成不承许唯识宗说的二取空。
如同大小乘都会说谛现观,但是承许的内涵不同,同样的,虽然大乘宗义都说法无我空性
,但是大乘宗义的唯识宗、中观自续派、中观应成派,对于法无我空性的内涵承许不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